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袁隆平:准备用1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梦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20 17:3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超级稻第三期亩产900公斤攻关验收组组长程式华9月19日下午宣布,经专家测定,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羊古坳乡雷峰村百亩试验田的超级稻加权平均亩产达到926.6公斤。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说,这标志着我国杂交稻技术在世界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验收:3块田亩产均超900公斤
  验收时,袁隆平心情有少许焦急,得知结果,“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9月18日,由农业部组织的专家、教授来到雷峰村,对湖南省杂交水稻研究中心选育的杂交稻“Y两优二号”108亩高产攻关片进行了现场验收。专家组将攻关片所有田块进行编号,随机抽取了2号、5号、8号共3块示范田。
  据程式华介绍,2号田实收面积501.2平方米,实收毛谷920.1公斤,5号田实收面积559.1平方米,实收毛谷1165.9公斤,8号田实收面积562平方米,实收毛谷1106.1公斤,经烘干除杂后,按标含水量13.5%折算,分别折合亩产901.1公斤、938.2公斤、940.5公斤,加权平均百亩片平均亩产为926.6公斤。
  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由“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亲自指导。袁隆平说,水稻亩产达到900公斤,小面积容易实现,要在一百亩的规模达到这个产量,难度很大。
  袁隆平坦言,18日专家组前往隆回验收时,自己在办公室的心情有少许焦急,在晚上得知验收结果后,“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技术:杂种优势结合形态改良
  形态改良就是品种要有“高大的体格”,杂种优势就是要“体力充沛”
  袁隆平说,第三期目标实现,靠的是“良种、良法、良田”,即好品种、好技术以及优质稻田。
  1997年,袁隆平总结我国4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路线。此次实现亩产过900公斤的“Y两优二号”品种,正是该技术路线的成果。用袁隆平的话来说,形态改良就是品种要有“高大的体格”,杂种优势就是要“体力充沛”。
  据透露,在第三期目标攻关过程中,因为今年新采用了一种超级稻专用肥料,才能确保其亩产达标。此外,隆回县高产攻关基地的优质土壤,为实现达标提供了基础。
  前景:大面积推广亩产700公斤
  超级稻既高产、又优质,来访的香港富豪要求打包回去让夫人品尝
  此次成功突破亩产900公斤的超级稻能否大面积推广?袁隆平表示,大面积推广产量可能达不到900公斤,按以往经验,其亩产应当是900公斤的80%,即700多公斤左右。“那也不得了了。”袁隆平说。
  据介绍,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水稻单产最高的地区,其亩产平均约660公斤,日本目前水稻的亩产为445公斤。目前,我国已经大面积推广的第一、二期超级稻的亩产已经分别达到550公斤和600公斤。
  超级稻是否只重数量不重品质?袁隆平说,在70、80年代,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水稻主要讲数量,品质放在第二位;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老百姓不满足于吃饱,还要吃好,因而,超级稻培育提出了既高产、又优质的要求。
  超级稻大米口感如何?袁隆平在发布会现场讲了两个小故事。
  有4位来自港澳地区的女记者曾到湖南杂交稻研究中心采访,用餐时被邀请吃超级稻大米,其中,三位女记者一次吃了三碗饭,另一位也吃了两碗,均对大米口感赞不绝口。
  香港一位亿万富豪,在研究中心用餐,吃了超级稻大米后,当场要求打包回去让夫人品尝。
  目标:10年实现亩产1000公斤
  自称“80后”的袁隆平希望成为“90后”时,能够实现亩产1000公斤的梦想
  已经81岁高龄的袁隆平自称“80后”。他透露,希望自己成为“90后”时,能够实现超级稻亩产过1000公斤的目标,这是他个人的梦想。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1:4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