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7|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看宫崎骏?(Z)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3-7-8 14:38: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风之谷》\r<br>  
<br>  这是宫崎骏的成名之作,在优美精致的传统二维动画领域里,他突然以一个漂泊的思想者和执著的追梦人的姿态出现,其深刻的内涵让世人震惊。\r<br>  
<br>  这却不是一时的灵感乍现,而是长期反思后的厚积薄发,在电影问世前,其动画连载就已经脍炙人口,其后仍未中辍,一直延续了12年之久。宫崎骏关于人与自然这一最主要命题的相关要素和原型均已出现:濒临毁灭的家园,无知而贪婪的攫取,一个美丽又脆弱的世外桃园,作为人类与自然沟通桥梁的纯真少年,大自然和生灵万物的愤怒,血淋淋的杀戮,日本人传统的崇尚悲壮与牺牲的英雄主义气质;以及技术风格方面的特点:抒情与纪实的融合,细节的细腻描摹,艳丽色彩与浓重阴影的对比,少见甚至恐怖的巨大怪兽,不作掩饰的血腥场面,从童年时代飘来有如天籁的音乐,对飞翔的迷恋。\r<br>  
<br>  在第一部作品里,宫崎骏让风之谷的勇敢少女娜乌西卡担负起寻找人类出路的重任,那时候的他,对人类应该是满怀信心的吧,他觉得我们可以通过自我牺牲来获得救赎。娜乌西卡死了,为了平息自然界的愤怒,然后,在那个令人感动的瞬间,她又重新被赋予了生命,在清丽纯净的音乐声中,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女走过芳草萋萋的童年,仿佛全体人类沐火重生。\r<br>  
<br>  这部作品里,有一个一直被人们忽视的角色,那个花白络腮胡须、骑着驼鸟披着斗篷周游世界、武艺高强的伊羽。他是电影里最先出现的人物,似乎一个中古的游侠,更像一个命定的漂泊者,或者也许就是宫崎骏本人吧。相异于娜乌西卡锲而不舍的追寻和充满希望的结局,他是个更为悲观的寻找者,他的形象与寻找,隐隐贯穿了宫崎骏的所有作品。他说;我居无定所,浪迹天涯,只不过想解开这个谜,看我们是不是也不免毁灭的命运。\r<br>  
<br>  《天空之城》\r<br>  
<br>  这部作品,宫崎骏把触角伸向西方,从西人的传统里找到一个少年历险的故事,衍生为关于人类家园和千古梦想的当代寓言。\r<br>  
<br>  《格列佛游记》能被作为经典的幻想故事广为流传,传统故事自有其不可忽视的优点,它的叙事结构自足完满,人物性格饱满,情节安排悬念丛生、富有张力,以至于据它改编的这部作品成了宫崎骏所有电影中情节最吸引人、结构最为紧凑、故事讲述得最出色的一部。\r<br>  
<br>  传统的故事,主题也最为明了:寻找家园。但宫崎骏本意不在其过程的刺激、幻想的奇诡,而在寻找的艰难,更在最终希望的突然落空。真正的世外桃园、空中楼阁皆是子虚乌有,人世虽然险恶,人心虽然诡谲,我们的家园,仍然得建在这个逃避不了的蓝色星球上。这一结局虽说仍存希望,而且也更为理性,但对于一个理想主义气质的人来说,这个答案,难免不透出一股淡淡的忧伤,被我们在不经意间捕捉到。\r<br>  
<br>  两个少年,终于踏上了拉普它岛,岛上却人迹已缈,荒草疯长,墓碑上的文字经岁月侵蚀模糊难辨,忠诚的机器人朋友,肩上爬满了青苔,只有依然清脆的鸟鸣,和寂寞而过的风声,清响在亘古的天空。\r<br>  
<br>  它最终仍是要化为尘土、化为荒烟的,“如谷之歌,扎根土里,与风共存,与种子越冬,与鸟歌颂”,这样的美丽而永恒的家园,何处可寻?
