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资料共享]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导师介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3 11:59:3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导师介绍与近期发表论文:
李永辉教授, 男, 1959 年 9 月出生,北京大学法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
工作简历:
1988 年 7 月至今,北京外国语大学教师
1983 年 7 月至 1985 年 10 月,**山东省委党校教师
1976 年 12 月至 1979 年 9 月,山东省济南市无线电一厂工人
教育背景:
1999 年 9 月至 2003 年 7 月,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2003 年获法学博士学位
1985 年 10 月至 1988 年 7 月,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生, 1988 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
1979 年 9 月至 1983 年 7 月,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 1983 年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主要社会兼职:
中国国际关系学会理事( 1999 年——)
全国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常务理事,( 2003 年——)
北京市高校国际政治研究会副会长( 2004 年——)
北京市党外高级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 2005 年——)
北京市对外交流与外事管理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 2006 年——)
《国际论坛》杂志编委( 1998 年——)
获奖及其他社会荣誉:
2001 年,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培养人选
1999 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三等奖
1997 年,首都爱国立功标兵(北京市教育工会)
1995 年,北京市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首批入围人选
1995 年,全国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1994 年,北京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科研成果:
《联合国的历程》(合著),副主编,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 1993 年
《 < 三国演义 > 之谜》(合著),北京,华龄出版社, 1995 年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主编,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6 年
《论荒诞派》(译著),昆仑出版社, 1992 年
《传记》(译著),昆仑出版社, 1993 年
《狱中书简——致亲爱的奥尔嘉》(译著), [ 香港 ] 田园书屋, 1998 年
《多轨外交》(译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
另外,还发表论文和其他各类文章数十篇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美国政治,中国外交
丛鹏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兼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
1978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1982年毕业于外交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此后,长期从事国际关系和国际法教学工作,1990年-1991年和2001年先后在苏联国立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和俄罗斯国立莫斯科大学进修和访学。1994-1998年在中国驻圣彼得堡总领馆工作。曾撰写并发表了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和参编过国际政治类教材和辞典多种。

李英桃, 女,出生于内蒙古,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最后学历:法学博士(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个人研究兴趣:社会性别与国际关系,女性主义和平学
承担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 “女性主义和平研究”( 05JAGJW001 )
社会工作: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性别与全球问题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http://blog.sina.com.cn/gendercenter
讲授课程:
本科生:近现代国际关系史、当代中国外交、谈判学、女性主义与国际关系                     
研究生:当代中国对外政策研究   
  主要出版物:   
专著:   
《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国际政治》,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 年版(约 29 万字本书在《中华读书报》 2004 年 3 月 31 日、《美国研究》 2004 年春季号、《社会性别》第二辑、《中国女性文化》第六期等报刊、杂志上都有介绍和评价)。   
教材: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论文:   
1.           《世界妇女大会“景气”:论中国妇女非政府组织发展及其面临的挑战》    ,《亚洲研究》(香港),第 55 卷( 2007 年 7 月 1 日出版);
2.           《和平与和平教育:一个女性主义视角》,载于魏国英主编《教育:性别维度的审视》,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7 年版;
3.           《和平文化与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一个社会性别视角》,    载于刘利群、张莉莉主编《和谐世界   文化多样性——大学与传媒的责任》,中国传媒出版社 2007 年版。
4.           《中国的女性主义国际关系研究》,载于王逸舟主编《中国国际关系研究( 1995 — 2005 )》,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6 年版;
5.           《关注“虞美人”:联合国安理会第 1325 号决议与亚洲妇女的生存状态》,《亚洲月刊》(香港),第 52 卷( 2006 年 1 月 31 日出版);   
6.           《女性主义国际关系学及其发展前景》,《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5 年第 7 期;   
7.           《对女权主义和平研究的几点初步认识》,《国际观察》, 2005 年第 2 期。   
8.           《小人鱼的安全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4 年第 2 期。   
9.           《关于中国女权主义国际政治学学科建设的几点设想》,载于《社会性别》第 1 辑,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4 年 1 月;   
10.       《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权力”》,载于《中国女性主义》 2004 秋;   
