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3|回复: 6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关,你是否还是我的荣耀?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4-7 22:16: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2">    我的三年高中生活是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度过的。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学校正门口有一块很大的金属牌子,上面写着:今天你以前中为荣,明天前中以你为荣!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高中的人在外都很张狂,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前黄中学的。穿上校服,走在大街上,很多行人会向你投来敬佩的目光,毕竟,能穿上这校服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百里挑一,荣耀感由此而生。<br>    考上了国关,胸前别着国关的校徽,我去拜会我考上北大的同班好友。见面的时候,天气还很热,他套了一件T恤,上面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字。我低头看了看我别的校徽,有点想转身就跑的感觉。<br>    转眼三年已经过去了,新人也熬成了老鸟。校领导走马观花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学生会的人员名单也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但是,国关还是那个老样子。工程速度依然是慢得像蜗牛,以至于我怀疑建筑工人是不是在绣花;教学改革不知道喊了多少遍,但就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一个刚来的新生没等军训完就收拾铺盖回家了,据说是对国关太失望,准备复读一年重考。想起来,这也许算是“国关特色”吧。<br>    昔日的荣誉感已经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和麻木。一个具有光辉历史和悠久传统的大学今天竟然沦落到这种程度,实在可惜可痛可恨!荣誉感,这种能让我们每一个国关人挺起胸来和北大,清华人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感觉,还能找得到吗?这种能让我们在走出国关校园后能自豪地对别人说一声我是国关人的感觉还存在于我们心中吗?恐怕不是。<br>     然而,很多老师还在安慰我们:国关出去的学生还是很有优势的。优势,的确有,但这不是从人嘴里说出来的,而是你走出国关踏上社会时感觉到的。多年的定向制度,从根本上,腐蚀了国关优的传统。当一个人还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就开始询问毕业后能不能分配工作,这很正常;当一群人进入大学后被告知毕业后有现成的工作在等着他们,这是一个悲剧。大四的师哥师姐们参加完招聘会后失望而愤怒的表情告诉我:这世界上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但是,国关的学生们似乎还陶醉在国关优势论的梦乡中,久久不能自拔。<br>     最为国关的领导者,校长们似乎考虑地更多。我无意批评他们,他们也有难处。但是,这决不是借口!毫不客气地说,国关的改革已经不能称之为改革了,或许用“维新”或“变法”来形容国关这几年的变化比较恰当。改革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好的留下,坏的去除,毫不留情地去除。慢腾腾,悠悠地,只会给改革带来更大的阻力。一年又一年,国关的校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每届领导都向我们保证国关有一个新的变化,然而,我们最终得到的是深深的失望。臃肿的行政机构,拖沓的官僚作风,还有那家属区半夜成群野猫该死的春叫,搅得国关日夜不安。在国关的领导身上,我看到的不是领导者应有的锐意进取,而是明哲保身的小心翼翼。正如国关的校长们所说的那样:不要急,国关正在改革,正在进步。只是,这样的改革何时才能使国关恢复当年的辉煌,我很怀疑。<br>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后者大概是所有国关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国关还是选择爆发吧。</fo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60#
发表于 2005-5-1 11:37:47 | 只看该作者
当一件事情离我们渐渐远去时我们意识到这是历史。<br><br>很多东西会跟你一生一世的,国关也是。荣耀是前辈开辟的,更是当代人要创造的。
59#
发表于 2005-5-1 11:20:11 | 只看该作者
我是92级的,当年我们在国关的时候,一点也不觉得比清华北大差呀。就连温总理的女儿也是我当年的同学,就凭这一点,咱上国关一点也不亏。而且毕业后到任何地方,包括后来我在清华念硕士,大家提起国关,都认为是好学校。我不知道母校的现状,但据说由于定向政策,生源不如以前了,而且学校有些措施确实对发展不利。无论如何大家珍惜学习环境吧,还是有许多你们可以利用的资源的,不要抱怨,至少我们当年也抱怨了很多,今天却由衷地为自己是“国关制造”而自豪。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58#
发表于 2005-4-30 16:07:0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7#
