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高铁上市公司年数亿招待费都招待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9 11:40:3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高铁上市公司年数亿招待费都招待谁?
   2010年年报显示,20余家高铁相关公司的销售费用高得惊人,人均在10万元以上。在公布招待费的9家高铁上市公司中,广电运通和时代新材去年销售费用产生的招待费均超过了1亿元,其中,广电运通招待费达到1.48亿元,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花掉6.92万元。特锐德、鼎汉技术、回天胶业及中鼎股份4家公司,2010年平均每位销售人员花掉的招待费均超过4万元。
这么高的销售费用、招待费用都花到了哪里?招待了谁呢?报道中的一段话语令人思考:高铁产品,一般只有一个销售对象,那就是铁道部。照理说,客户少,应该能节约大量的销售费用和招待费用,起码不会如此之高。而事实为何相反呢?
从7.23动车追尾特大事故看,一个连雷击都经受不住的高铁信号等设备,作为高铁设备供应商、经销商、设计公司的上市公司脱不了干系。不排除存在以巨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为名采取变通行贿手段买通腐败官员,最终对人命关天的高铁设备材料技术偷工减料、以次充好,结果造成连信号灯等经受不住雷击,使得200多人伤亡的惨痛代价。对这种残害百姓的腐败不能有一点点宽恕和原谅。这起事件背后所反映的,实际上是央企政企不分,对产业链形成垄断、在小范围内分配利益,进而丧失市场竞争、滋生巨大腐败的现实。
从公众上市公司角度看,高铁上市公司营销对象和招待客户如此唯一,如此之少,而销售费用和招待费用却如此之高,是在变相掠夺投资者的利益。应该给投资者一个明白说法。按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要求,应该对高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公开说明。这也暴露出对上市公司监管形同虚设的痼疾。
有人说,消费费用、招待费用难以查账查处。“要完全看清楚这些费用的去向几乎不可能,因为差旅费和招待费都是笼统的科目,其实是非常容易做手脚的。因为在财务入账时,只要有足够的发票,有领导的签字,就可完成报销。给客户回扣或是一些私人的消费,均可用发票来冲账。”“往往审计师也无法审出里面的猫腻。即使有异常,但是只要发票齐全,报销手续完善,那么审计师也只能认定‘取得了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笔者作为一位从事经济工作30多年的人士,对这些观点一直不服气,不敢苟同。再难的账,只要有账都能查清;任何事情只要你做了,都有蛛丝马迹。关键是查处的组织和人员是否下功夫。比如:招待费用、销售费用,只要循着开发票的单位比如:酒店、商店等去核实其包括金额在内的真实性,立马露出马脚。其实,只要是作假的发票都有异样的蛛丝马迹,经常查账的老会计、老专家一眼都能看出来。有时候,那么多招待费用发票只要对怀疑部分进行抽查就能查明结果,还不需要一一查实。
温Jiabao总理在28日中午的7.23动车追尾现场记者招待会上说,无论是机械设备问题,还是管理问题,以及生产厂家制造问题,我们都要一追到底。如果在查案过程中,背后隐藏着腐败问题,我们也将依法处理,毫不手软。因此,不妨把所有高铁上市公司巨额销售费用、招待费用作为线索和突破口之一,一查到底、一追到底,彻底查清高铁产业链上腐败的水到底有多深,斩断这个巨大产业链上的巨大腐败链条。“只有这样,才能对得起长眠在地下的死者”,才能给中国高铁创造一个扎实的安全基础和环境,才能使得中国高铁赢得世界信任。同时,也能够净化中国资本市场环境,树立投资者信心。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04:2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