<br>  
<br>  《龙猫》\r<br>  
<br>  看完《龙猫》后,好长一段时间我觉得很惊诧,宫崎骏是不是有种“巨物癖”,其他的兽类倒也罢了,在这样一部童趣天然的电影里,他怎么仍然会想象出如此巨大的动物与天真弱小的儿童相伴?至为难得的是,这个庞然大物真的非但不可怕,而且简直可爱之极,各个电影论坛里有多少人对它念念不忘,何况片中那对惹人怜爱的小姐妹?以至于,这个夸张可爱的家伙最后成了宫崎骏那著名的工作室的标志。\r<br>  
<br>  我想,或许是因为在巨大的龙猫身上,有着和小姐妹一样的善良品性、童真气息吧;或者,它更加寄托了两个孩子,以至所有的孩子甚至成年人飞翔的梦想、心想事成的祈望吧。\r<br>  
<br>  对于孩子,那是在童年星空下永远不灭的梦,他们在幻想里找到了翅膀和希望;对于成人,那是灰色生涯里红尘眷恋的回头一望,让他们得到甜蜜的安慰和忧伤的怀想。\r<br>  
<br>  谁能忘记那雨夜中奇谲的公车和车中温暖的灯光呢?谁能忘记那个不断飞升,连灵魂也会在满月的天空下起舞的梦境呢?还有那一夜拔节的幼苗、妈妈病房外的眼睛?
<br>  
<br>  也许有人会不喜欢宫崎骏的深沉,但我肯定很少有人会不喜欢他在《龙猫》中的眷眷童心。\r<br>  
<br>  《小魔女宅急便》\r<br>  
<br>  念起来怪怪的,是个很拗口的译名,大约是“速递员”的意思吧。长到13岁的女孩奇奇,按照传统,必须做个小魔女,骑上扫帚离家独立生活一段时间,服务于人,这样她才能长大。这是宫崎骏的成人仪式吧。\r<br>  
<br>  奇奇带着她淘气的小黑猫出发了,她来到一个海边的陌生城市,那里的人们已经很少看见魔女了,飞速发展的工业文明带给他们新的伦理,使他们不再轻意相信奇迹和人与人之间无条件的付出与善意。于是,奇奇在这个城市里尝试被人接受和欢迎,或者说,这是讲述寻找一个城市,寻找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群的故事。\r<br>  
<br>  应该说这个意思跟宫崎骏一贯的主题是一致的,但他显然没有要把它做成一个关于工业社会人类情感的寓言的打算,他选择了一个很容易讨巧的办法,只是让奇奇在一次次历险和付出后被人们认可和接受,却没有反思人们最初的漠然和这种接受的功利色彩。这让我有些奇怪,这不太像我知道的宫崎骏。\r<br>  
<br>  于是这部电影成了宫崎骏最想取悦观众的一部作品(当然,这好像也没有什么错),就连片中的小女孩也是他所有动画形象中最清丽漂亮的一个,几乎符合每个人关于美丽女孩的想象,惹人喜爱,也更易忘记。\r<br>  
<br>  《红猪》\r<br>  
<br>  这是宫崎骏动画系列中非常特殊的一部,是唯一一部完全是从成年人角度拍摄成年人题材的作品,据说它是宫崎骏的自传性电影。我不了解宫崎骏的生平,他竟然会有这样丰富的人生?我宁愿把它视为宫崎骏的心理自传,他借动画和光影,寻找心中久藏的飞翔之梦,放纵地吟唱着一首个人自由的诗篇。\r<br>  
<br>  很奇怪,他把自己物化为一只猪,一只因为追悔和咒语丧失人形的丑陋的红猪,但那却是一只会飞的猪,一只充满傲气的猪,一只不要任何形式的羁绊的猪,一只追求不平凡人生(也许应该叫“猪生”吧,哈哈)的自由放纵超越的猪。\r<br>  
<br>  许多人会认为《风之谷》《龙猫》或《千与千寻》是他们的最爱,我却最爱这部简单粗犷的《红猪》。也许对某部作品的喜爱真的只是跟个人的经历或者气质有关吧。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达我对它的喜爱,用怎样的文字才传达得出电影中那自由浪漫的气息,亚德里亚海的自由,地中海放纵的阳光,以及身心俱飞时的心驰神迷和耳畔欢快地呼啸而过的风声。在别人眼里,红猪“猪头人脑,思想颓废,行为散漫”,而在我眼里,这正是他的可爱之处,且听这只颓废的猪是怎么说的:\r<br>  
<br>  “我比猪还懒。”\r<br>  
<br>  “如果不飞的话,我只是只普通的猪。”\r<br>  
<br>  “做法西斯不如做瘟猪。”\r<br>  
<br>  在这样一只因为追悔和赎罪反而超越了世俗政治、国界甚至地心引力的猪面前,你才能真正感受什么是自由。就连片中那群愚蠢粗俗却心太软的海盗,在我的眼里都变得可亲可爱,我甚至想像,如果某个政府前来招安纳降,他们也会像红猪一样骄傲地说:不!与其做一个循规蹈矩、为虚妄的名义而战斗的飞行员,不如做个没心没肺、天真率性、驾着自己的破飞机自由翱翔的地中海飞盗吧!
