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之声网站日前发表文章,题为《一个良好的开端》,作者为德国之声中文部主任吴安丽吴安丽。文章摘编如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对美国的访问,应开启美中关系史上新的篇章。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华盛顿不再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视为“小伙伴”。仅凭这一点,本次峰会就体现了新意,不同于以前中国领导人对美国的4次访问。周四,中国政府宣布,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同比上升了10.3%,同以往一样,超过经济学家的预估。这个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的一倍。
这样,中国的经济总量很可能已超过日本,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不过,日本的年终数据还未出炉。当胡锦涛5年前访美时,中国还只是世界第5大经济强国。仅是这一飞速的发展,就足以让本次胡奥会与以往的访问有所不同。胡锦涛所到的这个国家,大部分国民不久前还深怀忧虑,担心在全球竞争中,美国极有可能落在中国之后。
这样看来,胡奥会的真正意义在于怎样处理这一复杂关系,并调整好心态。两国领导人都向自己的国民发出了强势信号,但同时极力消除对方国家对自己的恐惧。会晤前,两国都向对方的货币政策以及人权现状高调提出批评。而现在在华盛顿,胡锦涛和奥巴马显然都在强调他们之间的共识。
奥巴马安慰中国说,美国并没有钳制中国的发展,也不想阻止中国的崛起。接着,奥巴马开始谈论人权议题。在这里,奥巴马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中国领导人首次承认人权问题的普世性。胡锦涛说,中国在这个问题上还有很多事情要做。而另一个经济议题,即低估的人民币兑换率,奥巴马则是轻淡地一带而过。
对胡锦涛而言,本次华盛顿之行也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成功地暂时止住了国内一些咄咄逼人的姿态。过去一年来,中国不断增大的影响力、外交领域好斗的架势,在亚太地区以及在同美国的关系中,都引发了不快。面对美国受众,胡锦涛闭口不谈在中国看来华盛顿采取的豪不负责的货币政策。胡锦涛也没有公开提及美国国债安全性这个让中国忧心忡忡的话题。中国持有美国国债高达9000亿美元,由此,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