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劳动密集型企业受影响较大。赵宇飞 摄
7月30日,小榄一家有着20年历史、工人上千的制鞋厂,因为海外订单减少,突然宣布停产并遣散所有员工。
事实上,这并不是孤例。
根据市府办不久前上半年经济工作调研报告显示,今年以来棉纱价格大起大落令不少沙溪服装企业无所适从,更多中小服装企业将因无法承受生产成本压力而可能面临停产或倒闭。
统计显示,第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经信部门对131家规模以下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企业净利率低于5%,68%的企业反映综合成本高于去年。
中小企业到底怎么了,它们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呢?
疯狂的三基色荧光粉
在灯都古镇,今年以来灯饰行业经营者谈“三基色荧光粉”而色变,不少人直接用“疯狂”二字来形容三基色荧光粉的价格变动。
“年初每公斤200多,你知道现在多少钱1公斤吗?3000多了,价格涨了十几倍啊!”小榄戈得照明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基色荧光粉的价格疯涨,让他们的经营压力陡增。
戈得照明是一家专业生产玻璃毛管的中小型企业,它们的主要工序就是在烧好的玻璃管内撒上三基色荧光粉,然后将半成品送到其它厂家。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三基色荧光粉作为他们工厂最主要的原材料,不仅价格疯涨,有时候他们还买不到货。“你不知道今年4、5月份的时候,很多手头有三基色荧光粉的老板,谁去提货都说没有,就等着价格上涨之后再多赚一笔。”该负责人表示,在他们厂经常去买货的供应商那里,虽然没有惜售待涨,但要求完全现金交易,并且挂在门口的价目表可以一天数改,有时候早上的进货价和下午的进货价每公斤可以相差几十元。
“现在灯饰配件的价格非常透明,利润率本就很低,荧光粉价格飙涨之后,我们的利润率更低了。”
三基色荧光粉的价格疯涨,断了不少灯饰企业的活路,为此一些企业想出了应对之招——用卤粉替代荧光粉,以次充好。“现在不少中小型灯饰企业就是这么干,因为使用三基色荧光粉的话,他们根本没有钱赚,但使用卤粉替代荧光粉,对消费者是一种欺骗,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非常不利。”欧普照明品质部总监南建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然而,疯狂的三基色荧光粉,仅仅是今年以来各种原材料价格疯涨的典型,包括服装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棉纱,家具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木材等等,它们的价格无不在今年有过疯涨的经历。
而这些原材料价格的剧涨,对于众多企业来说,无不是沉重一击。沙溪某服装企业林老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危机让他从做外销转到做内销,依然有活路,但棉纱价格的疯涨,差点就让他卷起铺盖走人了,“不是微利,而是零利润,有时候甚至负利润”。港口某家具厂彭姓厂长告诉记者,目前家具制造所用到的原材料价格全线上涨,涨幅达到了20%左右,再加上其他成本,产品成本价和出厂价不相上下了,但因市场不景气,厂家竞争太激烈,价格一直提不起来,目前企业也基本上赚不到什么钱。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如果说仅仅是原材料价格疯狂上涨的话,企业通过采取一些措施或者能够将它消化掉,但摆在企业面前的难题是,油价上调、劳动薪酬提高、电价上调……
据市国资部门反映,受原材料价格上升以及固定资产总额扩大、折旧增加等因素影响,全市营运企业营业成本和费用相对高企,增幅略高于应收增幅。
