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华裔与印度裔的职场P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1 10:14: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核心提示:按理说,带着异味的印度人不会受美国人待见,可是在公司里,印度领导比中国领导多得多,在硅谷的创业圈里,印度人也比中国人成功得多。这来源于印度人较高的职场智慧。
  提到硅谷的成功,离不开集成电路IC(Interrgrated Circuit)。不过,在硅谷,IC还有另外一层意思,就是中国人Chinese和印度人Indian。
  一个朋友说,老板选出的QA职位的面试人全是印度人,使他不禁怀疑中国人被集体过滤掉了。直到一位公司高管解释说,现在大趋势就是这样,一个入门级职位贴出去,三四百人来应征,里面只有两三个华人。
  那位朋友的疑心不是全无理由。在硅谷,中印之间的PK是无可避免的,因为没有这两国的移民工程师,硅谷的任何公司都无法运转下去,大量个体之间的PK难免会从量变到质变地上升到族裔竞争的层面。
  中国人最看不惯印度人的就是有股“印度味儿”。我每次见某位印度年轻女性,都要强忍住问她几天洗一次澡的好奇心,她一靠近,我就要屏住呼吸。因为煮顿饭要放几十种香料,印度人住过的房子也会有这种“绕梁三年不绝”的味道。
  按理说,带着异味的印度人不会受美国人待见,可是在公司里,印度领导比中国领导多得多,在硅谷的创业圈里,印度人也比中国人成功得多。这来源于印度人较高的职场智慧。
  首先,融入同事、尤其是老板的爱好。印度人通常口才都不错,虽然印度英语我们怎么听怎么别扭,可是美国人听得很明白。毕竟,人家那是母语,山南海北地聊起来就跟我们在家说方言、在外说普通话一样,就一个字:流畅。可是,中国好学生的沟通方式是从上到下的单向型,加上语言障碍,人机交流远比人际交流多,跟老板除了工作关系不可能培养出其他的私人情谊。
  其二,印度人职场企图心强烈。美国人管这叫aggressive,就是好斗的、敢作敢为的、有闯劲的、侵略性的意思。除了敢作敢为,其余几条印度人都沾边,开会积极发言、有点成绩就赶紧跟老板汇报,别人的成绩也要搭上便车,有好处的事情绝对要积极争取,久而久之老板便会有这个人能力很强的印象,升职的时候自然比光做不说的中国人有更大机会。
  第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个关于印度人的笑话是,一个公司里的印度人可能都是一个村出来的。印度人的抱团是毫无疑问的,公司里的招聘信息肯定会第一时间通知同胞朋友,而在来面试的候选人中,面试官中的印度人肯定会推荐印度候选人,无论这人水平如何。而中国人一般都比较客观,有时候还会有点小九九,生怕跟自己同样背景的人来了会跟自己竞争,形不成职场上互相帮衬的风气和氛围。
  在创业圈也是一样。大陆人的创业社团、资源平台都尚不完善,一些人争当社团领袖就是为了自己创业,功成身退后很少想到要回报给社区,拉近创业者与资源的距离,让后来人免去自己走过的弯路,少受自己受过的困顿。印度人却不,创业新手都能得到前辈的许多帮助,而且已经形成体系,因而硅谷的印度创业家也比中国创业家要多得多。
  普遍的看法是,未来的高科技重镇是在中印之间产生。在硅谷,可以说印度裔已经比华裔走得更快,虽然很多华裔看不惯、看不起印度裔的一些缺点,但是根据适者生存法则,印度裔游刃有余的实践还是值得华裔学习,阿Q精神不会有任何帮助。
  
(责任编辑:李瑞)
21世纪经济报道
498粉丝
关注
财经频道
547粉丝
关注
李瑞2010
307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8 07:1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