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考研回忆录(下篇)公共课(政治、英语)和专业课(北大国政)学习经验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9 17:4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本科阶段学习的是历史(但高中是理科)。我在2013年1月参加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入学考试(属于传说中的三跨考生),初试不利,距离北大复试线还差11分。调剂中,几经波折,最后顺利安家落户于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不管结果如何,我还是幸运的,姑且还算是成功的。这一年,没有白付出,无论是精力还是财力。(一年多下来,备考所购买的书籍、笔记、资料,报名费、酒店费,等等开销,保守估计,至少也有3000,还不包括复试花费!)
现将我自己各科的学习心得与教训介绍如下:
公共课政治

最简单的放在最前面说。我个人觉得公共政治是考研科目里最好应付的一门,很少有人被这门课卡住,拿到85以上高分的人也不多,所以拉不开差距。但这门课又很讨厌,因为需要记忆的东西多且琐碎,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容易让人在最后几个月的冲刺阶段发慌。所以复习前最好先定一个目标:是及格万岁,70分就好还是要冲击80以上?如果要及格,不复习都可以;如果想要70多分,看两三个月就足够;如果要考80以上的高分,那最晚10月就要开始看了。
公共政治是选择题和客观题各50分。试卷结构是16道1分的单选题,17道2分的多选题,5道10分的材料解析题。选择题用2B铅笔涂卡,材料解析题回答在专门的答题纸上。
在资料上,我主要买了(排列按购买和使用顺序):
第一轮:任汝芬《序列1》、任汝芬《序列2》、启航《考研政治高频考点及历年真题精解》、启航《考研政治强化训练1500题》、教育部考试中心《考研政治290考点表解651典型例释》、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解析》。(这些书,我大部分是跟上届师兄师姐买的二手书,因为内容相差不大,完全可以使用,而且基本买的5折,还可以节省点钱。)
第二轮:肖秀荣《命题人核心考点终极预测》、高教版《历年真题解析》、文都《历年真题解析》、风中劲草(沪江论坛)这位大神主编的3件套。
第三轮:启航《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任汝芬《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蒋中挺《真题预测百分百》、陈先奎《2013形势与政策以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大预测》、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高教版《精品训练五套题》、启航《最后五套题》、任汝芬《序列4》、肖秀荣《终极预测四套题》、徐之明《政治理论终极预测四套卷》、风中劲草赠送的《四套题》。
期间,还包括一些网络课程视频和笔记讲义,此处不赘。总之一句话,在于考研的人,不在于考研的教材。
下面我将按照备考安排和使用进行讲述,同时对部分书籍进行评论。
第一轮(9-10月):我是从大四开学开始准备政治第一轮的。今年的《大纲解析》(政治红宝书)出得比较晚,所以9月份我主要是看序列一,然后做序列二和启航1500题,加强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9月底买了大纲解析后,序列一扔一边,看起了大纲解析。
考试中心出的《大纲解析》(政治红宝书),优点:它是权威阿~~上面例子(主要是哲学和思想道德修养)很重要,最好记下来,大题的标准答案也在书里面。缺点:知识点有些讲解不到位不清晰。
序列二和1500题,大同小异吧,只做了选择题,也没做全,主要是为了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与理解。1500题后面又附上石磊的政治答题模板,挺实用的,同学们可以借鉴一下。
教育部考试中心《考研政治290考点表解651典型例释》,这本其实相当不错,讲解得也很到位,可惜买来时被我搁箱底下,一直没注意。
这一阶段是打基础,把没印象或根本没弄懂的东西弄懂,然后认真看一遍讲义,做题,错了没关系,知道错在哪里,带着做错的再看一遍讲义,同时多作练习。要始终边做选择边看讲义。
