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报告显示江浙为环境污染舆情事件高发地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2-30 09:45: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记者 钱钰
晚报讯 今天,上海交通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和舆情研究实验室在沪联合举办“2011中国公共卫生传播论坛”。会上,发布了《2011中国环境舆情报告》,报告指出,江浙两省为环境污染舆情事件高发地,废气、废水污染引发舆情最为普遍。
报告通过对2009-2011年间影响较大的100起环境舆情事件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011年环境舆情事件的特点及环境舆情高发原因,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报告首先指出,纵观2009年至2011年环境污染舆情,2011年环境污染事件骤增,其中,不乏一些影响较大的事件,诸如大连PX项目、康菲石油漏油事件、南京梧桐树、台州血铅事件等都曾一度引发社会舆论热议。
从地域上看,江浙两省为环境污染舆情事件高发地,中部地区以河南为集中爆发区。环境舆情事件数量最多的地区为江苏省,如扬农化工“子公司废气污染事件”、南京梧桐树事件、南京地铁施工不当污染近千平方米湖面等,占三年总环境舆情数量的14%;其中,2011年的污染事件有8起。河南省的环境舆情事件占三年总环境舆情数量的11%,位居第二。浙江、广东两省也是环境舆情事件的高发地区,二者均占10%,舆情也都较为集中爆发于2011年;如浙江台州血铅超标、苯酚泄漏事件、海宁污染事件;还有广东大亚湾石化区油库爆炸、番禺新建垃圾焚烧发电厂被阻、电池厂污染。
从污染类型来看,废气、废水污染引发舆情最为普遍,其次为固体废弃物和噪音污染引发的舆情事件。从污染行业分布来看,环境污染来源于工业污染的舆情事件居首,占据绝对高位。在样本案例中,有87%的舆情事件污染来源包括工业污染。报告还指出,因环境污染问题所触发的网络动员和群体性事件频频发生,2011年更为集中,高达14起。
针对涉事主体的应对不足,报告也指出:不少企业应对不积极,或任其发展,或推脱责任,企业对抗行为时有发生。部分“大”企业态度强势傲慢,反应迟缓,排污屡禁不止。
《报告》还针对环境舆情的应对提出了四点建议:首先是要着手解决现实问题,妥善化解舆论压力;其次,建立环境污染事件应急管理系统,构建一套完备的预警研判、危机管理体系;再次,要尽快发布权威信息,随时公布最新即时消息,提升网络舆情危机的化解能力;最后,积极利用新媒体,增强及时有效沟通的能力。
(新闻晚报)分享到:     1 推荐微博:换一换  重庆晨报 新安晚报 潇湘晨报96360 BTV新闻 每日新报 全球连线 腾讯新闻 微讯 今日话题 新闻哥 岳叶子 程平 艾红霞 梁加均 王莹 巴松狼王 李亚童 万多 苏黑 中國時報王銘義全部收听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18 06:3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