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853|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神国力与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2-20 04:57: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精神国力与中国百年国耻的原因  
李 毅

一.精神国力

什么是国力?国力不仅是疆域、人口、自然资源、生产总值、军事实力,与此同等重要的,甚至更重要的,是正确的大战略,是一个国家的精神力量。计算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经常提到克莱恩国力方程。  1975年,在中国持续援越抗法、援越抗美二十五年后,美国在越南战败了。美国打了十四年,耗资4000亿美金(按目前美元价值换算要乘以二十),死了五万多人,伤了三十多万人,打赢了绝大多数战役和战斗,但被迫撤走,打输了越南战争。越南抗战到底,打了二十五年,死了300万人,占当时人口百分之五,获得最后胜利,统一了祖国。美国统治阶级痛定思痛,曾任中央情报局副局长和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局长的克莱恩(Ray S. Cline),在1975年出版了《世界大国评估》(World Power Assessment)一书,提出了著名的克莱恩国力方程:

国力=(基本实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战略意图+国家意志)

国力等于物质国力乘以精神国力,物质国力包括基本实体、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精神国力包括战略意图、国家意志。基本实体100分,包括人口数量50分、领土面积50分。经济实力200分,包括GDP 100分、能源产量20分、非燃烧性矿物产量20分、工业生产能力20分,食品生产能力20分、外贸总额20分。军事实力200分,包括核武力100分和常规武力100分。
精神国力等于战略意图加国际意志,从0到100%。战略意图从0到0.5(50%),包括政治、经济等六大类战略目标。国家意志从0到0.5(50%),指政府动员人民支持国家的国防外交大战略的能力。这个公式里的乘号,显示了精神国力决定国力从零到百分之百的的重要性。无论物质过力有多大,如果精神国力是零,国力就是零。克莱恩认为,美国在越南打败了,是因为战略错误和国家意志不足。克莱恩现任美国国际战略协会主席(Chairman of the United States Global Strategy Council)。
正确的大战略的决定性作用,毛**在《论持久战》第八十二节作了精辟论述。毛**在这里列举的中国古代八大战例,全是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特别是决定了盛衰兴亡的成皋之战、昆阳之战、赤壁之战、肥水之战,足见毛**对大战略的重要性的领悟之深。全文如下。

   (八二)主观指导的正确与否,影响到优势劣势和主动被动的变化,观于强大之军打败仗、弱小之军打胜仗的历史事实而益信。中外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多得很的。中国如晋楚城濮之战,楚汉成皋之战,韩信破赵之战,新汉昆阳之战,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彝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等,外国如拿破仑的多数战役,十月革命后的苏联内战,都是以少击众,以劣势对优势而获胜。都是先以自己局部的优势和主动,向着敌人局部的劣势和被动,一战而胜,再及其余,各个击破,全局因而转成了优势,转成了主动。在原占优势和主动之敌则反是;由于其主观错误和内部矛盾,可以将其很好的或较好的优势和主动地位,完全丧失,化为败军之将,亡国之君。由此可知,战争力量的优劣本身,固然是决定主动或被动的客观基础,但还不是主动或被动的现实事物,必待经过斗争,经过主观能力的竞赛,方才出现事实上的主动或被动。在斗争中,由于主观指导的正确或错误,可以化劣势为优势,化被动为主动;也可以化优势为劣势,化主动为被动。一切统治王朝打不赢革命军,可见单是某种优势还没有确定主动地位,更没有确定最后胜利。主动和胜利,是可以根据真实的情况,经过主观能力的活跃,取得一定的条件,而由劣势和被动者从优势和主动者手里夺取过来的。  

用这个国力方程考察长平之战、英阿战争、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解放战争、朝鲜战争、越南战争,胜负的原因,一目了然。就物质国力而言,中国在鸦片战争中占绝对优势,在甲午战争中占压倒优势,在九一八事变中占明显优势,在朝鲜战争中是绝对劣势。由于没有大战略或大战略错误,由于没有国家意志或国家意志非常薄弱,中国打输了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事变。由于高超的军事经济政治外交大战略,由于坚强无比的国家意志,中国打赢了朝鲜战争。中国总产值超过了日本,2025年可能超过美国,但是,如果物质国力上去了,精神国力下来了,飞船上天,红旗落地,国力就不但不会增强,还会减弱,中国就可能回到鸦片战争、甲午战争、九一八的悲惨境地。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5#
发表于 2011-12-15 18:3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4#
发表于 2011-8-15 14:12:59 | 只看该作者
写得真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3#
发表于 2011-5-12 22:48:38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2#
发表于 2011-4-28 17:30:1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1#
发表于 2011-2-26 17:17:20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其实我也觉得现在应该大力投资社会科学,而不是一些面子工程。房价急速飘升中反应出来的一系列事件指出,政府高层需要增加社会科学的科班人才,而不是半路出家的理工科人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0#
发表于 2011-2-24 22:32:12 | 只看该作者
顶一个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9#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05:00:34 | 只看该作者
九.精神国力与制度的决定性作用