第二轮(11-12月上旬)这是强化阶段。10月下旬在淘宝上买来“风中劲草(沪江论坛)”这位大神主编的大纲3件套(黄皮的核心考点、蓝皮的配套核心考题、紫皮的核心考题详解)。我个人强烈推荐这三本书。这三本书是我用过的最有效的复习材料,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去掉了《大纲解析》里面的废话。到考前总共看了三遍吧。具体用法是第一遍边看边理解,不理解的地方和重点用蓝色中性笔划线。看完第一遍做配套的练习,把练习里做错的题对照答案详解再反复琢磨下,实在不懂的话就用红色笔划线。这一边结束我对书上大多的知识点都掌握了。第三遍就很快了,着重看红笔划过的地方和做题时错过的知识点,不懂的地方再做标记,强记下来。期间,还做了近几年的选择题真题(这个风中劲草里面已经涵盖了)。
第三轮(最后一个月):首先是形式与政策部分,除了启航发的书,我还买了任汝芬、陈先奎、蒋中挺的书。启航和任汝芬的书相差不多,类似;蒋中挺的《真题预测百分百》则不仅是形势与政策,还涵盖了其它几科的相关热点。陈先奎的书则自成体系,而且很详细,虽然对政治备考来说过于详细了,但是却适合用来作为我的专业课(国际政治)事实部分内容的备考。
考前一个多星期,我很笨的,把市场上出现的一堆最后押题、模拟题都买下来了,加上风中劲草赠送的4套考题,全部一起做。我的笨方法就是狂做题,都只做了选择题(一般20分钟就能完成一套选择题),这时的得分都在40分上下。客观题只看了看解题思路。其实一般来说公共政治的差距都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上。选择题的正确率则取决于考生对大纲解析的熟悉和理解程度(有个估分公式:公共政治成绩=选择题得分X 2—3)。
后来发现这方法虽然笨,但还是很有用的,第三轮这些考前押题全部加起来少说也有1000道题,基本上,选择题对我来说没啥难度了,熟能生巧。在这里,我得讲一下,我发现这些考前押题和模拟题的书,其实也是抄来抄去,不少选择题重复率挺高的,顿时发现编者宣传的所谓完全自主出题的谎言不攻自破。同时,我还发现了,有些真能押中题目的,基本上,选择题不可能押中原题,只是类似知识点;但是主观题方面,任汝芬《序列4》、肖秀荣《终极预测四套题》、徐之明《政治理论终极预测四套卷》,蒋中挺《绝对考场最后五套题》,这四本里面都有一道近现代史的,讲的是中华民族复兴,材料基本一样,问题也类似,最后考试果然考到了。考试的问题和肖秀荣那本一模一样,唯一差别在于考试是两问,肖秀荣是三问。此外,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部分的主观题,几本书里也出现了和考试类似的知识点。至于哲学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题目,还从来没听说能压中的,尤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石磊在《20天20题》里强调经济,私底下又偷偷地讲是出文化的,美其名曰内幕消息;最终还是考民主政治(连续4年考民主政治了)。后来和研友讨论,发现每年的近代史主观题,基本都是能压中的,明年考研的同学可以关注一下这点,看几本书都出现的一些知识点,假如相似程度很高,那绝对要高度重视!
有些同学会在最后时刻背很多主观题的押题小册子,个人觉得没什么大用。当时我周围同学每人都至少背了两套主观题押题册子,我一套都没背完,心里那叫一个绝望啊。第一天上午考政治之前,我估计着自己主观题都裸奔了,这次肯定要玩蛋去了,直到考完才发现其实背了也没用,大题永远是那么虚无缥缈,押题者也不过是照抄考纲重点骗钱罢了,关键在于能临场时冷静地结合脑中所有能想起来的知识点狂蒙,只要蒙得别太离谱总分也还说得过去。
以上就是我政治的大致复习流程,最终我的成绩是,单选14分,多选28分,分析题29分。和我的投入基本一致。说说几点心得:
政治,尤其是哲学,是要靠深入理解的,只有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才谈得上记忆,死记硬背是学不好的。政治的客观题是得高分的关键所在,大家一定要大量的练习客观题,主观题一般是拉不开太大的差距的,但主观题肯定还是要适当的练习,拿真题练练手就行了。政治不能纯粹为了做题而做题,应该是为了掌握知识点而做题,做完一部分选择题之后一定要回归《大纲解析》,把错题中反映出来的那些掌握的不好的知识点重新复习一遍,这点很花时间,但很重要。
对分析题,要反复去揣摩其中的答题方法。找出其中的技巧,找找答题思路。其实对分析题的解答还是很有技巧的。解答分析题首先必须写出材料中体现的基本原理,然后结合材料展开分析,最好分出①②③④条,这样条理清晰,也利于老师找到你答题的要点,然后再写一个对自己分析的总结(表扬材料里好的,批评差的)。这方面,具体可参考1500题中石磊提供的答题模板。
