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我去年考研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希望能有帮助。(主要是外交学专业的内容)
答外交学题的时候-----外交学概论的名词解释一般在200字左右,不仅要答一个名词的内容,还要把书上所有与这个名词相关的知识点都答上,比如外交交涉,先要答外交交涉的概念,这还没完,还要答外交交涉的种类,途径等。总之书上外交交涉那一部分的所有相关内容都要回答到。详略稍微安排一下。这样才能拿高分。
当代中国外交和国关简史的答题也是有套路的-----不管名词解释还是简答,甚至论述,一定要条理清晰。大体的模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3,事件起因,4,事件经过,5,事件结果,6,意义,7,中国的立场(一定要有,这是很重要的得分点。凡是有中国表态的国关事件,一定要把中国的立场写出来。)这几个步骤并不是每个都必须有,所以根据事件的具体内容,有重点的答题。名词解释字数一般也在200字左右。简答相应的要多一些。
答题最重要的就是条理清楚,字数不能太少。很多书中的细节一定要在答题中体现出来,一笔带过就行了,老师看了会高兴的。
我觉得到现在,大家把书上的内容都复习得差不多了。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把知道的东西很有条理的答出来,所以你平时看书的时候,就要总结每个事件的各个要素(就是上面的答题步骤)。这样才能拿高分。决定成绩高低的因素,很重要的就是答题的方式,所以平时要注意。
《当代中国外交》要整理出一本薄笔记,每个问题都按照答题的步骤准备,这样考试就有保证了!
然后国际关系的演变按照美国、日本、苏联、中国的不同领导人提出的不同时代的不同战略,勾出每个国家的演变脉络,这样就能把历史记准了!名词解释也要准备出来,把所有的名词解释在复习的过程中都挑出来记在一起。
时事问题----先把书看好,在看书的过程中思考书中的史实或者理论,在现实中能和今年发生的那些问题联系在一起,一定要对这些地方高度敏感,把能想到的问题都记下来。考试前查查资料,对重点的问题作出预测。
都考过研,所以知道大家不容易!
我今年8月暑假的时候,给朋友写过一份自己的考研心得,把考研经验整体总结了一下。现在我把它放在这里,希望对大家有用。
研究生考试各科复习心得
我考研结束后,有很多人向我咨询考研的相关情况,包括如何复习、复习中的注意事项、各科的复习安排和具体进度、考试中要注意的问题等。但是我发现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目标的选择。这里的目标是所要报考的学校和专业。
一 选择研究生专业和学校
我觉得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先选好专业和学校。这是考试成功的第一步。因为目标定的恰不恰当直接影响到复习的动力和感觉。如果报考专业和院校是自己喜欢的,那么复习起来才能有持久的动力,而且复习时,尤其是专业课的复习感觉会很好的。
定好目标后,就可以着手收集考试所需的资料,包括专业课教材和一些历年的考题。数学和政治都有合订本资料,英语作阅读理解就足够了!
如果你已经定好了自己的目标,那么上面这部分心得对你帮助不大。不过为了完整起见,我还是把心得完完整整地都写出来,你有选择的吸取吧。
二、研究生考试各科复习
(一)政治
1、选择自己看书复习
政治复习意见不统一。有人选择自己看书,认为上辅导班不必要。理由一是大课堂、人多、听不好;二是上课地点一般都不近,赶路太累,也太浪费时间,还得花钱;三是认为上课的效果还不如自己学,买本资料自己多看几遍,买些题练练即可。我认识的同学中有不上辅导班自己复习的,效果也不错。材料有用高教司红宝书的,有陈宪奎的,有任汝芬的。我当时复习用的是陈宪奎的,总体感觉是详细过度,比任汝芬的厚很多。据说任汝芬的《**序列》也不错。其实资料都大同小异,都可以,自己可以看看,关键是选一本适合自己风格的就行了。
2、选择上政治辅导班
多数同学选择上政治班,理由是:上政治班,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将政治五门课的体系脉络摸清楚,为自己复习提前打好框架。有些人上政治辅导班是因为周围的同学的都在上,自己如果不上,心里过意不去,所以也跟着上。我有一个同学,考研复习的时候没有上政治辅导班,也没有买一本政治资料,唯一做的就是经常去图书馆看报纸,据说很喜欢看《人民日报》,结果政治单科成绩考得相当不错。这只能算是一个个案,因为我这个同学是毛**的老乡,政治觉悟极高。
我的情况是这样的:我报的是陈宪奎的辅导班,也用得他的资料。但后来发现,政治辅导班都差不多,实质没有什么高低区别,而且海文、启航、文登考研学校的课程都差不多,因为任课教师大多雷同。
3、政治辅导班时间选择
如果要上辅导班,秋季班最好。一是时间比较靠近考研,所以印象会深刻。二是离实际考试还有一段时间,因此复习起来不会心慌。三是天气这时候也凉了一些,大课堂温度下降,效果会好一些,听课也不会汗流浃背很辛苦。政治辅导班的时间间隔不要太密,如果强度大则不利于抽出时间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巩固。所以我觉得周末班更合理。周末上完课,可以用一周的时间来记忆。