在国际社会,在国与国的竞争中、较量中、战争中,最高统治集团的国际战略思想,最高统治集团的经济军事政治外交大战略,至关重要。核心是,要不要争当世界第一,要不要自主创新,要不要在一切领域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敢不敢亮剑,有没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人活一口气,人家是人,我们也是人。人家有的,我们要有,人家没有的,我们也要有。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我们这个国家、我们这个民族应该对人类有较大的贡献。为了争当世界强国,不惜一切牺牲,不惜一切代价,敢于亮剑,狭路相逢勇者胜,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世界第一只有一个,谁作世界第一,不是命定的,是干出来的。不仅最高统治集团有这样的坚定意志,而且通过法律、法令、规章制度、大、中、小学教材、报刊传媒、文学艺术、大中小网站,用人民喜闻乐见的方式,把这些东西塑造成一个意识形态,灌输到全体人民的思想中去,融化到血液里,贯彻到行动中。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来源于物质,但意识有极大的反作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人类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的关键转折关头,最高统治集团、最高统帅的意识,有时候可以起到决定作用。古今中外都是如此,关键是有没有这口气。秦始皇九年灭掉六国,就是靠这口气。美日德俄英法,在一、两代人的时间里,基本实现工业化,向世界第一冲击,就是靠这口气。弱国、小国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打败大国、强国中国,就是靠这口气。弱国、小国日本在甲午战争中打败大国、强国中国,就是靠这口气。一万日本关东军,不战而下中国东北,就是靠这口气;日军不战而下平津,就是靠这口气。道光咸丰、慈禧李鸿章、蒋介石,就是没有这口气。毛泽東抗美援朝,自卫反击,两弹一星,三线建设,抗美援越,联合反霸,搞成美苏中大三角,就是靠这口气。中国今后能不能搞成自主创新经济模式,能不能解决户口问题,能不能搞好官员财产申报和党员遗产限额,能不能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根本就不是物质问题,完全是精神问题。
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这两个方面,都包含社会制度和社会体制。战略意图要通过制度和体制实施,国家意志要通过制度和体制保障。再好的大战略,再好的国家意志,不能实施,不能保障,国力就没有了,国家就完了。遵义会议之后,特别是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新中国发展出来一套极其优越的制度和体制。唯才是举。提拔各级领导成员,都是在残酷的对外对内斗争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根据大战略的工作需要,完全按照能力,决不论资排辈。周恩来、陈毅等多人原来都是毛**的上级,后来都甘作下级。刘少奇、林彪、邓小平、粟裕等多人都是越级拔擢的。解放战士有三个月就当排长的,老红军解放后还有作炊事员的。令行禁止。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组织纪律非常严格,遵义会议后不久,毛**的妻弟就因区区小事犯纪律被枪决,毛**也不便说情。没有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没有政令不出****的情况。上下一心。消灭党和政府工作人员的不动产,上至中央领导人,下至普通干部,不允许有任何不动产,不允许有超出工资和稿费的收入,不允许有大笔遗产。很少有人贪污钱,因为钱没有大的用处,一不能治家产,二不能传子孙。人民生活清苦,但由于贫富差距不大,党和政府工作人员也不很富裕,社会相对公平,社会高度和谐。批评和自我批评,下级可以批评上级,人民可以批评政府,甚至采取现在看来不文明、不合法、不合谐的罢工、罢课、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政府和军队在国内外有崇高的威望,人民信任政府、爱戴政府、全力支持政府和军队。由于大力宣传革命英雄主义、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社会风气相对纯洁良好,军民之中自上而下不乏敢死壮士。中国能够成为美苏中大三角之一,就是以上述制度、体制、法律为基础的。
如果在制度上、体制上、法律上不能保证唯才是举、令行禁止、上下一心,而是用人不当,政令军令不通,甚至无能腐败,人民就要和政府离心离德,战略意图和国家意志就不能贯彻和落实,国家就没有精神力量,不管国家的物质力量多强大,综合国力都很小,都无法抵御国际国内大的挑战,亡党亡国,是迟早的事情。古今中外大多数文明、国家、民族,包括不少强盛一时的,都已经灭亡了。本书后面各章要讨论如何建立和完善各种制度、体制、法律,来保证今后中国唯才是举、令行禁止、上下一心。
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科学,从国力方程的构成来看,分工明确。自然科学,数理化天地生,要创造物质国力。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要创造精神国力。社会科学,经法社政,要制定正确的国家经济军事政治外交大战略,要制定正确的政策、制度、体制、法律来实施国家的大战略、保障国家意志的实现。人文科学,文史哲,要用来教育和培养有创造力的党政军领导人、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要把正确的国家大战略和国家意志,用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化在人民的血液里,贯彻到人民的行动中。显然,国力是否强盛,国力是否衰落、衰亡,是否亡党亡国,是否分崩离析,是否裂土分疆,是否亡国灭种,社会科学承担的责任,远远大于自然科学。国家必须重视社会科学,国家必须投资社会科学,要像投资两弹一星和投资奥运会那样投资社会科学,包括投资国际社会学的学科建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8#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05:00:18 | 只看该作者
八.朝鲜战争