政治大纲下来后一定要关注今年的“热点”。 即:1、今年新增点!2、今年修改点!(那些仅限于文字方面的修改就不必追究了!) 3、前几年新增、修改的但至今未考的知识点。
另外,关于报班:当时听师兄师姐们说最有必要报班的就是政治,可自己走完这段路却觉得不是这么回事。如果觉得心里没底,我觉得报个强化班就可以了。考研班也没什么好推荐的,其实都是一丘之貉,心思全部花在挣钱上。起初我没有报,觉得不会有什么帮助,还会打乱自己的计划和节奏。后来禁受不住他宣传的绝密资料的诱惑,和班里同学一起合资报了启航的全程班,我们今年管理不是很严格,很多没交钱的同学也跑去旁听了。我同学全程都有听课,我只听了他的时政班(教材是启航《形势与政策及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模考班(教材是《最后五套题》)、点睛班(教材是《20天20题》)。其它班次,我就没听,不好评论。听课感觉就是老师领着划书+闲聊,没有一次不是失望而归,常常为浪费了一上午的时间而懊悔。
实事求是地讲,时政班还可以,老师帮我们过了一遍,但只要有心,自己买相关书籍也可以学的。模考班很差,就是老师简单评讲一下《最后五套题》,一边讲还一边吹牛哪个题是他出的,价值多么高。有去听课的同学应该还记得,中场休息时,一般人走了,休息结束后继续听课时,整个教室剩下不到20人。点睛班是大家伙最期待的一个班,用的是口碑还不错的《20天20题》,但效果并不见得像宣传的那么好(尼玛,整本书的重点都让你押了,那命中率还不嗷嗷滴)。印象中对石磊老师还是不错的,这次听到他出口大骂风中劲草很烂、大肆鼓吹他自己的资料,对他的观感顿时大打折扣。
关于启航的评价,这里有一篇帖子,虽然难免夸张点,但说得不无道理,包括英语方面,同学们可以参考一下:
http://bbs.freekaoyan.com/read.php?tid-536345.html

公共课英语

自古有云:英语,专业课,两者得一,可安天下。
考研英语不同于其他科目,是一门即可以突击又不能抱佛脚的科目。怎么说呢?首先,在准备考研的这一年,认真抓英语很重要。以往出现过很多英语基础很好,甚至六级上600的牛人栽在考研英语上的情况,也有四级考了几次才过,基础平平,但这一年拼命,最后拿了个不错分数的案例。但是,想要通过所谓的技巧一步登天只是某些考研机构的广告宣传。所以千万不要轻视它。考研英语与四六级之类的考试是有很大不同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基础一般也有可能拿高分,所以这类考试有其自身特点。
1、文章虽然是外国人写的,但题目是中国人出的。
考研英语的阅读一般出自知名的外国期刊,所以比较地道,但是出题的尽是些北外或是北师的老头子老太太(四六级则是上海),历年的真题都是。你首先要摸清楚出题人的意图,这一步的关键在于研究历年真题,看看他们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而不是你怎么认为。你的思路跟他们的思路越近,准确率就越高。这可以说明,为什么有些外国人做考研试题会错得很多,他们也是以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的。
2、单词是基础,必须常抓不懈。
从开始准备考研,到考研的前一天,要始终坚持看单词。这没有技巧可言,熟能生巧。建议看4遍以上,第一遍,全面扫荡;第二遍,全面扫描,把不认识的标出来;第三遍,把第二遍标识出来的再记一遍,跳去那些掌握了的,把仍然不会的再做标记;第四遍,把第三遍不会的记一遍;等到所有的都记下来时,再全面扫荡一次,循环记忆,直到考研最后一天。对于那么怎么都记不下来的顽固单词,建议使用小纸片,随身携带,利用吃饭,休息等一切可利用的时间记忆。
4、初试不考听力。
考研英语的试卷结构分为:10分的完形填空(20个空,每个0.5分),只有具有相当单词水平的人才能拿高分,而且无法进行专门练习,完全是考察真才实学,所以被公认为鸡肋题型,在考试中被放在最后一部分做,没时间全蒙即可;第二部分是阅读,包括三个小部分,第一个是传统阅读,由四篇500词左右的《经济学人》难度的文章组成,每篇设5个小题,每题2分,之后是阅读新题型,可能是七选五、段落排序或者选标题,5个小题10分,最后是句子翻译,从一篇和传统阅读差不多的文章中选出5个句子英译汉,每个句子5分,每句中错一处扣0.5分,扣完为止;第三部分是写作,包括100词左右的书信或通知为主的小作文和200词左右的看图说话的大作文。
总之,英语,这是让很多考生尤其是男生发怵的一科。我高考英语是不及格的,但大一那会,只因为老师夸我英语写得好的一句话,我就下定决心为这位美女老师而学好英语。于是开始从零入手,但我很现实,不是站在英语技能的角度,而是立足当下,以考试为目标学习,虽然四级和六级成绩都一次性通过了,但也造成了我现在哑巴英语的窘境!
