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诺奖之名并未将我推上智慧巅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1 14:37: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链接标记宏观 | 链接标记金融 | 链接标记公司 | 链接标记产业 | 链接标记艺术投资诺奖之名并未将我推上智慧巅峰
正文链接标记我来说两句(人参与)2013年01月11日04:02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链接标记打印
链接标记字号
链接标记大|链接标记中|链接标记小链接标记保存到博客
  当地时间1月9日,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学之父和公共选择理论奠基人詹姆斯·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在美国去世,享年93岁。

  根据布坎南创办的乔治·梅森大学公共选择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布坎南是在美国弗吉尼亚州黑堡(Blacksburg)的一家医院去世的,但该机构并未宣布布坎南的死因。他的家人也在田纳西州的一场新闻发布会上证实了这一消息,并称布坎南的准确去世时间是在周三早晨。

  布坎南与中国

  布坎南曾经在接受采访时如此自我定位:“我希望我显得是我想要我是的那样:一个立宪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家,怀着对孕育了西方文化、价值及其市民社会形态的犹太-基督教文化遗产的感激之情,尤其认同这一文化价值的代表形态麦笛逊理想中的美国也许曾经是,并且现在仍是那个样子。”

  布坎南以**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著称于世。1986年,布坎南摘得诺贝尔经济学奖桂冠,获奖理由是“发展了经济和政治决策的契约论与宪法基础”。作为**经济学之父,布坎南首次把常规的经济分析运用到政治决策的过程中,填补了以往经济研究的巨大空缺。

  公共选择理论则利用经济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家的行为,尤其是政治家在民主决策中的行为,认为政客也会为了再次当选而采取和经济人一样的做法。

  公共选择理论令布坎南声名大振,但也受到了许多学术界人士的DIZHI。原因是它攻击了势力强大的两大学术集团所珍视的观念:一批经济学家认为政府采用“福利经济学”的处方即可实现公众利益,而另一批政治学家则认为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多元化竞争将为公众谋得利益。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致电布坎南作品的中文译者、身在美国的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李华芳,李华芳表示自己已经将对布坎南教授的纪念写在了博文里。李华芳在博文中表示,布坎南曾受邀来中国演讲,当时他的回应是自己的理论不适用于中国。

  事实上,布坎南还曾公开表示:“我觉得至少我们西方人是不理解中国的。”

  而在李华芳看来,哲学气息浓厚的布坎南,其思想深度远超经济学工匠们,而他的“**经济学”并非不适用中国,只是需要再挖掘。本报记者还试图联系布坎南的中国学生张永?,但李华芳告诉本报,张永?在恩师逝世后表示不愿意接受任何采访。

  布坎南和诺贝尔奖

  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纳西大学的聘请,成为该校的教授,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55~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欧洲财政学派的影响,使他进一步坚定了关于政府不是一种理想制度的观念。

  1956~1968年,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的布坎南与W.纳特建立了研究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哲学的托马斯·杰斐逊中心,并于1958~1969年担任该中心主任,在这期间逐步奠定了公共选择理论的基础。1962年,布坎南与塔洛克发表了《同意的计算》,为现代公共选择理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由此奠定了布坎南在公共选择领域的创始人地位。

  1998年,中国经济学家汪丁丁发邮件问布坎南为何诺贝尔委员会的官网上“十分显眼”地没有他的官方传记。当时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迅速地回复邮件,表示对他传记的忽略也许是由于该机构公共关系部门对他所在领域的忽略。

  尔后他写道:“我从来没有为使我的名字列入那些名单而做过任何努力。但是我仍然感谢你对这一现象的注意。”

  在李华芳的建议下,本报记者重新查阅了1986年布坎南的诺贝尔奖领奖致辞。布坎南在演讲的结尾意外提出,“诺贝尔奖得主”之名并未将他推上智慧的巅峰。他在会上决定,尽量避免那些因他的“诺贝尔奖光环”而来的活动邀请。布坎南反对以诺贝尔奖为导向的科学精英主义,提出他和其他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观点并不应该比其他人的观点受到更多的尊重。

  诺贝尔的官网上还记录了布坎南两年后的一次公开演讲。他说,获奖后的两年是他人生中最繁忙的两年,他不断奔波于各种讲座、演说、研讨班和会议中,使得许多的论文和书籍章节未能完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2 21:19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