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印度洋太丰满 瓜达尔港太骨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2-25 10: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印度洋太丰满 瓜达尔港太骨感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2月25日04:01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链接标记手机客户端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瓜达尔港战略潜质尚难发挥
  陈晓晨
  据本报报道,2月18日,巴基斯坦高调向世界宣布中国公司正式接过瓜达尔港的经营权。这将中国推向风口浪尖,有关瓜达尔港战略地位的争论烽烟再起。
  毋庸置疑,瓜达尔港有着极佳的战略地理位置。它位于巴基斯坦西南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链接标记
链接标记连云港距伊朗边境仅115公里,而边境对面就是油田;它堪称通往波斯湾的大门,距“世界油管”霍尔木兹海峡仅约400公里;它还是连接中国西部、中亚与印度洋的潜在通道。
  瓜达尔港本身的自然条件也极为优越。它是天然深水良港,进港水深超过15米。相比之下,印度洋另一个战略性港口——也门亚丁港,进港水深仅为11米~12.5米。而且,瓜达尔港还远未经开发。
  极佳的地理位置,加上优越的自然条件,成就了瓜达尔港的战略地位。对我国来说,瓜达尔港确实有如下战略潜质——尽管这只是潜质而已:
  ——潜在的能源通道:从波斯湾进口的原油可以不必绕过印度、通过马六甲海峡或巽他海峡,直接从瓜达尔港登岸,通过管道输送到中国西部。随着我国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度越来越高,瓜达尔港有助于在理论上突破“马六甲困局”(即我国大部分进口石油通过东南亚的海峡运输到国内)。
  ——潜在的交通动脉:新疆喀什距瓜达尔港约1500公里,距链接标记连云港约3500公里,理论上南下印度洋更近。通过中巴公路和蓝图上的中巴铁路,使新疆获得印度洋出海口,这将带动新疆和整个西部的经济发展。
  ——潜在的海军基地:随着我国在中东、南亚乃至非洲的利益日渐扩展,我国海军也将更多出入印度洋。瓜达尔港是印度洋的一处海军基地备选。这也是美国、印度乃至日本媒体竞相描绘的图景。虽然将瓜达尔港建成海军基地在短期来看既不可行也容易引起麻烦,但是,根据既有国际惯例,瓜达尔港仍可以成为一处海外战略立足点,或曰“前哨”。
  ——潜在的友谊之港:对巴基斯坦来说,开发瓜达尔港将发展其所在的俾路支省经济,遏制俾路支分离主义。巴基斯坦是中国的“全天候”伙伴,在网络、民间更是有“巴铁”之称;尤其是当缅甸的方向出现不稳之后,巴基斯坦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即使不考虑其他因素,开发瓜达尔港也有助于维系中巴之间的铁杆关系。
  然而,印度洋太丰满,瓜达尔港太骨感。短期内,瓜达尔港还难以将以上这些潜质变现,难以担负战略使命。
  第一 ,港口吞吐能力太低。瓜达尔港一期工程建成后,设计集装箱年吞吐量为10万标准集装箱(标箱),散货年吞吐量为72万吨。10万标箱是什么概念?2009年,九江港年吞吐量就突破了10万标箱,而九江是一个内河港口。显然,靠一个内河港口的吞吐能力,无法满足“印度洋立足点”这一战略需求。且不说无法与千万级的大港相比,就是与本地区其他的同类型港口相比也赶不上。例如,亚丁港年吞吐量曾达50万标箱。当务之急,是追加投资,尽快提高瓜达尔港的吞吐能力。不过,这需要金钱和时间。
  第二,配套设施严重缺乏。目前,瓜达尔港还几乎只是一个“裸港”;缺乏基本的人员住宿设施、船舶维修厂、物流仓储系统和炼油厂,更不用说军用的武器与弹药储存检修功能。
  第三,纵贯巴基斯坦的交通和管线面临很大风险。虽说瓜达尔港是新疆出海捷径,但是这一路要翻越帕米尔高原,纵贯巴基斯坦。如果说高原施工的技术困难尚能克服,那么,整个线路要穿越巴基斯坦西北部落地区,沿途所面临的政治与安全风险,是我国难以把握的。这又关系到阿富汗局势能否稳定。这是一个两难:一方面,美国相对撤出中东,增加了我国经营中东的需要和空间;另一方面,美国撤离阿富汗后,阿富汗、巴基斯坦乃至中亚安全局势如何,将会是我国进入中东的一大麻烦。这还没有提到瓜达尔港所在的俾路支省自身的分离主义威胁。
  第四,引发多国猜测乃至担忧。瓜达尔港战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印度官方已经公开表示担忧,美国、俄罗斯、日本、海湾国家和伊朗也高度关注。当然,如果真是“树大招风”,也属正常。问题是,瓜达尔港还只是一棵小树苗,不宜高调,而是要强调该港在商用方面的价值。
  最后,大问题还没有明确,影响了对瓜达尔港的地位判断。美国相对撤出中东后,中国在中东和印度洋的战略是什么,与美国的关系是竞争还是合作?中国与印度在印度洋上是竞争还是合作关系?在未来十年里,中国是否有能力在应对周边安全威胁的同时,建立独立的“印度洋战略”?笔者认为,中国在近期不应也不能在印度洋徒耗精力,应避免与美国和印度陷入敌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22:21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