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51|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其他讯息] 【时事评论】亚太格局的两大态势与六种情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9-30 21:31:0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发布时间:2012-09-18  作者:陈向阳  来源:《人民论坛》2012年9月(下)


   2008年9月15日国际金融危机从美国华尔街全面爆发,四年下来,以中国为首的亚太新兴经济体逆势增长,欧美大西洋地区深陷金融与债务危机难以自拔,美国力图将其对外战略重点从“大中东”转向最有前途与最有希望的亚太,内外因综合作用,使得亚太成为二十一世纪新的世界地缘经济与政治重心。亚太各方力量对比此消彼长,关系组合错综复杂,外交博弈愈演愈烈,亚太大棋局瞬息万变,亚太新格局呼之欲出。

    描绘亚太新格局需要先厘清“亚太”的大致范围,既要避免将其无限放大,也要避免将其限制得过于狭窄,亚太地区大致包括四大地缘板块,即东亚(主要是东北亚与东南亚,以及南亚的一部分,如作为“东亚峰会”成员的印度);大洋洲;北美太平洋沿岸;南美太平洋沿岸。当前亚太格局呈现为两大态势,未来亚太格局则有六种“情境”。



第一大态势:按经济与军事实力划分的、“不均衡的多极”



     判断国际或地区格局如何,首先看的是各方之间的力量对比,尤其是经济力量对比,力量对比得靠数字说话,综合近年来的统计数据,亚太国家及国家集团的经济实力“排行榜”可以划分为五个层级:

    排名第一的是美国,其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145265亿美元,但由于美国是两洋大国,其经济重心是在大西洋沿岸,太平洋沿岸只是其次,故美国在亚太经济格局中的权重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大。

    排名第二的是中国,其2011年GDP为47.2万亿元人民币、约合7.3万亿美元,也就是美国的一半。

    排名第三的是日本,其2010年GDP为54742亿美元,拥有约3.1万亿美元海外资产,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排名并列第四的有四家,每家的GDP均为1.5万亿美元左右,包括:东盟,东盟十国2010年GDP之和为15062亿美元;澳大利亚,2011年GDP约为1.5万亿美元;俄罗斯,2010年GDP约合1.5万亿美元,但其经济的重心是在欧洲;加拿大,2010年GDP为15740亿美元。

    排名并列第五的有三家,每家的GDP均为1万亿美元左右,包括:韩国, 2010年GDP为10143亿美元;墨西哥,2011年GDP为1.08万亿美元;印度,2010/2011财年GDP约合10070亿美元。

    综上所述,当前亚太经济格局属于“不均衡的多极”,美国、中国、日本属于“前三强”,这三家同时也是当今世界的前三大单一国家经济体(欧盟与欧元区属于国家集团),而东盟与澳大利亚、韩国等“中等强国”则属于后一个档次,其发展趋势将是中国与美国经济总量的差距不断缩小,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测中国将在2017年超过美国。

    除了看经济实力,力量对比还包括军事实力,如按年度军费多少划分,亚太军事实力排名依次为:美国,2010年军费开支698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开支的43%,位列世界之首,将近中国的七倍,并在海外驻军约40.7万,其中太平洋地区约13.1万人;中国,2012年国防预算为6702.74亿元人民币,约合1100亿美元;日本,2010年防卫预算约合509.61亿美元;俄罗斯,2010年为376亿美元,但其军事战略重心不在亚太;印度,2011/2012财年国防预算约合360亿美元;韩国,2011年国防预算为300亿美元。可以说,当前亚太军事格局属于“一超多强”,美国仍为“一超”,“多强”主要包括中国、日本、俄罗斯与印度四家,故“一超多强”实为“一超四强”。



第二大态势:按关系组合划分的、“两大集群角力、第三方游移”



    判断国际或地区格局如何,其次看的是各方之间的关系组合,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亚太各方之间的关系组合或“排列组合”呈现为两大集群(不同于冷战时期的“阵营”)相互竞争,以及游离于两大集群之间的第三方。