能过四六级,说明我的英语底子在男生中还算不错,但仅仅靠好底子是拿不了高分的。六级考得好考研英语就没问题?我觉得二者的成绩没有任何关联——我的六级成绩,作文120+,阅读只错一个,220+,但最初做考研阅读仍然惨不忍睹,看考研大作文也无从下笔。所以,重要的是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和自己的方法,还有信心。通过六级的努力,我相信自己能够依靠自己的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来搞定一门没有老师教的考试。接下来谈谈我关于英语的备考:
一、单词
首先第一点,单词关是必须要过的,单词都不认识你还考什么?而且越提前越好。单词的资料新旧版没什么区别,就是有单词的出入,对考试也没什么影响。所以最好买上一届师哥师姐的旧版,这样可以省不少银子。对于一个单词,一定要背它的多个意思,比如school 这个单词,在某一年翻译里做“学派”解释,这是考研词汇的难度所在,就是说单词总量不多(5500),但可考的意思很活。
我大概是从大三第一学期开始记单词,但那是毫无定律的,有空翻一翻,静不下心,一直拖着,知道寒假后才开始比较上心,每天固定一个半小时,上午半个钟、下午半个钟、晚上半个钟;差不多到暑假前,也就是7月开始时,单词才结束了第一轮学习,简单地过了一遍。
单词方面的相关辅导书很多,比如星火、新东方、淘金、黄皮书系列等等,都是口碑不错的。就我个人而言,第一轮记单词我用的主要是:郭崇兴的《考研英语词汇真题词频记忆法》(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既不是按字母顺序编排,也不是乱序编排,而是按考试出现频率编排的,同时附上考试出现的句子。挺适合我用,我用的也比较上手。此外,我还买了一些网络课程视频看着学习,主要有海天夏徛荣词汇精品课程、新东方赵晓东考研英语核心词汇2000、新东方刘一男5500词汇、写作核心词汇。视频课程一般是安排在晚上的半个钟。
单词第二轮是在暑假期间进行的,方法和第一轮一样,只不过是书换成了胡敏的《考研英语读真题记单词》,也是在图书馆借来的,这本书的特点是按历年考研英语真题的顺序编排,先附上文章(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都有),然后列出该文的核心单词,单词的讲解非常详细,而且针对性强。和第一轮一样,上午半个钟、下午半个钟、晚上半个钟看视频学习。
经过两轮复习,单词视频也看完了,才真正为单词关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第三轮则开始于大四开学,一直坚持到考前。本轮复习没再借助额外书籍,而是买一本笔记本,每页对折,左边写单词,右边写中文意思,把做真题过程中,有疑问的单词抄出来,形成自己的单词书。依旧每天上午半个钟、下午半个钟,晚上半个钟则是看打印的一些分类和高频词汇。
这样一直到考前半个月,拿出买来的《考试大纲》中的词汇表对折自测单词记忆效果。
二、语法和长难句、翻译
长难句和翻译是一起复习的,因为这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面,只有在分析长难句的基础上才能升华提炼出翻译,而两者需要的知识储备则是单词和语法。不仅如此,单词、语法、长难句过关了,那阅读和作文也就容易上手了。
这一部分,我用的书主要有:新东方系列俞敏洪的《考研英语经典必备500句》,新东方系列张满胜的《三步搞定翻译及难句》,此外还有一些网络课程,分别是新东方屠浩民基础语法、高级语法和长难句突破。
