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财政悬崖”消失了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7 14:54: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的最后一天,美国民主、共和两党达成解决“财政悬崖”的妥协议案,于今年元旦在国会参众两院投票获得通过。美国“财政悬崖”问题得到了暂时解决。
  “财政悬崖”的概念是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在2012年提出的。2012年底小布什政府的减税政策将到期;同时,2013年初未来十年内削减1.2万亿美元政府开支的“自动减赤机制”将启动,这将引致财政赤字大幅下降。从形态上看,原本高企的财政赤字会出现向下的巨大断层,但“增税减支”的政策不利于美国经济复苏,因而称之为“财政悬崖”。
  “财政悬崖”的成因是国际金融危机中低迷的美国经济。由于政党政治、选举政治等因素,美国更加关注的是高失业、低增长的内部经济失衡问题,因而实施的是“减税增支”的扩张性财政政策。2001年,美国颁布了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减税方案,即《经济增长与税收减免协调法案》,降低了几乎所有纳税人尤其是高收入阶层的税负。此后十年,又出台一系列的“减税增支”法案,导致美国财政赤字剧增,这些因素,造就啦“财政悬崖”的局面。
  “财政悬崖”问题,又与法定债务上限、货币政策等纠结在一起。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财政赤字的不断扩大,从美国联邦政府赤字来看,2001年由克林顿过渡到小布什的美国政府还实现了千亿美元的财政盈余,但第二年即“扭盈为亏”,金融危机后财政赤字扩大到超万亿的规模。然而,为刺激经济而过度扩大的财政赤字,受到法定债务上限的制约,提高法定债务上限的谈判越来越艰难。2011年7月,为避免美国联邦政府破产,国会两院终于在最后关头各让一步,将法定债务上限提升到16.4万亿美元;如今,这一上限又已碰触,将会使于2月底进行的新一轮谈判更加艰辛。
  同时,为配合扩张性财政政策和国债发行,美联储在金融危机后一直实行扩张性货币政策。在2008年11月实施零利率政策后连下猛药,同年推出规模为1.7万亿美元的第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0年11月推出规模为0.6万亿美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2011年9月出台“扭曲操作”货币政策;2012年9月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这一系列政策广为国际社会所诟病,却并未有效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从次贷危机爆发到欧债危机恶化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本质就是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新经济增长后的经济危机。美国一系列的经济政策都是围绕着如何渡过这场经济危机而设计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更是试图借全世界之力解美国之危,目前的“财政悬崖”正是这种经济政策安排下的直接后果。因此,美国“财政悬崖”问题的解决,取决于经济周期变化的内在规律。如果美国经济在未来短期内有幸真正复苏的话,“财政悬崖”或许会演变为“财政斜坡”;否则,仅仅是延后的、更加陡峭的悬崖势必拖累美国乃至全球经济掉进深渊。(黄剑 广东金融学院 华南金融研究所副所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2 07:2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