    两大集群之一是美日同盟,其中美国是主导国,日本是仆从国。美日均将该同盟视为各自亚太战略的核心或“基轴”,尽管双方存在着主从矛盾或控制与反控制的矛盾,包括眼前围绕调整驻日本冲绳的美军部署、双方闹得不可开交,但相互利用与相互倚重仍是美日关系的主要方面,美国需要该同盟以维持乃至强化其在亚太的军事存在,需要利用日本应对中国崛起,需要借助该同盟为其“重返亚太”服务;日本则需要该同盟以抗衡中国和维持其东亚影响力。因此双方都主张继续强化美日同盟,并就防范“朝鲜威胁”、制约中国崛起、共同主导亚太旧秩序(特别是亚太海洋秩序)、构筑亚太反导系统等进行紧密合作。美国安全与战略事务主要智库CSIS(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日前推出最新版本的美日同盟《阿米蒂奇报告》(以美国“亲日派”大佬、前副国务卿阿米蒂奇命名),该报告竟然主张为日本扩大对外军事活动“松绑”,企图“激活”这一“冷战同盟”。除了美日同盟,该集群还包括美国在亚太的联盟体系及其物色的“新伙伴”,韩国、澳大利亚、菲律宾与泰国是美国的另外四个亚太盟国,但由于韩国与日本存在很深的矛盾,泰国对华一贯友好,澳大利亚相当重视与中国的经济合作,菲律宾在南海与中国作对,故只有菲律宾大致属于美日同盟这一集群,而越南也因为与中国的南海争端成为了美日同盟重点物色的“新欢”。

     两大集群之二是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中俄关系属于“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的“新型大国关系”,该关系虽然并非美日同盟的对立面,但由于两国均与日本存在岛屿争端,均对美国“主导”亚太事务的企图保持警惕,故而在不少方面与美日同盟针锋相对,构成了亚太外交“大棋局”中的另一个独立集群。随着普京于2012年3月高票当选并再度出任俄罗斯总统,“新普京时代”的中俄关系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加之俄更加重视参与亚太事务,中俄就亚太特别是东北亚形势进行“对表”协调也就显得更加重要。中俄于2012年6月5日在北京发表《关于进一步深化平等信任的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关于朝鲜半岛局势,双方重申维护半岛和平稳定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坚决反对任何有损于半岛和平稳定和不利于实现半岛无核化的行为,认为对话协商是解决半岛问题的唯一有效途径,呼吁有关各国早日重启六方会谈,以和平方式均衡解决有关各方关切,实现本地区长治久安。关于亚太形势,双方表示将共同致力于“在亚太地区构筑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格局,以维护该地区各国共同利益,保持稳定与安全环境。”除中、俄两国之外,朝鲜也可是说是该集群的一员。

     上述两大“集群”围绕亚太政治、经济与安全事务展开“竞合”博弈,美日同盟是既有的“主导”力量,中俄战略协作关系则是新兴的“变革”力量,中俄一致要求对亚太旧秩序革故鼎新,而东盟、印度,以及某种程度上的韩国与澳大利亚等,则构成了在两大集群之间摇摆不定、游移不断的“第三方”,第三方相对独立,不愿意在两大集群之间“选边站”,而是企图左右逢源、脚踩两只船。



未来“六种情境”



    展望未来,亚太新格局与新秩序复杂演变,其前景存在着多种可能性,按照当下比较时髦的“情境推演”方法加以分析,大概有以下“六种情境”:

     一是美国继续主导,这也是美国所极力谋求的,包括通过军事同盟、“价值观联盟”、新的经济集团如TPP、伙伴关系网络等,围堵孤立主要竞争者中国,延续美国的亚太主导权,但这种可能性只会越来越小;

    二是“中国领导”,因为中国已经成为亚太尤其是东亚经济的重心,如果再把军事安全与软实力的“短板”补上,有朝一日由中国来领导亚太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问题是困难太大,而中国也没有这一奢望;

    三是“中美共治”或G2,问题是美国的盟国不乐意,再说美国对中国也并不“放心”;

    四是“中美协调”或C2,这是由中国提出来的,包括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SED)、中美亚太事务磋商机制等,中国始终希望能与美国在亚太良性互动、积极共处;

    五是延续现在的“中美邻”三方“二元分离结构”,即邻国继续脚踩两条船,在经济上利用中国,在安全上借助美国(以防范中国);

    六是“中美邻”三方良性互动,如前所叙,亚太并非是光由中国与美国就能说了算的,而是还存在着大量的“第三方”力量,和平、发展、稳定、包容的亚太新秩序应是本地区的大势所趋与人心所向,其有赖于“中美邻”三方相向而行、拒绝冷战、不搞对抗、协同构建。

(作者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世界政治所副所长陈向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3#
发表于 2013-2-18 10:2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
发表于 2013-1-10 00:21:57 | 只看该作者
多谢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23:0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