1840年之后中国百年国耻。2025年中国总值可能重回世界第一并长期保持世界第一。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历史大趋势中间,有一个历史转折点。朝鲜战争是1840年到2025年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的分界线、转折点、里程碑。从鸦片战争起中国百年国耻,全世界看不起中国,中国人也看不起自己。抗日战争,中国打了防御阶段,大城市基本上丢光了。在相持阶段的最后,中国豫湘桂大溃败,因此永远失去了外蒙古。大反攻阶段,中国还没有开始,苏军就消灭了关东军,日本投降了。解放战争,消灭了八百万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队,但那是内战,外国人不容易了解。朝鲜战争打完之后,全世界都明确了:鸦片战争之后,外国军队不断打入中国大陆的世界历史,到此结束了。今后的世界历史,是中国军队什么时候打出中国大陆的世界历史了。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就此翻开了新的一页。外国人知道尊重中国人了,中国人也开始找回百年国耻中丢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打赢鸦片战争,比打赢甲午战争容易。中国打赢甲午战争,比打赢九一八事变容易。和这三场战争相比,就经济实力、军事实力而言,中国打赢朝鲜战争,最为困难,几乎是不可能的。1950年,美国总产值1507亿美元,占世界总产值一半,中国总产值只有574亿人民币。不论经济实力还是军事实力,中国都是美国的零头。中国1952年的总产值才恢复到1937年的水平。1931年,蒋介石不战而弃东北。1935年,蒋介石不战而弃平津。1937年后,陆续丢了济南、太原、上海、南京、武汉、广州、长沙,把中国基本上丢光了。而1950年,毛**以比蒋介石1937年还要小得多的总产值,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以大体相当的兵力,以绝对劣势的武器装备,把世界超强的美军从鸭绿江赶到三八线,一度拿下汉城。这不是钱的问题,不是武器的问题,而是因为有了先进的经济军事政治制度、先进的思想意识形态、先进的战略战术。先进的制度、思想、战略、战术可以弥补金钱与武器的不足。英国鸦片战争打败中国、日本甲午战争打败中国、日本九一八打败中国,是同样的道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7#
 楼主| 发表于 2011-2-20 04:59:53 | 只看该作者
七.        九一八事变