欧普照明反映以稀土为原料的荧光粉价格上涨超过10倍,企业经营成本大幅上涨。大桥化工表示由于国际原油及原材料价格上涨,下游客户产量下降,存在客户减少压力。沙溪镇反映,今年以来普通服装车工保底月薪已由1500元升到1800元,特种车工保底工资2500元也无人认聘,劳动密集型企业普受影响。欧普照明、大桥化工、纬创资通、格兰仕、美的电器等企业因人工成本上升均遇“招工难”。正州汽门有限公司反映,今年以来人工成本增加占销售额5%以上。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都说明了一个问题,不论是国资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论是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都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难题,还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真是那句话“大家都不容易啊”。
从沙溪镇普通车工保底月薪由1500元升到1800元,特种车工保底工资2500元也无人认聘,再到格兰仕、美的电器等企业因人工成本上升均遇“招工难”,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在遭遇劳动力薪酬大幅提升的同时,“民工荒”的老问题并没有解决,反而有变本加厉的趋势。
对此,市内有关专家表示,在经济学上,有一个叫“刘易斯拐点”的名词,意指劳动力从充分供给变化为大量短缺的一个转折点。这个转折意味着,一味依靠廉价劳动力创造企业利润,以低廉的产品价格优势获取竞争力的人口红利时代将一去不返。很显然,目前时不时侵袭沿海以及中山的“民工荒”乃至不断增长的工人工资,就让以加工制造业为代表的沿海产业站在了这样的“刘易斯拐点”上。
除了各种经营成本的上升,错峰用电又在本就压力重重的中小企业面前摆了一刀。据统计,上半年中山日最大错峰量为10万千万,最大电力缺口接近60万千瓦,电力供应紧张对企业生产造成较大影响。三乡镇反映部分企业因错峰拉闸,造成原材料或半成品损失较大,产值下跌严重,5月份曼秀雷敦产值下跌7000万元,日东光器产值下跌近1亿元。明阳风电表示“最怕停电和错峰用电”,欧普照明因错峰用电导致企业产能下降14%。虽然部分企业可自行发电解决,但自行发电需投入设备,且燃料价格不断攀升,同样增加企业经营成本。
生存艰难——九成企业利润率低于5%
经营成本节节攀升,而产品出厂价格因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等缘故而提价困难,如此结局只能一个,那就是企业的利润被一压再压,最终零利润甚至负利润。
据统计部门反映,受原材料涨价、油价上涨、劳动薪酬提高、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企业生产、运输、销售、人工等多重成本上升。1-5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总额增长18.8%,同比回落44.6个百分点。第二季度企业家信心指数和企业景气指数均比一季度回落9.2个百分点。
经信部门对131家规模以下企业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3%的企业净利润率低于5%,68%企业反映综合生产成本高于去年。
净利润率低于5%对于一家规模以下的企业来说,意味着什么呢?按照2000万产值以下的企业归为规模下工业企业计算,那么这家企业一年下来净利润将低于100万元,如果算上一些经营风险以及其它经营外支出,那么企业经营者一年下来很可能就白干了。
事实上,除了各种经营成本的上升,人民币升值、海外订单减少等因素也对广大中小企业有着伤筋动骨的负面效应。
昨日,美元/人民币盘中触及新低,因在标普下调美国主权债务信用评级后,中国央行大举引导人民币升值。境内场外交易市场,美元/人民币跌至1994年以来的记录低位6.4250。自2010年6月中国放宽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以来,人民币已升值6.2%。
“人民币每升值一个点,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就损失一个点的利润。”澳克士照明相关负责人表示,对于出口企业来说,人民币值的些微变动,都可能造成企业出口利润的直接损失。
由于发达经济体增速明显放缓,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深化蔓延,订单问题依然是广大企业头疼的问题。今年年初由于担心人民币升值及原材料价格变化,很多企业长单不敢接,只接中短单,而国外市场圣诞节的单还没有下来,出现了接单真空。前文所叙小榄一千人以上规模鞋企突然宣布停产,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该企业海外订单减少,企业经营无以为继造成。
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钱荒?