<br>  
<br>  《幽灵公主》\r<br>  
<br>  在《风之谷》和《天空之城》11年之后,宫崎骏又回到了人与自然这个最主要的命题,拍摄了迄今为止规模最宏大、最具野心的作品,《幽灵公主》。\r<br>  
<br>  重拾旧话题,又不完全是旧意思。这部两个多小时的动画长片里,除去人与自然的对抗外,视角更伸入到自然界中不同生物的冲突,人类内部之间的杀戮与仇恨,某群人与他者以及与自身的冲撞不和。经过了十多年的思考,伴随当代科技愈来愈快的发展,宫崎骏的思想领域扩大了,目光也更为尖锐和残酷。\r<br>  
<br>  飞鸟是娜乌西卡形象的延续,他竭尽全力奔走于人与兽、人类社会之间,寻找人与自然、物与物以及人类全体生命内外的和解之途,也许他可以阻止那只即将成为邪神的白猪神,也许他可以挽救遭受灭顶之灾的村民,也许他可以治好自己的伤口,也许他可以不惜牺牲自己以求得麒麟神的原谅,可是他真的能消弭人类心中生命力比森林里的树精还要顽强的欲念之火吗?真的像片尾那样,在沧海之后,仍能还桑田以青翠,还天空以蓝到透明的宁静吗?\r<br>  
<br>  在伤仍滴血的女当家说“我们从头来过”时,谁又能肯定,她重新来过的不会是掠夺和杀伐而是万物共荣的人间乐园?
<br>  
<br>  最终拒返人间的幽灵公主嘴角那抹淋漓的鲜血,让我仿佛听见冥冥中一声不知来处的冷笑,令我浑身发冷,宫崎骏在片中尽力建立的信心是那么不堪一击:相对于万方生灵,人类,对于人类,你又能如何?
<br>  
<br>  《千与千寻》\r<br>  
<br>  于是,在《千与千寻》里,自然退去,人类站到前台,成了唯一的主角。人类的命运,只有人自己来决定。\r<br>  
<br>  有人说,《千与千寻》是关于千寻、关于少年的成长,其实,它是关于整个人类的,人类的迷失、歧途,人类的出路、希望。\r<br>  
<br>  那是个阴风惨惨、暗影重重的寓言舞台,介于人类与鬼神之间,介于天与地之间,在这个寻常之眼无法透视的人类后台,身材弱小的千寻代表所有的人寻找着名字、记忆、身份,寻找着早已被遗忘的重返伊甸园之路。幼小的她几乎经历了人世间所有的恶:纷争,欺骗,贪婪,懒惰,利用,自私,虚伪……也一路艰难地拣拾被丢弃的尊严、勇气、善良、诚实、勤奋、友爱……夜色沉沉,千寻带着宝宝、无面人在一片泽国包围的孤岛一般的车站,静静等待列车上温暖的灯光从黑暗里闪现,那一刻,我不禁屏息静气,心里充满了甜蜜的忧伤。逼近生命的黄昏,宫崎骏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答案。可知道答案是一回事,果能实现所愿则是另一回事,你我不是千寻,世界也不是动画片中那个小小的游乐场,世界之大,那都不是我们所能把握的了。\r<br>  
<br>  在这样一部短短的动画片里,宫崎骏竟然要让我们历经人间的一切,回望人类曲曲折折的成长史,所以千寻得与失的过程显得太过简单急迫,流于形式化的图解,结局也难免仓促,说实话,我并不认为这部获奖之作是他最好的作品。不过,这些,想必每个理解他苦心之人都不会去计较吧,只是,在那个光明的尾巴之后,我们心里是否也能感到他的匆忙急迫和不易觉察的惶惑呢?
