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5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国际关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4-26 14:13: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國際關係是政治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国际社会之间的外交事务和关系,如国家、政府国际组织、非政府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國際關係既是学术的領域,也是公共政策的領域。

作为政治科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也和哲學、经济、历史、法律、法学、地理、社会、人类学、心理学,文化研究紧密联系。从全球化到领土争端、核危机、民族主义、经济发展、恐怖主义、人权,都是國際關係研究的議題。

現代國際系統的歷史可以追溯回1648年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現代的國家制度從那時開始發展。在這之前,歐洲中世紀的權力架構體制都是根基於模糊的宗教等級制度上。威斯特法倫和約確立了主權概念,主權意味著統治者或君主將不會認可任何在其領土之內地位同等和更高的權力存在,目的是為了排除宗教領袖(即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古希臘和古羅馬的權力架構類似於當時的威斯特法倫和約,但兩者都缺乏主權的概念。威斯特法倫和約促成了民族國家的崛起,以及外交和軍隊的制度化。這些特定的歐洲制度也經由殖民主義流傳至美洲、非洲和亞洲。當代的國際關係在冷戰期間的非殖民地化後終於確立。不過,雖然民族國家制度被視為是「現代」的,但許多國家並沒有結合這種制度,因而被稱為「前現代」。除此之外,一些國家也已經發展超脫出民族國家之外,因而被稱為「後現代」國家。因此,國際關係是否有能力針對這些不同形式的國家之間的關係進行研究也經常是爭論的話題。

國際關係理論現在稱為國際關係理論(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的研究是在一戰後才開始發展的,目的是要解釋國家與國家之間互動行為的發生原因,進而預期未來發展。不過,國際關係的理論也是長期以來就在其他社会科学的作品裡發展的。許多人舉出修昔底德所著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為現實主義理論的先驅,其他包括托马斯·霍布斯的《利维坦》、馬基雅維利的《君主论》也都進一步的闡述現實主義理論。同樣地,自由主義也從康德和卢梭的作品裡浮現,康德也常被認為是第一個闡述了民主和平论的人。雖然當代定義的人權與自然法所定義的權利有著不小的差異,格勞秀斯仍在人道的根基上闡述了人們應享有的普遍權利。從20世紀直到現在,馬克思主義也對國際關係的理論有重大影響。

國際關係研究最初時,只有英國將國際關係作為一門專門領域進行研究。在1919年,威爾斯大學阿伯里斯特威斯分校成立了國際政治的教授職,成為最早針對國際關係進行專門研究的大學。在1920年代初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也成立了國際關係的研究系所。雖然亞洲和南美洲也有研究國際關係的學院,但針對這門學科的研究主要仍是在歐洲和北美洲。

對國際關係的批評一些人批評國際關係對於歷史的解釋是以歐洲為中心的;他們舉出在1648年威斯特法倫和約之前,便已經有一些非歐洲的國家有著類似的制度。一些人則主張目前的制度已經超越了威斯特法倫和約,因為政治共同體的擴張已經轉化為如欧洲联盟一般超越民族國家的形式。國際關係學者Barry Buzan便指出,由於世界上一些地區仍廣泛存在前現代的國家,也因此以威斯特法倫制度的角度來分析這些地區無疑是削足適履。威斯特法倫制度將國家視為國際關係的唯一參與者,但現代快速發展的資訊技術使得全世界的人們能更快而更輕易的進行交流,因此在這方面也難以用威斯特法倫的制度來解釋。同時資訊技術的增長也使一些非政府的實體組織能跨越距離限制,更快速地進行交流協調,使他們能更有效地發揮影響力。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