近期全国工商联的一份调研报告认为,当前中小企业的融资非常困难,数据显示,90%的规模以下企业没有和银行发生过任何借贷关系,而微小企业的这一数据达到95%。
报告认为,解决融资难问题,是当前中小企业生存与发展的第一要素。
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当高,即便是小额贷款的利息也要比银行利息高3到4倍,民间借贷的月息达到10%。
报告结论称,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已经远远高于企业的承受能力;多年来微小企业的融资难现象依旧没有得到缓解;下半年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会更进一步加剧。
记者针对此采访了中山多家中小企业,不少中小企业表示,订单减少、人民币升值、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其实都不是什么新问题,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大家都遇到这些问题,“今年与08年最大的不同就是,08年贷款要容易很多,而现在的情况是基本上不可能在银行贷到款。”
小榄某五金企业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经常面临资金难题,但一般都是找朋友或者通过其它途径解决,“没有想过去银行贷款,手续相当麻烦,而且贷到款的几率很小。”
古镇某灯饰企业老板黄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他正面临两个难题,一是个别客户倒闭“走佬”,欠下他一笔几十万元的货款,让他现在资金捉襟见肘,另外担心的就是前段时间回老家湖南贷款,已经向银行提交了申请,但估计很难批下来,下半年生产旺季资金链可能会绷得很紧,甚至可能没钱去进灯饰配件。
事实上,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市场流动性收缩,商业银行放贷能力降低,上半年新增贷款总量比去年同期减少30亿元,融资难成为困扰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而作为中小企业,受先天条件制约,缺乏抵押物或土地,房产手续不完善,无法办理抵押贷款,资金短缺成为制约企业发展最大瓶颈。部分中小企业只能寻求成本高的民间融资、境外融资。
“企业从银行拿不到钱,不惜铤而走险借高利贷,而工业企业根本赚不了那么多利润,结果就是倒闭。”某业内人士表示,在市场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过高的融资成本,很容易成为压垮缺资金、少技术的中小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
据反映,全市中小企1年期融资成本已超过11%。大桥化工、日先陈列用品公司表示融资难增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国资部门反映,随着投资规模迅速扩大,建设资金不足问题日益凸显,至6月底,各集团公司存量资金39.25亿元,下半年资金缺口维持在10亿元左右。
■专家声音
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评估研究中心主任丁力教授:
担心有活力的
中小企业成为牺牲者
我觉得这些企业主的感受是比较灵敏的,确实当前中小企业遇到的困难要甚于2008年。当时主要是美国金融危机导致海外订单急剧下降,从而对出口型经济带来影响,当时国内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在政府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之后,企业的困难似乎很快就过去了。而今年企业遇到的困难,订单、人民币升值等老问题并没解决,国内经济基本面也已发生大的改变,在通胀预期下,银根紧缩,企业融资前所未有的难导致资金链紧张,而这对中小企业是最致命的。
今年以来,多地传出企业“倒闭潮”,我认为有多少企业倒闭不是重点,重点是背后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持续恶化。
经济运行有它自身的规律,有冷有热很正常,要不怎么说残酷的市场竞争呢?当危机来临时,究竟选择谁作为牺牲者呢,优胜劣汰还是劣胜优汰呢?我很担心答案是后者,很有活力的中小企业成为牺牲者。比如当前中小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融资难,在收缩银根的前提下,有限的资金是给那些有活力、竞争力很强的企业,还是给那些堆头很大,但竞争力不强的企业呢?
中山经济研究院
常务副院长梁仕伦:
单靠企业一己之力
突围希望渺茫
我个人觉得当前企业遇到的问题很多,可以用内外交困来形容,他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依靠单个企业可能根本无力突围。
品牌、技术、人才、资金是中小企业的天然短板,这些方面政府下了很大的力气去帮助他们,但效果并不明显。单个企业突围不行,我认为就要发挥中山产业集群的优势,营造良好的产业集群环境,让单个的企业有一个相对良好的生存环境。政府要出力扶持现有的产业集群向紧密型集群转变,实现要素在集群内整合。引导产业集群建立互助资金等互助性平台,强化产业集群核心竞争力。
此外,今后产业集群发展资金应以集群和行业为扶持对象,而不是针对特定企业,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政府举措
针对企业当前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日前召开的全市上半年经济分析暨重点项目和十件民生实事工作会议上,相关部门以书面发言的形式,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方案。
市府办:构建多样化融资服务
改善中小企业发展融资环境,为中小民营企业构建多样化的融资服务,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发起或参与设立新型金融机构。
发改局:尽量削减各种规费的收取
加大财政资助和税收优惠力度,尽量削减企业各种规费的收取,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负担。
经信局:制定电力错峰可控方案
加快建立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根据企业每亩产出、用工等指标,制定电力错峰可控方案,做到避免错峰企业用电“保得住”,计划错峰企业“错得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