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评论:越狱案也是一场公共舆情危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9-15 12:59:1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监狱发生越狱事件,第一要务当然是启动应急预案,尽快追捕逃犯。在这个预案中,畅通信息渠道,避免谣言四起,寻求社会合作,乃是关键环节之一。
9月14日上午,河北省深州监狱通报,11日早晨6点15分,该监狱一名罪犯脱逃。目前警方已发布通缉令,全力追捕。
越狱案事关公共安全,理当第一时间公开信息,让周边居民提高警惕,尤其是事发关押重刑犯的监狱,逃犯对公共安全的威胁可能更大。遗憾的是,深州越狱案从事发后至今,对于罪犯如何逃脱、逃亡的方向路线、人身危险性、有无携带枪支等,依旧难觅细节。
作为监狱管理方,发生越狱案往往意味着自身的失职,或是管理有漏洞,或是看押人员存懈怠,由此容易产生“家丑不可外扬”的错误观念,对社会封锁消息,以期抓捕后万事大吉。殊不知,越狱案在更广层面上也是一次公共舆情危机,监狱管理部门如何应对,同样是对其执法水准和公信力的一次检验。
监狱发生越狱事件,第一要务当然是启动应急预案,尽快追捕逃犯。在这个预案中,畅通信息渠道,避免谣言四起,寻求社会合作,乃是关键环节之一。但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11日早晨村民看到监狱外围、交通路口大量荷枪实弹的武警,由于信息的屏蔽,人们对越狱事件猜测不断,网络上出现多个版本的传言;13日河北深州监狱办公室在接受采访时,虽然证实了越狱事件,却未透露越狱人数等细节。
或许案件侦破和追捕是官方封锁信息的原因,但这又犯了一个忽视群众力量、单纯依靠一己之力的错误。记得2009年10月呼和浩特发生的越狱案,最后为抓捕4名逃犯立下头功的正是信息公开,事发当晚监狱管理部门就通过卫视发布协查通报,请广大群众提供线索配合缉捕。随后的处置过程更是处于良好的信息敞开状态,公安机关通过适时发布新闻,迅速澄清事实,主动引导舆论,使处置突发事件和舆论引导工作同步开展,让原本是狱政管理的负面新闻,得到了媒体的通力配合,不仅成功化解了可能蕴含的舆情危机,更以透明化的应对方式汲取民众力量,最终成功抓获逃犯。为此,内蒙古公安厅领导先后三次向媒体表示感谢。
遵照惯常思维,突发事件发生后,为了避免事态扩大给官方应对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往往采取捂盖子的做法,在单方力量解决事情后再告知民众真相。但是,从两起越狱案的比较中,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信息时代,捂盖子只会捂出谣言和恐慌,让事件处理方深陷舆情漩涡而更加“焦头烂额”;及时公开信息,才是避免舆论无据猜想、杜绝恐慌私下蔓延、借助大众智慧化解危机的最佳路径。
本报特约评论员傅达林分享到:  已转播  10 相关阅读:
2011.09.14
2011.09.14
2011.09.14
2011.09.08
2011.09.06


推荐微博: 邢广利 谭伟山 傅拥军 司苏实 黎明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6:16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