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雷军:小米手机在"火山口"上竞赛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10-10 12:28:1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这一段时间外界对小米手机提出了各种问题,但我觉得这些问题都没有说到点子上”,9月30日接受记者采访的那天,雷军刚刚从敦煌回来。他说,在敦煌的沙漠地带,他向薛蛮子、李开复等朋友探讨了如何修炼“不生气”功。
  从8月16日小米手机首次发布会之后的近两个月中,雷军和他的小米手机,就一直处于高度关注之中,这种关注,已经超出了雷军和小米同事们的预期,被推在聚光灯底下的“刺眼”,让雷军对每个不同的声音都变得敏感,他甚至有时候觉得很憋屈。
  在他看来,小米公司当下最大的挑战,是“三种基因如何融合得更好”。而所谓的“三种基因”,又基于雷军对于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一家成功公司的“铁人三项标准”:软件、硬件和移动互联网三种资源的高度匹配;且这种组合必须能在公司的最高层融合。
  惟一具备这“铁人三项”基因且取得成功的公司,是苹果公司,有了乔布斯这样一位集技术、应用、商业于一体的大成者。此前有媒体把雷军称为“雷布斯”,其投资人也期望小米可以做成一家像苹果那样的公司,也有网论拿雷军的在小米手机新闻发布会上的举动来说明其“效仿”苹果和乔布斯。
  “乔布斯是偶像级的人物,全世界很多公司都在学习苹果,我们学习他的很多东西,但并非像外界八卦的‘说话的手势’之类的细节。在新闻发布会上,我们认真学习苹果的就是PPT”,雷军称。
  在那一次面对小米粉丝的发布会上,雷军推出了小米手机,此后小米手机在9月5日开放预订,短短34小时内小米官网预订量超过了30万台。这个惊喜让雷军“吓了一跳”。对于这家成立只有一年多、涉足手机领域的年轻公司来说,这个惊喜有点“超重”了:毕竟,无论在团队磨合、与供应商的磨合、制造领域的供应链梳理等等领域,小米公司都需要时间。
  在2010年秋天创始人团队才完全到位的小米公司,是一家有7个联合创始人的公司,这在中国互联网公司史上也算是少见。从最高层团队的组成来看,在硬件、软件和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配置近乎均衡,但各个行业的思维方式、沟通方式却也都不一样,沟通融合得好,便可资源互补,否则就会变得沟通成本极高。
  创建至今,小米公司已经推出了的产品有米聊、MIUI操作系统、小米手机,在建中的还有电商平台小米官网。在雷军的战略地图中,小米系列现在才打到“第三张、第四张牌”,这条产业链中,还有很多牌未出。
  的确,从产业机会来看,小米的确选对了一个具有爆发潜力的行业“火山口”,但这场火山口上的竞赛,留给小米最大的挑战是:时间太有限。不管是过往的积累、当下的融合还是未来的资源配置,这家年轻的公司必须用倍于竞争对手的速度去赛跑。
  取胜并非不可能。
  “铁人三项”的融合
  “我不能说彻底解决了融合的问题,但把这三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凑到一起,大家还拼命工作,就很难得”。
  《21世纪》:这一个多月以来,外界对小米都很关注,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你自己怎么看?
  雷军:我觉得当下的这些看法,都没有到点子上,都还不是最重要的。比如有用户对拍照功能的看法,这个是可以改进的;再如外界所说的“掉漆门”,且不说这个说法的很多细节本身是欠妥的,就算存在极个别掉漆现象,这些都是可以改进的,我们这次工程纪念版本身就是测试机,本来就是要让用户提意见、提看法,这样产品正式上线,可以做到质量更稳定。而且工程纪念版的用户可以直接免费换正式版的手机。
  这期间我觉得最憋屈的,就是没法去一一对各种说法做解释。
  硬件的更新周期和互联网的口碑营销先行之间,是有一个时间差的,必须拿到了产品之后,拿产品说话才行。这个时间差是我们要学会适应的。
  从我来看,我认为小米最重要的挑战,是融合,从创始人团队到业务团队,来自软件、硬件和互联网行业背景的,如何在一起建立一套更良性的沟通方式,如何让隔行的同事们更好地相互了解,如何让各个行业的发展节奏相互匹配。
  小米有七个创始人,这在创业公司中算人数比较多的,作为主要发起人,我的主要工作是做好融合,配置资源、找对正确的人、创建一套大家都适应的合作方式。
  目前为止,我不能说彻底解决了融合的问题,但把这三个领域的顶尖人才凑到一起,大家还拼命工作,就很难得;我们一周上六天班,大家的付出的时间绝对比以前做职业经理人的时候要多。
  《21世纪》:小米的各个业务板块,基本是同时全面开花,但对于一个创业公司来说,资源配置是有限的。在一个公司的平台下,如何建立一套资源配置和协调创业的体系?
  雷军:在解决了投资人和团队“信不信”的问题之后,创业真正进入状态,是在“米聊”上线之后,进入“真正拉开跑”的阶段:IM板块的米聊、OS板块的MIUI系统、硬件产品的小米手机,三款主打业务开始全线赛跑。
  当然,各个业务单元的发展节奏、行业特点、做事的方式、生态体系都不一样,所以现在我们给各个业务单元的定位,都希望他们能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在各自的市场独立生存,同时业务单元又能相互支持,相互开放,但同时又属于一个公司平台。我们基本会采取类似事业部制的方式。
  “小米”产业链猜想
  “今天的每一个产品,都在我们原来的计划和预想之中,唯一的变化就是起来的速度比原来预期的要快”。
  《21世纪》:小米业务很长,与苹果公司的很多业务链有相似之处,那么,在产业类别上,小米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
  雷军:总体来说,小米是一家互联网公司。小米手机是我们的一个产品,就算做手机,我们也是用互联网的方式在做手机,其他的产品,如米聊、MIUI,包括我们后面可能做的电商领域,都属于互联网的范畴。
  《21世纪》:米聊是小米公司的第一个产品,也很快在市场走红,但现在竞争很激烈。对于米聊未来如何走?
  雷军:米聊有压力但是我觉得米聊输不掉。我们希望米聊能够像事业部那样独立运作,要能在独立市场中生存下去。米聊创造的新的IM市场已经有一定的市场认同基础,但稳定性、靠谱性还需要时间。比如,米聊和短信怎么更好整合;是否可以同时支持4-5个链接?如果网络不好的时候,可以很快换一个网络?米聊这个市场,还是有很多故事可以讲的。
  《21世纪》:MIUI操作系统是否也会独立?
  雷军:MIUI在全力支持小米手机之后,可能会带来几个负向的作用:第一,MIUI支持其他手机力度是不是会减弱?第二,其他手机还是否会愿意用MIUI,同行是否会成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5-7 05:27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