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郑山海:小心夺命退热药 更要小心滥用退热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1 09:04:5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近日,据央视曝光一种名为尼美舒利的解热镇痛药,可能导致多名儿童死亡,成了“夺命退热药”(据2月19日《新京报》)。令许多人不解的是,尽管已经拥有了“夺命退热药”的称谓,但该药并没“下架”。
  个人以为,“是药三分毒”,要找到没有一点毒副作用的药物,几乎不可能。有人建议,孩子发热别自己吃药,要及时上医院。这是很好的建议,但只是个理想。因为,到了医院,需要排队花钱不说,还可能要面对一大堆化验检查,而且医院里用的药可能更猛。
  假如,还能做个调查,除了“输液大国”,估计我们还得戴上一个帽子——滥用退热药大国!
  本来,按照一般医疗原则,体温在38.5℃以下,不需医疗处理,多喝些水,用温水擦身就可以了。因为发烧本身可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但在很多时候,仅仅是38℃的体温,甚至是37.5℃的体温,一些医生就把退热药用上了,医院尚且如此,普通民众怎么可能不滥用退热药?
  这几年,医院都在搞科研,抓效益。可是,如何教给民众最基本的医疗知识,少人问津。如今,很多人了解的医疗知识就是,小病不能拖,有了症状要及时处理。
  正是在这样一种简单思维的作用下,有了点头疼脑热的症状,就紧张得不得了,以为把症状赶紧控制住了很重要,加之到医院,常常也得不到什么解释,得到的也不过是吃药甚至输液,既然如此,自己买些药吃,先把症状控制住自然成为很多人的第一选择。
  “夺命退热药”出现以后,有人质疑说“尼美舒利”在欧美早就不被推荐用于儿童了,为什么我们还在用?我以为这样的质疑还不够,因为在欧美,除了尼美舒利,所有的退热药都同样不轻易推荐给孩子使用,但我们有多少孩子,在发热的时候没有使用退热药?
  所以,关注“夺命退热药”绝不应该仅仅把目光定格在“尼美舒利”上,我们究竟有多少药物在滥用,我们的药物要滥用到什么份上,究竟还要出现多少药物悲剧,才能在制止滥用药物方面有所作为?
(责任编辑:姜炯)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4 06:50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