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600余英烈长眠酒泉 有人为寻火箭残骸活活渴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28 12: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深秋吹下满地的落叶,航天城的居民穿行其间,无比静谧。
 
东风水库边,一个老者在悠闲的垂钓。

航天城内,路灯被塑造成火箭的样子。
  洗蓝的天空点缀着朵朵白云,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又称“东风航天城”)内,91米高的蓝色发射塔矗立在黄土地上。发射塔里,神舟八号飞船及其运载火箭正在接受检查、测试,准备几日后一飞冲天。
  神八将是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的第8艘航天飞船。除了航天飞船,在这里发射成功的还有我国第一枚地对地导弹、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第一枚远程运载火箭。它是我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
  这是一个怎样神奇的地方?昨日,南方日报特派记者一行专门探访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烙印长征火箭模样的路灯杆
  深秋的发射中心,阳光洒在金黄的胡杨树树叶上,泛起金光。偶尔的微风吹过,金叶飘落下来,随风起舞。这片位于额济纳巴丹吉林沙漠西北边缘的绿洲,西依狼兴山,东傍弱水河,距离酒泉市区直线距离超过400公里。当地居民告诉记者,这是当年聂荣臻元帅亲自挑选的一块风水宝地。
  游走在发射中心,记者发现航天的烙印比比皆是。
  不仅有导弹、长征火箭的模型,纪念“两弹一星”的银河之星雕塑、博物馆。这里的宾馆、街道和桥的名字也都打上了航天的烙印——太空路、宇宙路、航天路、长征路、科技路、神舟宾馆、东风宾馆、航天宾馆、神剑宾馆、神舟友谊大桥……就连路边的路灯杆也被装饰成了长征火箭的模样。
  与其他任何一个城市都不同,这里的马路虽然宽,但没有出租车。在马路上,你能看到不少身着土黄色迷彩服的士兵在扫落叶;时而一排列队整齐的士兵会从你的身边走过;各式军车偶尔慢悠悠地从你身边开过。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发射中心车速限制在20公里/小时,所以行车非常缓慢。
  这里生活了约3.5万人,却没有网吧。除了对高级领导开放的旅店,其他旅店一律不允许装网络,中心里甚至连3G信号都没有,据说这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这里有火车站,但火车站里空无一人。售票处窗口上贴着列车时刻表,记者发现只有两趟列车,早上从这里始发,5个小时抵达酒泉市下辖的清水镇;傍晚从清水镇返回。居住在这里的刘大哥告诉记者,七八年前,从中心出外,人们主要依靠火车,现在从中心到酒泉的路修好了,人们一般都选择了坐车外出,现在已经很少人再坐火车。目前,这里的火车主要承担运输器材、货物的功能。
  这里有游客,但是大家都不敢明目张胆地拿出相机来拍摄。因为,这里戒备森严,对于外来人员非常警惕,尤其在即将执行发射任务的前夕。
  使命 航天人后代多子承父业
  这个占地面积约2800平方公里的发射中心,并不是仅充当发射功能的军事基地,中心有工作区、生活区。犹如一个成熟的北方小城,中心里各种设施都很完善,马路也像任何一个城镇一样,装有红绿灯。若不是经常有航空的标志提醒记者,记者几乎忘记了这里是发射中心。
  生活区里,军人家属楼全部都用数字编成区和号,低楼层、南北对流、双向五六车道的楼间距、明亮的大阳台,是典型的北方居民小区,不同的是,所有的楼房顶上都装有太阳能热水器。
  菜市场、公园、学校、医院、银行、邮局、宾馆、饭店、体育场、游泳池,生活区里一个不少。甚至还有珠宝商行,茶庄,放着流行音乐、很潮的发廊,武术、泰拳培训班,以及KTV。
  一家新开张的饭店老板告诉记者,他是通过关系进到发射中心来做生意的,饭店所用的蔬菜、肉都是中心里军人们种养的,从中心的军队里进货和从外面进货的价格差不多。
  生活区超市里百货食品琳琅满目,同其他大城市的小超市也相差不多。只是东西略有些贵。
  人流稀少、车行缓慢,让记者感受到了这里的慢节奏,走在这里,记者说话的声音都无意地变小了很多。上午,中心的“世界公园”里只有63岁的爷爷刘镇华带着自己的小孙子明明在玩旋转小车。老人告诉记者,几乎每天都会带孙子来这里玩,但的确人不多。老人说,等到孩子一上了学自己就可以解脱出去转转了,也想去趟广州。
  说到读书,老人告诉记者,发射中心里,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这里一应俱全。献身戈壁的航天人也愿意自己的孩子继承自己的事业。老人说,据他了解,这里的孩子很多到航天和军事类的院校学习。
  荣誉 说起发射史居民如数家珍