发表于 2005-4-29 09:48:56 | 只看该作者
抱怨是最没有用的,要想有集体自豪感,这个集体中的大部分人必须有个体自豪感。你自豪吗?!军训还没有完的就走掉的那个同学,我不知道作何评价,至少他/她缺少成功所必须具备的耐心。\r<br>
<br>
<br>
<br>
<br><!--quote-millionare1984+2005-04-07 14:16--><div class='quotetop'>:(millionare1984 @ 2005-04-07 14:16)</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font size="quot">  我的三年高中生活是在江苏省前黄高级中学度过的。时至今日,我还清楚地记得在学校正门口有一块很大的金属牌子,上面写着:今天你以前中为荣,明天前中以你为荣!毫不夸张地说,我们高中的人在外都很张狂,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是前黄中学的。穿上校服,走在大街上,很多行人会向你投来敬佩的目光,毕竟,能穿上这校服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百里挑一,荣耀感由此而生。\r<br>  考上了国关,胸前别着国关的校徽,我去拜会我考上北大的同班好友。见面的时候,天气还很热,他套了一件T恤,上面印着北京大学四个字。我低头看了看我别的校徽,有点想转身就跑的感觉。\r<br>  转眼三年已经过去了,新人也熬成了老鸟。校领导走马观花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学生会的人员名单也不知道更新了多少次,但是,国关还是那个老样子。工程速度依然是慢得像蜗牛,以至于我怀疑建筑工人是不是在绣花;教学改革不知道喊了多少遍,但就是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上学期开学的时候,一个刚来的新生没等军训完就收拾铺盖回家了,据说是对国关太失望,准备复读一年重考。想起来,这也许算是“国关特色”吧。\r<br>  昔日的荣誉感已经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失望和麻木。一个具有光辉历史和悠久传统的大学今天竟然沦落到这种程度,实在可惜可痛可恨!荣誉感,这种能让我们每一个国关人挺起胸来和北大,清华人平起平坐,分庭抗礼的感觉,还能找得到吗?这种能让我们在走出国关校园后能自豪地对别人说一声我是国关人的感觉还存在于我们心中吗?恐怕不是。\r<br>   然而,很多老师还在安慰我们:国关出去的学生还是很有优势的。优势,的确有,但这不是从人嘴里说出来的,而是你走出国关踏上社会时感觉到的。多年的定向制度,从根本上,腐蚀了国关优的传统。当一个人还没有走进大学校园就开始询问毕业后能不能分配工作,这很正常;当一群人进入大学后被告知毕业后有现成的工作在等着他们,这是一个悲剧。大四的师哥师姐们参加完招聘会后失望而愤怒的表情告诉我:这世界上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但是,国关的学生们似乎还陶醉在国关优势论的梦乡中,久久不能自拔。\r<br>   最为国关的领导者,校长们似乎考虑地更多。我无意批评他们,他们也有难处。但是,这决不是借口!毫不客气地说,国关的改革已经不能称之为改革了,或许用“维新”或“变法”来形容国关这几年的变化比较恰当。改革本来就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好的留下,坏的去除,毫不留情地去除。慢腾腾,悠悠地,只会给改革带来更大的阻力。一年又一年,国关的校领导换了一批又一批,每届领导都向我们保证国关有一个新的变化,然而,我们最终得到的是深深的失望。臃肿的行政机构,拖沓的官僚作风,还有那家属区半夜成群野猫该死的春叫,搅得国关日夜不安。在国关的领导身上,我看到的不是领导者应有的锐意进取,而是明哲保身的小心翼翼。正如国关的校长们所说的那样:不要急,国关正在改革,正在进步。只是,这样的改革何时才能使国关恢复当年的辉煌,我很怀疑。\r<br>  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后者大概是所有国关人都不希望看到的,所以,国关还是选择爆发吧。</font><!--quote2--></div><!--quote3-->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56#
发表于 2005-4-28 21:39:1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giggle 该用户已被删除
55#
发表于 2005-4-28 17:50:57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4#
发表于 2005-4-28 15:22:08 | 只看该作者
<!--quote-NO.1+2005-04-27 20:27--><div class='quotetop'>:(NO.1 @ 2005-04-27 20:27)</div><div class='quotemain'><!--quote1-->一个学校关键是看学生的成就,南开出了周恩来,所以牛比了,兄弟们放心,再过30年看在下给国关扬名立万.<!--quote2--></div><!--quote3-->我看行……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53#
发表于 2005-4-28 15:10:4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52#
发表于 2005-4-27 22:25:20 | 只看该作者
牛啊....
NO.1 该用户已被删除
51#
发表于 2005-4-27 20:27: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6 17:26 , Processed in 0.1406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