11.       《女权 / 性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北京、上海两位女性国际政治研究者的对话》(李英桃、胡传荣),《世界政治与经济》 2002 年第 12 期;   
12.       《西方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学科建设评析》,载魏国英、王春梅主编:《女性学:理论与方法》,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2 年 6 月;   
13.       《西方女权主义国际政治理论述评》,《美国研究》, 2001 年第 4 期;   
14.       《“男性”国家和“女性”国际社会——一个社会性别视角》,《中国女性文化》第 2 号, 2001 年 9 月;   
15.       《从“社会性别”视角审视现实主义国际政治理论中的“权力”概念》,《世界经济与政治》 2001 年第 7 期。   
顾杭,1973年7月生于浙江萧山,2000年7月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外国际关系学院副研究员、《国际论坛》编辑、中国法国史研究会理事。2003年和2006年两次赴法国进修和访学。个人研究兴趣为现当代法国研究与中法关系史,已出版《知识分子的鸦片》、《传统的发明》、《德国的历史观》等多部译著,并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张颖,女,1974年生,历史学博士,美国丹佛大学博士后,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教授,《国际论坛》编辑。
主要研究方向:战后美国外交政策、中国外交、台湾问题。
科研成果:
专著:
1、《从“特殊关系” 走向“自然关系”——20世纪60年代美国对英国政策研究》,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1月版。
2、《周恩来与邓颖超》,东方出版社,2005年12月版。
3、《紫禁城之窗——[美]戴维•布鲁斯的北京日记》,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6月版。
编著:
1、《共和国外交风云中的邓小平》,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年8月版。
2、《大国安全观比较》,时事出版社,2004年7月版。
3、《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文章:
1、《周恩来与中国核外交战略的形成》,载《当代中国史研究》2004年第1期。
2、《约翰逊政府时期美国对台政策探析》,载《国际论坛》2004年第1期。
3、《越南战争中的美英关系——以约翰逊政府-威尔逊政府时期为例》,载《国际论坛》2005年第4期。
4、《“闪电”导弹危机与美英核“特殊关系”》,载《世界历史》2007年第2期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2号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
100089
Tel:86-10-88814778, Fax:86-10-88816998
Email: zhangying19742000@yahoo.com.cn , zhying@bfsu.edu.cn
李永成,1974年生,四川南充人,2005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得国际关系学博士学位,现任教于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要研究旨趣为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和大国关系。
2003之后的代表性科研成果:
1.《美国现实主义者的离岸制衡战略及其对中日关系的分析意义》,载《国际论坛》2007:4,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7年第10期)全文转载;;
2.《结构理论的两种权力政治逻辑》,载《国际政治研究》2005:4,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6年第3期)全文转载;
3.《被误读的米尔斯海默》,载《国际观察》,2004:5,人大复印资料《国际政治》(2005年第2期)全文转载;
4.《进攻性现实主义视野下的大国权力-安全竞争》,载《国际政治研究》,2004:3;
5.《霸权的神话:米尔斯海默进攻性现实主义理论研究》,世界知识出版社,2007年5月。
主要科研获奖:2008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田小惠 性别:女 学位:博士 职称:讲师
研究方向:
国际关系史
主要出版物:
1. 论文:《麦尔金报告与英国对德战败赔偿政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
malkin report and british reparations policy towards germany, journal of chongq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vol.16,no.5,2003.
2. 论文:《简析多边主义与战后初期美国对德政策的制订》,《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10月创刊号。
a simple analysis on multilateralism and american policy-making towards germany postwar, journal of taiyuan teachers college,vol.1,no.2,2002.
3. 论文:《美国近代人权理论的历史考察》,《安徽史学》2002年第4期。
a historical analysis of the modern human right theory of america, anhui history,no.4,2002.
4. 论文:《试析战后五国和约的缔结及影响》,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世界史》2002年第6期。
an analysis of the signing of the five-country peace treaties and their influences, world history,no.6,2002.
联系方式: xiaohuitian@sohu.com

尹春玲,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1984年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1987年北京大学亚非所硕士毕业获法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理论。发表《以“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世界格局的研究》《中国与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等论文多篇。
主要出版物:
专著
《非洲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本人参与第十章写作1992年6月 人民出版社 (非洲工业的基础和发展趋势)
教材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概论》 本人参与第九章写作1989年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今世界的主要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当代世界经济与国际关系》 本人参与第十章写作1992年11月 时事出版社 (国际社会的新秩序)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本人参与第一章、第十章写作1996年8月 中国经济出版社 (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的主题)
论文
《垄断竞争的新变化》 1997年1月7日国际经济消息报
《以“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指导世界格局的研究》 2002年7月增刊《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联系方式yin.chunling@263.ne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1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8 04:1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