   根据学术界不同计算,1937年卢沟桥事变前,中国的总产值是日本的二到三倍。关于九一八的研究,学术界的观点基本一致,没有大的争议。1931年九一八,中国一枪不放拱手相送东北三千里江山,不是实力问题。九一八的时候,日本在东北驻军只有区区一万多人,东北军在东北驻军16.5万人,东北军主力在关内驻军近二十万人,蒋介石为首的中国军事力量近二百万人。9月19日上午8时,日军几乎未受到抵抗便占领沈阳全城。东北军撤向锦州。中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和制炮厂连同9.5万余支步枪、2500挺机关枪、650余门大炮、2300余门迫击炮、260余架飞机、以及大批弹药、器械、物资等,全部落入日军之手。 此后,东北各地的中国军队继续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主义,使日军得以迅速占领辽宁、吉林、黑龙江3省。中国如果当时就全面抗战,在东北打败关东军的可能性很大。中国如果当时就全面抗战,日本无论如何拿不下整个东北,兵临平津。关东军不战而下整个东北,大出日本军政领导人的预料。拿下东北之后,日军才兵临北京和天津。1935年5月,何梅协定,日军一枪不放,拿下北京和天津,整个华北门户洞开,更是大出日本军政领导人的预料。日本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敢于全面侵华,不是1931年、1935年就计划好的,而是东北得来太容易,平津得来太容易,这么好的事情,不接着干下去,放谁都忍不住。
   中国一枪不放丢掉东北,是因为蒋介石对日本的侵略采取不抵抗政策。九一八事变发生前,蒋介石于8月16日致电张学良:“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9月12日,他在石家庄召见张学良时说:“最近获得可靠情报,日军在东北马上要动手,我们的力量不足,不能打。我考虑到只有请国际联盟主持正义,和平解决。我这次和你会面,最主要的是要你严令东北全军,凡遇到日军进攻,一律不准抵抗。”  事变发生后,国民党政府电告东北军:“日军此举不过寻常寻衅性质,为免除事件扩大起见,绝对抱不抵抗主义。”  东北军部队多次接受不准抵抗的训令,在日军突然袭击面前,除小部分违反蒋介石的命令奋起抵抗外,其余均不战而退。1931年九一八之前,蒋介石认为,只要中国不低抗,日本就没有借口占领东北。1935年何梅协定之前,蒋介石认为,日本一枪不放拣了整个东北,应该满足了,只要中国不低抗,日本就没有借口占领平津。1937年卢沟桥事变之前,蒋介石认为,日本已经占了东北、占了平津,应该满足了,只要中国不低抗,日本就没有借口侵略全中国。蒋介石不仅不抗日,还在国内大举镇压抗日民众,百万大军围剿北上抗日的红军,宣传攘外必先安内。蒋介石1937年抗战是被逼迫的,是因为张学良、杨虎城1936年西安事变捉了蒋介石,蒋介石如果不答应抗战就不释放蒋介石,蒋介石被迫答应抗战后被释放。
   蒋介石对自己没有在九一八就抗战,后悔终生。蒋介石如果当时就全面抗战,在东北打败日军的可能性很大。即使不能大获全胜,日本无论如何也拿不下整个东北,兵临平津。不管在东北打成什么样子,在平津打成什么样子,都不会出现后来被日本打到重庆去的局面。共产党就不可能在敌后建立一亿人的抗日根据地、一百万军队、二百万民兵,蒋介石也不会丢掉整个中国。蒋介石如果九一八就抗战,中国历史、亚洲历史、世界历史都将改写,那就是抗美援朝提前了二十年,蒋介石就会成为民族英雄,成为结束百年国耻的中国大救星,受到中华民族的永久拥戴。
   历史给了蒋介石这个机会,他自己丢掉了。原因是蒋介石犯了一个非常严重的常识性错误。他当时心雄狭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腑,认为如果他在前面抗战,中国各路武装力量就会就会在后面全力对付他,他就会很快完蛋。卢沟桥事变之后他看到,只要他抗战,全国各派武装力量都会自动站到他的旗帜下抗日,包括毛**在内人人都要喊他“蒋委员长万岁”,中国没有一个新老军阀投降日寇做汉奸。等他认识到自己错了,来不及了,他人已经在重庆了。
统治者害怕自己被能人、明白人取代。自己占着位子,无能愚昧,不敢打仗,不会打仗,不会富国强兵,但决不让出位子,决不能让明白人、能人取代自己。一旦全面开打,自己的无能就掩盖不住了,明白人、能人就压不住了。所以,决不能全面开打。宁愿赔款给洋人,割地给洋人,息事宁人,也决不能全面开打。宁予洋人,不予家奴,量中华之物力,接与国之欢心。道光咸丰、慈禧李鸿章、蒋介石,一脉相承。不推翻这样的无能反动政府,中国就不可能复兴,这就是中国革命的根本原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8 10:27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