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家公务员招考今启动 141万人报名11年增42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4 09:05: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今启动
今年141万人报考 2001年只有3万余人
“国考”报名数11年激增42倍
2012年国家公务员招考正式启动。今天,国家公务员局发布考试大纲和招考职位表。
法晚记者统计“国考”录取人数发现,11年来增加了近3倍,但报名人数增长更是惊人,11年时间从3万余人到141万人,增加42倍。
20年前,高考被称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现今的“国考”堪比曾经的高考。与高考的录取率相比,“国考”竞争激烈程度是高考的几十倍。
今年“国考”招录比率仅为1.15%,考录比达到87比1。而高考的录取率已增加到72.3%。2001年,“国考”招录比率是13.7%,高考的录取率则是59%。
报考人数
11年来增加42倍
2001年,公务员考试开始网上报名,报考国家公务员逐年升温。法晚记者统计11年来招考人数发现,“国考”报名人数增长速度非常惊人,11年时间增加了42倍。2001年仅有3万余人报考,到2011年高达141万人。
而“国考”录取人数11年来只增加了近3 倍,2001年录取4500人,2011年为1.6万余人。
记者还注意到,报考公务员人数猛增是在2003年以后开始的,2002年报名人数为6万余人,2003年则猛增到12万余人。此后一路突飞猛进,呈每年递增几十万人的趋势。
据介绍,从1994年进行第一届正式的公务员考试至2000年,报名的总人数才4万多人。
零点集团一项“中国青年生活方式及消费调查”显示,公务员已经成为当下青年的首选职业,76.4%的受访者希望到企事业、党政群机关就业。
公务员收入稳定,医疗养老有保障。与之相比,近年来一些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社保不完善,不少人认为在企业里没有保障。而公务员大不一样,是人们心目中的“铁饭碗”,甚至被称为“金饭碗”。
分析
求职难“铁饭碗”受宠
1992年,市场经济在中国得到全面发展。“增加收入,改善生活”是当时青年最迫切的需要。
当时很多青年奔向我国东南沿海开放的地区,“下海”经商,到光鲜的外企去工作是当时人们所追求的。
涉足公务员考试培训辅导领域十余年的中公教育机构首席公务员考试研究与辅导专家李永新说,上世纪90年代末,大学生属于天之骄子,比较倾向到外企等收入较高的单位就业。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表示,高校扩招使得毕业生逐年增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竞争激烈、求职难是造成公务员考试人数增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从报考人数来看,报考出现火爆场面是从2003年开始的,这一年正是我国高校扩招后首批毕业生的就业之年。
随着大学扩招,“大学生”这一头衔含金量下降,再加上公务员制度的逐渐完善,公务员工资福利水平有所增长,所以公务员这一职业大受青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公务员更是成了香饽饽。
招录比率
十年来均为“个位数”
公职培训学校华图网校向本报提供的数据显示,2001年,“国考”招录比率是13.7%,到2011年则降为1.15%,平均来说,87个人抢一个“饭碗”。
2001年,“国考”招录比率是13.7%,高考的录取率是59%。到2011年,“国考”招录比率已降为1.15%,而高考的录取率已增加到72.3%。11年来,高考录取率在不断增长,而“国考”招录比率则一路下滑。
分析
公务员招录职位有限
竹立家说,公务员考试面向全国,不受户籍限制。而高考是面向普通高三学生,且从1999年开始,全国高校大规模扩招,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扩大到159万人,录取率不断上升。
从这一点上看,高考的竞争程度已和“国考”没有可比性,“国考”才是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国考”每年招考的人数虽有所增加,但数量有限,与高考招生人数相差甚远。
公务员考试研究专家、华图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向明分析说,相关数据显示,2001年,高考生为400万到500万,现在增加到900多万。在高考人数增加的同时,大学毕业生人数从2001年的115万增加到2011年的660万。
另外,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孩子比较多,这些人大学毕业后,成为了“国考”的主力军。
大学扩招,毕业生增多,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自然就有很多毕业生报考公务员。
而公务员招录职位是相对有限的,不能像大学一样进行扩招,有限的职位面对“汹涌”的就业大军,“国考”招录比率自然上不去,且与高考录取率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分享到:  已转播  13 相关阅读:
2011.10.12
2011.10.11
2011.10.11
2011.10.06


推荐微博: 王跃春 曹轲 财新杨大明 王富海 郭谷斌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5 16:18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