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南方的干旱令小麦减产,美国的大雪冰封建筑业用工,欧洲的严冬趋缓经济复苏,澳洲的洪水冲击着昆士兰的煤矿。我们还是大自然的产物,“太阳黑子”经济周期仍然在起作用。虽然不能将一切归于气候因素,但其负面影响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美国能源与食品价格推升,物价继续上升。2011年1月CPI同比上升到1.6%,核心CPI同比上升到1%,能源CPI同比从7.7%回落到7.3%,食品CPI同比上升到1.8%。
资金回流美国。2010年12月TIC数据显示,月度国际资本流动净额达到481.79亿美元,海外投资者买入长期美国证券净额达417.73亿美元,海外投资者买入美国国库券及其他证券净额达-478.29亿美元。
恶劣天气影响欧元区经济,欧元区2010年12月第4季度经济同比增长2.01%,环比折年增长1.18%,这一数据低于市场预期。德国冬季恶劣的气候影响到德国经济,特别是建筑业。第4季度德国GDP同比增长4%,环比增长0.4%。
英国通胀继续高涨,2011年1月CPI同比达到4%,核心CPI同比达到3%,PPI同比达到4.85%,均较2010年12月继续上升。英镑近期的强势与其国内通胀和升息预期密切相关,2011年初至今美元兑英镑持续低迷,欧元兑英镑也在1月底见顶后下跌。
自2010年12月以来,澳大利亚东部洪水肆虐,昆士兰州的煤矿遭受严重损坏,预计将导致2010年第四季度和2011年第一季度煤炭产量比正常情况将下降15%左右。澳大利亚煤炭价格上涨,2010年11月初的煤炭现货价为104.2美元/吨,到2011年1月中旬达到134.35美元/吨,近期有所回落,2月中旬为123.5美元/吨。
日本4季度GDP同比增长2.2%,季调后环比折年率为-1.1%;从年度增速上看,2010年同比增长3.9%,创近20年来的新高。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一方面与2009低基数有关,另一方面则源自于对外出口的快速恢复。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推动日本企业商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并有望推动日本物价指数再次上行。
马来西亚2010年4季度GDP同比增长4.8%,相比上半年增速更是明显回落。出口下滑导致工业增速在2010年下半年的回落是马来西亚GDP增速在3、4季度下降的主要原因。印度工业增速的回落同样也将拖累印度GDP增速。韩国1月失业率再次走高,表明其经济可能再度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