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社科院: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处不利地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7 09:24: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新社北京12月26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社科院26日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表示,中国在大豆和铁矿石进口上,都付出了比国际市场平均水平更高的价格,中国在大宗商品进口中还处于不利地位。大豆、铁矿和原油是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因素”最大的几个品种,也是中国受国际市场影响最大的几个品种。
中国的大豆进口额从2002年的25亿美元迅速增长到了2008年的218亿美元,几乎每年递增5个百分点。中国进口额占国际大豆市场规模的比重,在2008年达到52.8%,2009年提高至60%。此外,中国天然橡胶进口占全球的22.1%,原木占32%、羊毛占20%、棉花占17%。黄皮书说,中国农业原材料进口份额的上升趋势从2002年一直持续至今。
在金属及金属矿方面,中国的铜矿、铝矿、铅矿、锌矿、铁矿、镍矿进口在国际市场均占有较大份额。其中,2009年中国铁矿进口占全球的67.5%、镍矿进口占57.7%。黄皮书称,虽然中国是铁矿石最大的需求者,但不能在国际价格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不得不以高于全球平均水平的价格进口铁矿石。
原油也是中国进口的重要大宗商品。中国原油进口占国际市场的份额并不高,2008年只有8.5%,远远低于铁矿石和大豆所占份额。但中国原油进口增长的速度较快。对于大宗商品的价格走势,黄皮书认为,2011年大宗商品价格大致会稳定在接近历史最高点的水平上。其中,石油价格维持在80到110美元/桶之间的可能性较大。
黄皮书认为,2011年全球需求不足以支撑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大幅上涨,但美、欧、日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却不断为价格上涨输送动力。由此,价格走势的关键在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步伐及其货币和财政政策。
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近期走势,黄皮书介绍说,食品、饮料和农业初级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动力来自供给。恶劣的气候势必导致美国、欧洲、俄罗斯和乌克兰等农业大国农作物歉收,从而使市场调低产量预期、推高价格。
矿产及金属价格近期走强主要受需求影响。黄皮书预测,除非新兴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大幅放缓,短期内金属供应增长相对于需求增长滞后的局面不会改变。 相关阅读:
2010.12.23
2010.12.23
2010.12.23
2010.12.23
2010.12.23
2010.12.23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30 15:33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