<br>  
<br>  
<br>  有人说,一个人一生只拍一部电影,我深以为然。宫崎骏的作品,一般被看作两个系列,一个是关于人与自然的,一个是关于童年和成长的,在这两个系列里面,他分别在寻找人类与外物、与自身和内心的和谐。到了《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这两个主题已经合而为一,人的成长不再异于自然万物,而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人类的成长与自然共存共生,才能找到双方共同的出路,关键的也是最难的,是人类如何生存、如何自处、如何认识自己。宫崎骏给出了答案,在错综复杂、纷纭莫辨的人性迷宫里,却不知道从哪一条路才能抵达它。\r<br>  
<br>  谁也没有理由苛求宫崎骏,他只是个电影导演,他已经用电影承担了本不应由他承担的功能。也许他只是个寻梦者,借助电影这种形式,他一生做着一个关于飞翔的梦,自由的梦,童真的梦,生命的梦。固然这些美丽的梦底色其实并不乐观,甚至有些绝望,但是悲观与梦想结合,才更有一种令人感动莫名的动人力量。\r<br>  
<br>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7#
 楼主| 发表于 2003-7-13 09:50:29 | 只看该作者
偶手机里也有这个耶!!!!\r<br>不过偶现在是用阿童木DD的主题曲做铃声~~也很赞哪
16#
匿名  发表于 2003-7-12 23:15:59
照着你贴的谱子,我可以编手机铃声了!!;)
15#
 楼主| 发表于 2003-7-11 21:28:20 | 只看该作者
哇………………偶们这里好多FANS嘞~~~
14#
发表于 2003-7-11 17:11:14 | 只看该作者
……风之谷到最后的剧情有点突然的 = =0 弄得我没明白她是有超能力还是怎么的,而且那些虫子也不帅的说 ~    看的最出神的是幽灵公主~~ 看到后来 我心中对人类的充满了仇恨…… 汗  萤火虫不多说了 看多了容易郁闷 不想了~  红猪确实很令类 我也是很喜欢 FC上有个游戏就是这个形象 :D  呵呵 宫琦骏的动画片我有好多了 还没看全~~~ 因为实在太多了……  不过我真的挺喜欢的
13#
 楼主| 发表于 2003-7-11 10:57:13 | 只看该作者
偶也粉喜欢的!!!楼上的!握手握手!!!
<br>
<br>
<br>
<br>
<br>“地平线的尽头有光芒闪耀,因为你就藏在彼端的一个地方;旋转着的蓝色星球的某一处有你,有一天我们一定会相逢,任凭地球带上我们一起旋转……”
12#
匿名  发表于 2003-7-11 00:24:38
几乎都看过,顶一下,回家后一眼书都没看,日本动画片倒看了不少,尤其宫琦俊的,跟老师说在家有练听力。。。\r<br>好喜欢天空之城的主题曲。\r<br>:D
11#
 楼主| 发表于 2003-7-9 14:44:03 | 只看该作者
好可爱的狗狗!!!!
10#
发表于 2003-7-9 13:13:02 | 只看该作者
9#
 楼主| 发表于 2003-7-9 12:46:37 | 只看该作者
看完他的电影的感觉就好像川端康成的《伊豆的舞女》结尾所说的,脑子里一片空白,然后就像是一滩清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最后什么也不剩了。好喜欢那种感觉。\r<br>  
8#
发表于 2003-7-9 10:55:22 | 只看该作者
其实偶最喜欢〈萤火虫之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7 02:30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