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民政部:“反拐”需加强源头预防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5 10:35: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民政部4日在北京举行视频会议,专题部署全国“打拐”被解救人员救助保护工作。人们在为被解救者感到欣慰的同时,更期待政府及社会各界着眼源头治理遏制拐卖人口犯罪。
  拐卖人口既是对人权的粗暴侵犯,也是对人的尊严的莫大侮辱,严重侵犯被拐卖人的人身权利,危害其身心健康,破坏社会稳定。近年来,非法拐卖妇女儿童案件不时发生,社会影响恶劣。
  中央对打击拐卖人口犯罪活动高度重视,根据此类犯罪活动的新情况制订和实施了《中国反对拐卖妇女儿童行动计划(2008—2012年)》,职能部门和各地政府按照中央要求坚决打击拐卖人口犯罪活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从工作进展来看,要巩固和扩大“打拐”工作战果,还应加强救助保护工作,加强源头预防,从根本上遏制拐卖人口犯罪。“国家反拐行动计划”提出,要“建立集预防、打击、救助和康复为一体的工作长效机制”,道出了“打拐”工作的努力方向。
  要加大对困难群众的救助。从“打拐”案例来看,不少被拐卖者家庭都比较贫困。因此,在解救被拐卖者的同时,应加强对困难群众的救助,将符合低保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范围,遇到临时生活困难时及时给予临时性社会救助,减少因贫困压力而被诱骗拐卖的风险。
  要加强法制宣传,提高全社会的守法护法意识。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渠道进一步加大婚姻法、收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使群众自觉DIZHI、主动检举揭发拐卖人口违法犯罪行为。
  要增强基层组织的作用。全国各地的街道、社区具有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进一步推进和谐街道、和谐社区建设,充分利用基层的资源平台,将家庭教育、儿童教育、妇女儿童权益保护和“反拐”宣传教育活动紧密结合,提高群众尤其是妇女儿童的“反拐”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要加强对社区流动人口的管理,强化对社区特殊人员的帮扶和监督。(李代祥 卫敏丽)
  (新华网 李代祥 卫敏丽) 相关阅读:
2011.03.23
2011.03.03
2011.02.18
2011.02.08


推荐微博: 腾讯新闻 微讯-24小时播报 路透中文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 财经网全部收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18 15:43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