  在和中心内的居民聊天的时候,记者发现他们的自豪感极强,说起发射中心的历史和成绩也是滔滔不绝。
  “你们看到的现在的发射中心是经过了50多年,我们几代人的建设才建成的,绝对是平地起宏庐。”在这里工作、生活了30多年的李先生告诉记者。说起这里的成绩,他如数家珍,“发射卫星数十颗;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10多个第一;‘神舟’飞船从这里发射……”在世界23个发射场中,这里与前苏联拜科努尔发射场、美国的肯尼迪航天中心齐名,能够发射载人航天器。
  东风烈士陵园是见证这些成绩最好的地方。那里长眠着为我国国防事业和航天事业献身的600多名英烈,他们中有的是为了寻找火箭的残骸而在大漠活活渴死,有的是为了堵塞泄漏的燃料而壮烈牺牲……其中,500多人的平均年龄只有24岁。聂荣臻元帅三分之一的骨灰也安放在这里。
  记者在陵园看到,英雄的墓前,大多都摆着鲜花或花篮,有的则是一束采自戈壁滩上的野花。当地的居民说,陵园距“神舟”发射塔只有三四公里,相信每次“神舟”飞天时,聂元帅和陵园内600多位英烈也会同样关注、同样期待。
  正是因为这些功劳簿、这些英雄的注视,记者也能感受到今天航天人的使命感。
  大路旁,23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画像醒目地安放着。一个建筑的大门两旁还贴着这样的一幅对联,看了也会让人热血沸腾:“钢筋铁骨确保神舟无恙铸忠诚,剑胆琴心荡尽书生意气生豪气”。
  南方日报特派记者
  发自酒泉发射中心
  27天绕轨443圈完成转身 天宫回眸只待拥吻神八
  南方日报酒泉讯 昨日,进入发射工位的神舟八号进行了首次发射演练。同时进行的还有推进剂加注演练和副着陆场搜救演练,演练均圆满完成。
  回收系统按照载人高标准
  记者昨日在发射场看到,为了保障火箭和飞船的安全、保障发射万无一失,场内已经实行了戒严,禁止无关人员进入。
  现场技术人员介绍,首次发射演练是每次发射前的必要演练,除了测试进入塔架的飞船和火箭性能有无异常、通讯是否畅通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演练来磨合各系统之间的默契程度。
  推进剂加注演练,则是给火箭加注燃料之前的准备和检查。副着陆场的搜救演练的内容包括搜索、发现目标、救援、回收等。现场技术人员介绍,神州八号飞船虽无人员搭乘,但回收系统仍然按照高标准的回收程序设计。
  成功发射“几乎没有悬念”
  现场专家介绍,目前执行首次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八号发射任务各大系统已进入最后准备工作状态,各项工作进展顺利。转场顺利完成,发射塔架关合之后,来自各部门的技术人员也正在加紧对神舟八号飞船进行功能测试,场内不时传出清晰的口令声。发射塔下,有几辆通勤车在忙碌地穿梭,接送技术人员。
  据了解,技术测试将持续至发射前的加注燃料阶段。对飞船的功能测试结束后,还要继续进行对火箭的功能测试,最后还要进行星、箭、地联合测试。进行最终状态检查和确认后,火箭就将加注推进剂,择机实施发射。
  一名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神舟八号飞船、“长征二号F”遥八火箭是从今年8月底陆续进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进场之后,技术人员按照飞行任务测试发射流程,相继开展了技术区总装测试等工作。“为确保万无一失,在发射前还将进行反复的演练。”他表示,神舟八号发射成功“几乎没有悬念”。
  又讯 (特派记者/王小飞)截至昨天21时,执行我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任务的目标飞行器,已在轨运行27天,共计443圈。
  近1个月来,各项数据均表明,天宫一号飞行正常,姿态稳定,能源平衡,各项试验进展顺利,具备执行首次交会对接的条件。
  神舟八号发射前,天宫一号还要进行最后一次调相控制,为交会对接做好准备。
  本报读者所熟悉的广东籍航天专家郑松辉解释说,神舟八号将从后面“追”上来,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郑松辉常年客居北京,是神舟飞船首任副总设计师。
  他说,天宫一号的对接装置位于其“头部”。天宫一号升空后的最初一段时间内,其飞行姿态是“头部”朝前。现在,在地面控制下,天宫一号已经转了个身,变成“头部”朝后“倒着飞”。
  郑松辉说,可以想象,天宫一号的两块太阳能帆板,就像张开的双臂。它现在望着身后,翘首以盼,等待与神舟八号的“拥吻”。
1  上一页  分享到:    1 相关阅读:
2011.10.27
2011.10.26
2011.10.26
2011.10.26
2011.10.26


推荐微博: 刘刚 马骏 吴永俊 肖劲彪 范炜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17:15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