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圣战”一词可解释为神圣战争。在当今世界上,更多的是为伊斯兰世界宗教极端主义者使用,往往成为了“恐怖主义”的代名词。一个国家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用这种词语来形容自己的军事行为的。朝鲜这个阶段的很多做法很反常,面对韩国连续两次的赤裸裸的军事威胁,没有做出任何具体的军事回应,而只是在口头上越来越激烈,甚至用上了“圣战”这个词汇。不由不让人深思,朝鲜到底怎么了?
有人说,朝鲜这是在故意示弱,以引诱李明博进一步强化军事冒险思维,以图有朝一日,趁对方志骄意满之际痛下杀手,轻则教训韩国好战派使韩国外交重新回到和平轨道上,重则统一半岛。可这种说法只是一厢情愿的支持朝鲜的说法,实际上难以成立。这种方法需要双方军事实力相差无几的状况下,才能保证对方志得意满的时候下杀手有杀伤力,而现在朝韩双方,朝鲜军事力量全面落后。尽管占有地利,可以直接威胁韩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但难以对韩国的军事力量构成严重威胁,朝鲜对韩国,更多是依靠其庞大的军事组织,北部多山的自然环境,让韩国无法统一朝鲜,而朝鲜主动发起攻击也是难以奏效的。朝鲜的海军,空军乃至陆军的武器装备和韩国相差悬殊,即便发动突然袭击,凭借韩国的信息化部队的应急反应速度,也难以造成重大杀伤,别说统一韩国,即便造成重大打击都很难实现。唯一让朝鲜可以发动突然袭击的是朝鲜的特种部队,这种攻击方式可以有重大杀伤,但对正面战场的作用却并不大。
总体而言,朝鲜的圣战说法,并不是也没有实力做支撑去做军事上的策略。那么,朝鲜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我们都知道,话说的越狠,实力其实就越差。真正有实力的,不会把语言的威力看的太重。越是色厉。越是内荏!
朝鲜面临三大危机,才是导致朝鲜无法有力回应韩国的军事挑衅。
第一,金正银的接班问题。
按照常理,前后两代领导人交接班的时刻,是最容易对外展示强硬,拉拢国内民心的。但是金正银太年轻,资历尚浅,威望不够,难以入金正日一样轻松掌控朝鲜国内局势。任何国家都有反对派,朝鲜也一样,金正日接班前,被金日成培养多年,在国内获得了绝对的民众认同。而金正银20几岁的年纪,这方面的耕耘还没有切实的收获成果。因此,在金正银接班问题上,朝鲜国内政治,军事两大方面的其他力量并不完全支持,这就造成了朝鲜对外无法有效反击的客观现实。
第二,经济改革的挫折。
今年朝鲜枪毙了货币改革的主导者,因为匆忙的货币改革造成了物价飞涨,民怨沸腾。朝鲜的经济制度如果要更进一步的从中国乃至俄罗斯获取好处,自身的体制性问题必须修正。虽然朝鲜出于政治稳定,军事安全等等方面的考虑难以短期内实现中国这种程度的市场经济,但最基本的两国贸易部门的对接关系也需要理顺。从朝韩的开城工业园区开办至今,朝鲜一直面临着经济改革的重大压力。包括韩国在三八线附近的宣传乃至两国百姓的直接接触,都会造成朝鲜一定的民心动摇。经济改革势在必行,却又遭遇重大挫折。国内民心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动摇,也是朝鲜难以实现对外军事回应的原因。
第三,国际各个力量不支持朝鲜的军事冒险。
由于韩国占据了军事优势,兼具军事冒险思维,美国有意让朝韩双方进行有限规模的战争,以干扰中国的经济建设,日本的思想与美国相似,更增添了挑动中美对立,最终摆脱和平宪法的战略思想。而俄罗斯无暇东顾,照顾不了朝鲜,中国又处在经济改革的攻坚阶段,也不愿为了朝鲜中断经济改革,所以都希望朝鲜能够冷静面对。这些都是朝鲜对外决策不能不考虑的重要因素。
朝鲜韩国都准备吞并对方,但都没有足够的实力。封闭的朝鲜受到多年的美韩的渗透,尽管国内政局稳定,但第五纵队的数量和力量也不能小看,加上国内的接班问题,经济改革问题造成的种种力量的离析都给间*工作乃至策反手段制造了一定的素材。
朝鲜下一步的动作可能会身段更软,无论如何也要稳定度过金正银的权利巩固时期,和经济改革获取实际好处的时期,这两个战略任务完成后,朝鲜才能重新游刃有余的对付韩国的军事、外交、经济、援助等种种方面的挑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