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潮
其实,地产基金并不是新生事物。摩根士丹利、美林、麦格理等国际投行旗下的外资地产基金在中国都有不少项目。仅仅是在上一轮热潮的2005年,就有不少热钱借道外资房地产基金进入中国。只不过,那时候的地产基金发挥的渠道作用属于“灰色”,所以一直不温不火,大多处于配角的位置。
时至今日,情况则有了翻天巨变。
“2007年6月1日,《合伙企业法》生效,这就为基金合法化找到了一个形式。以这种形式存在的基金只是一个资金运作管道,而不是经营单位,这还解决了双向征税的问题。”盛世神州基金董事长张民耕对《英才》记者说,合法地位带动的不光是外资基金,人民币基金此轮也借势活跃了起来。从2009年开始的两年间,中海、金地、复地等知名房企都齐刷刷的建起了自己的金融投资平台。
“2008年,金地就与瑞士银行资产管理集团合资成立了基金管理公司,发起境外美元基金,目前第一期首次募集已经完成,今年会完成整个募集工作。”金地集团总裁黄俊灿告诉《英才》记者。同时,2009年金地还与平安信托签署了三年100亿元的合作投资框架协议,该计划以住宅开发为主。
在黄俊灿的规划中,到2015年,金融业务将给金地贡献约20%的利润。而金地集团旗下的稳盛投资总经理吴涛则对《英才》记者表示:“除了开发项目,稳盛未来会涉足很多业务,包括商业地产开发和商业物业持有、未上市企业股权投资、企业收购和兼并。基金的盈利模式主要是收取资金的管理费用以及利润分成。”
复地集团也于2009年成立了上海复地景业股权投资合伙企业,目前旗下有景业和景盈两只房地产基金,景业已经募资5.5亿元,侧重投资复地本身开发的项目;景盈也于2010年4月完成募资。复地集团总裁范伟的愿景比黄俊灿更大:到2019年,投资板块的利润贡献率达到40%。此外,中海也于2010年3月16日与工银国际投资管理公司共同发起成立规模为2.5亿美元的房地产私募基金。万通则选择与中粮信托合作,募集资金10亿元,主要用于杭州万通中心的开发……
这一轮,包括原本的地产大鳄在内,许多人都看准时机杀了进来。张民耕就是其中之一。2010年3月,他和复地的范伟、阳光100的易小迪一起,创立了盛世神州基金,注册资金3000万,首期融资规模为5亿元。
而由复星集团、易居中国联合发起的星浩资本的C E O,则是原金地集团高级副总裁赵汉忠,其项目星光耀目前已汇聚资金65亿元。S O H O中国总裁潘石屹的得力干将、负责营销的副总裁苏鑫已于2010年初辞职。在以高和投资的名义募资1亿元后,2010年4月,苏鑫以2.5万元/平方米的价格买入了北京一处写字楼,4个月后,每平方米加价一万元出手,完成了高和投资地产基金的第一笔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