这项内容主要是从4月份开始的,每天一小时时间看《三步搞定翻译及难句》和屠浩民的视频,视频讲得比较基础实用,而《三步搞定翻译及难句》这本书,我强烈推荐,在掌握一定语法的基础上,这本书的翻译技巧与方法堪称神奇,作者是留英高材生,其方法自成体系。他还有一套书《英语语法新思维》初级、中级、高级。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可以买他的中级学一下。或者一些对英语学习感兴趣的同学想学好语法,也可以买,我一研友说,他的三本书对英语师范专业的同学教书也很有启发。
语法和长难句学习期间,俞敏洪的《考研英语经典必备500句》是很好的句子分析教材,里面500句话全部摘自历年考研真题,惭愧,我大概只看了不到100句。这一轮的学习大概是持续到6月底。
三、阅读
由上文可知,阅读是考研英语的核心部分,而传统阅读则是整张试卷的重中之重,传统阅读得高分才可能拿英语的高分。个人主张应当先重点练习传统阅读,通过阅读水平的提升,不但能提高分数,而且可以夯实英语的应试基本功,后期练习写作等其他题型时也会很顺手。
五一后我开始做阅读题。市场上常见的辅导书很多,比如张剑的黄皮书阅读150篇,淘金的基础过关阅读100篇、新东方的阅读100篇等等。我买的是石春祯的《阅读理解220篇》,优点是长句多,符合考研阅读习惯,而且不只是传统阅读的内容,书里按照考研阅读内容模式出题,每个单元有4篇阅读,1篇新题型(7选5、段落排序和选标题的题型平均分配),1篇翻译。事实上,这是两本书合辑,每本110篇,分初级和高级,加起来220篇,我买的是高级本。
开始时采用了备考六级的做法,一次做一个单元的阅读,错误率高达一半。后来我分析的问题所在,发现考研阅读的难点一在出题者诡异的逻辑,二在生词和长难句。所以我改变了做法,每天只做一篇阅读,采用精读的方式,不限时间,在第一次阅读过程中将任何有疑点的单词、短语和句子全部用笔画出,做完题之后将所有疑点部分全部搞明白,用笔在下面标注汉语意思,夯实单词量和语法基础,同时仔细分析错题原因,重点把握出题者的操蛋逻辑,之后带着新的理解重新读一遍文章,第二天再做题之前还要把前一天的文章再看一遍。(做真题阅读时也是这习惯)
这大概持续到6月底,因而石春祯的书是不可能做完的,主要是真题太宝贵了,不舍得现在就拿出来挥霍,所以才买这个来上上手,时间一到,还剩很多没做,果断放一边。
暑假开始,我用的是徐绽的《2010三层递进攻克阅读理解》,虽然是2009年出版的,很老了,当初看一个师兄出售书的帖子,发现这本书还空白着,果断买下来(因为他都没做,六折卖出,感觉贵了点)。这个书的优点恰恰在于他足够老,足够旧,里面的内容是1994年到2009年的历年阅读理解真题,真题虽然有新旧之分,但出题思路、出题模式、文章来源等方面相差不大,于是暑假期间,我把精力放在这个书上,从1994年一直做到2002年,差不多每周完成一年的阅读真题,方法同上,这过程一直持续到大四开学。
在这方面,我强烈推荐的是新东方朱伟的阅读理解视频,他不仅带着我们分析了全篇阅读,还有核心词汇讲解和一些重要句式,从中我们能学到不少阅读技巧。包括后面做真题时,我也时常看朱伟的视频。此外,范猛的视频也不错。



全文请参见:http://user.qzone.qq.com/7215279 ... &pos=1367203556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2#
发表于 2013-4-30 21:13:57 | 只看该作者
帮顶~谢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7 07:3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