政治只用上精讲班就足够了。其余的像冲刺班、押题班、考前模拟班等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又没有什么实际效果,所以不用上。
我当时在中国人民大学上政治辅导班,每天晚上下课和同学们一起骑车回来,路上吹吹风,边骑车边聊天,感觉很棒。
4、政治复习的总体规律
政治复习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学生对知识灵活掌握,还要求活学活用,能解决现实中的问题。所以现在政治复习有这样一种趋势,就是死记硬背行不通了,得理解着记忆。最好从一开始政治复习,就一边理解一边记忆。将所有知识理解之后,再根据每年的具体不同有重点地准备一些题。死记硬背是行不通的。如果只是死记硬背,客观题肯定是要吃大亏的。你可以看看最近几年的考题,尤其是04年和05年的,很灵活的。
5、按自己的计划复习,不要轻视政治
复习中会有这样的现象:一些同学复习的速度很快,他们有可能已经复习了三或四遍了,而你一遍还没有看完。不要紧,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复习就行了,不要被别人影响。因为看得快的人往往看得不够细,而且忘得也比较快。我周围看的快的人后来发现都是这样。所以他们快速看了三四遍的效果几乎和你仔细看一遍的效果相当,甚至还不如你。所以不用心慌。我当时复习的时候认识几个朋友,他们第三遍都复习完的时候我第一遍还没有看完,当时很紧张,总觉得自己政治没希望了。但是后来考试成绩出来以后,我问了问,他们的政治成绩不比我高。在考研复习中,政治一般在开始大家都不重视,但到了11、12月,还有考研前的1月,几乎所有人最头疼、最没有把握的都是政治。但根据考研结果,政治成绩一般都不错,都可以过线。政治复习就是这样一个很奇怪的逻辑。除非个别同学没有丝毫政治觉悟或者在试卷中一字不答或有大面积空白或者干脆在试卷中对执政党既定的方针、路线、政策蓄意进行攻击,一般政治试卷不会成问题。
6、时政
时政在10、11月左右就可以买到专门的复习册,考前将时政题过一遍留个瞬间印象就行了。从现在开始,最好有意识收看《新闻联播》等新闻类节目,掌握时事、关注全球,考试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7、政治答题技巧
政治答题有很多技巧。单选、多选是客观题,但仍有章法可循。一份卷子分数的高低,主要由多选部分的得分决定。简答题力争“多分点、不延伸”,即将可以想到的与此题相关的知识点都1、2、3、……的答出来,但每一点只做简单说明,不要延伸,即使有很多话要说也要千万打住。因为政治是看点得分,所以深入是大忌。要把面铺得开一些,浅而广的答。这是我最大的体会。还有答题字迹要工整,分层要规范,一目了然,要替阅卷老师着想,给他们最想要的东西。这些细节平时复习、做题时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训练,养成习惯,最后成自然,这样才能在考试中答好卷子。
8、政治资料
政治复习资料宜精不宜多。资料选择一定要下功夫选好。磨刀不误砍柴工,选好资料,争取多看,掌握好书中的各个知识点,有重点地把握个别知识点(自己要学会预测考题),再根据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些练习,看看前两年的考试题,总结一下出题规律,就差不多了。考前还会有一些如《考前**题》,有时间的话可以翻翻。
(二)、英语
英语复习,阅读是关键。整份卷子中有70分都和阅读理解直接相关,包括一个完型填空,四个阅读理解,一个新题型,一个翻译。而且小作文和大作文也和阅读不无关系。所以考研英语复习,不妨抱着应试的目的,把阅读理解当重点做就行了。像《星火阅读**篇》、人大的系列阅读都不错。我当时大概做了450篇左右的阅读,收获很大。平时还应该适当读些英语报纸、杂志(《21st century报》、《英语世界》等),对当前出现频率较高的新词汇,涉及科技、政治、文娱、社会类的,都要有所了解,考试中会用到的。很多考研的学生认为英语最难,但英语的复习方法也最简单,就是细水长流地多做阅读、多看相关资料、报纸、杂志,丰富词汇,培养语感,也就差不多了。这是我个人的体会,仅供参考。另外,每年考研的同学中,有很多是因为英语单科没有过线,最终没能如愿以偿。所以一定要引以为戒。我报考的外交学院今年很奇怪,很多已经通过了英语专业八级的英语专业学生,考研时英语单科成绩都没有过线。网上论坛中有很多讨论,有人甚至不相信结果,要集结一批人一起去重新查分,“讨个公道”。所以如果自己本身英语就好,就更要注意,千万别在安全处翻船。其他科也是这样,越是有把握,就越要小心,越要做到最好。
当然,如果真想学好英语而不只是为了考试,那么听力和口语就成了重点。因为英语是交流工具,听说能力应得到重视。这是题外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