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5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标题开始中国电梯事故呈上升趋势 生产及监管被指敷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7-13 09:3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url]  
中广网北京7月12日消息(记者季苏平)据中国之声《央广新闻》报道,7月10日,深圳地铁4号线清湖站的上行扶梯突然发生意外,造成多名乘客受伤。这只是近期频发的电梯安全事故中的一起。此前的7月5日,北京地铁4号线动物园站发生电梯事故,致1死30伤;7月7日,上海一部载有十多名乘客的电梯突然从4楼如自由落体般“直坠”底楼。面对这一连串的事故,许多人心里充满疑问:我们的电梯究竟藏了多少安全隐患?
中国电梯事故年均40起 有上升趋势
来自国家质检总局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全国平均每年发生电梯事故40起左右,伤亡40余人,特别是2011年以来电梯事故有上升趋势。“近期地铁等公共设施电梯事故频发,实际上是给快速发展的公共设施建设敲响了安全警钟。”
数据显示,中国无论是电梯产量还是拥有量,高居全球榜首。
一方面,电梯数量增幅快。目前我国正在运行的电梯约163万台,且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在增长,其中扶梯、客梯增长尤为迅速。
另一方面,大量落后的电梯仍在超期服役。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北京市曾经规定过住宅电梯的寿命年限,一栋楼如果是单梯,使用寿命为15年;如是双梯,使用寿命在18年左右,根据实际状况可以适当延长。“当时是3年左右有一次中修,5至6年有一次大修,15或18年要更换电梯,现在这个规定已经很少有人遵守。”
专家说,这些电梯很大一部分投用于上世纪80年代,运行使用已20余年,型号老旧,使用年限较长,运行中故障频繁。“电梯事故的发生,80%以上的事故还是产生在维保环节,也就是后续的检修保养不到位,这与特种设备的检测、维修、更新等操作规程不规范有关。”
电梯事故原因:从生产到监管均敷衍
一是生产环节质量控制不严,采购环节极力压低价格。目前,国内生产的电梯大部分能够达到国家标准,但电梯行业存在恶性价格竞争,产能过剩。一些厂商出了所谓“经济型”电梯,这些经济型电梯与正常的电梯相比,有些功能就被减掉了。例如电梯的“到站钟”声就没有了,本来应该显示“正在维修”的也不显示了,一些功能被简化,价格下来了,隐患也必然增加了。
二是维保环节敷衍了事走过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现在很多电梯的业主都通过第三方维保商对电梯进行维保,目的就是为了节省成本。例如,如果是厂家维保,一部电梯一年的维保费用为7000元左右,高的甚至达到1万元,而第三方维保商却能将其压缩到3000元左右。
三是监管落后。目前检测机构对地铁进行检测,参照的是2002年实施的《电梯监督检验规程》,这一规程已有近10年历史,有些新的安全隐患出现在检验规程之外。
四是标准针对性不强。广东省电梯技术学会负责人说,我国电梯制造参照欧盟标准,但欧洲的电梯使用频率、客流量和中国有很大差距,造成现行标准难以适应中国国情。[/url][/url] [/url]相关阅读:
[/url] 2011.07.12
[/url] 2011.07.11
[/url] 2011.07.08
[/url] 2011.07.07


推荐微博:[/url] 袁伟时[/url][/url] 于建嵘[/url][/url] 贺卫方[/url][/url] 杨恒均[/url][/url] 章诒和[/url]全部收听[/url]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21: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