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极其震撼的战争摄影作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4 01:05: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冲锋的法国士兵
  早在1915年底,c致认定西线战事将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而当德军在东线获得胜利后,就立刻集中兵力向凡尔登大举进攻。双方在凡尔登展开了拉锯战,无论是胜利还是失败,双方都付出了同样的代价:法军伤亡了35万人,德军也差不多。照片上冲在最前的法军士兵永远地停止在这一刻——永远地告别了战场。中弹士兵朝后仰的身体与一群正向前冲锋的战士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沙滩上阵亡的美国士兵照片显示的是3名阵亡的美军士兵躺在新几内亚的伯纳海滩。这是在1943年1月的一次战斗之后。它们是被隐藏在背景上的沉船残骸里的日本人伏击而致命的。这些照片是来自太平洋战线最早描写美军阵亡的照片,它们表明战争中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胜利者!(新几内亚.1943)

无情的仇杀|
  当各个宗教派别争相控制首都蒙罗维亚时,这个国家陷入了越来越深的无政府与暴力的漩涡。战争仿佛就是一种自杀。照片中一名士兵将一名手无寸铁的俘虏打死,而该俘虏在此前一直在乞求饶命。(利比里亚.


死于7岁
  没有车祸的发生,他却死于横穿斑马线之时。在1994年11月18日这一天,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7岁的内米.迪渥维奇被暗藏的狙击手打死,倒在血泊中。照片中两个联合国维和人员跑到他身边,但他们自己也得提防随时打来的冷枪。萨拉热窝.1994年11月18日;恩里克.马蒂摄(美国)

1967年4月,也门仍旧处于英国的控制之下。但法律和秩序已只能依靠军队来加强了。由于不久前有17名英军被叛乱者绑架并杀害,因此镇压叛乱的英军变得粗暴异常。无论如何,用军队来对付平民百姓总不是件很光彩的事,它通常是统治即将陷入崩溃的先兆。图为一名受到英军威胁的亚丁男孩恐惧地蜷缩成一团。旁边的摄影记者爱莫能助

残墙.女孩
  在中东小小的加沙地带,无休止的流血冲突使双方的积怨越来越深,和平的希望越来越渺茫。满布弹痕的墙壁与渴望和平的小女孩构成了强烈的对比。但在这动荡的年月中,年幼的她除了过早地承受了战乱的伤痛之外,还能怎样?又有谁能保证将来的岁月是如何呢?(中东加沙.2001)

战地包扎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成果之一就是让美国人开始习惯于在世界各地发号施令,欧洲和太平洋的胜利再加上原*子DAN的威力让美国人全国上下都感觉良好。在他们看来,“世界需要美国拯救”,于是有了朝鲜接着是越南……但是现实是残酷的,起码战地记者发觉,英雄故事的背后是毫无意义的,而真真正正的是受伤垂死的士兵痛苦的嘶喊和呻吟。在战地的包扎所里,不要谈论远大理想,也不要谈论英雄主义,在这里,只有祈祷和药品才是最最需要的

临死前的祈祷
  在拉丁美洲,贫穷和财富是如此紧密的相连,政治上的得势和失势也是一对紧张不安的伙伴
1962年6月的第一个星期,500名海军陆战队员在委内瑞拉海军基地波多.卡彼罗发动叛乱。当政府军的坦克和部队向叛乱者开去的时候,建筑物里面的狙击手却向他们开枪,一瞬间,政府军损失惨重。在两天当中,有200多人被杀,叛乱被平息。在一次战斗中,曼努埃尔.伯迪神父抱住一个奄奄一息的政府军士兵,接受他临死前的祈祷。神父紧张的四下张望,希望四周的战斗不要打扰这临死前的祈祷。
  为《共和国报》工作的摄影记者赫克特.朗登不失时机地摄下了这张照片
委内瑞拉 1962.6
1963年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受****的华沙犹太人
  到了1944年,德国已经日薄西山。在西线,美英军队在诺曼底登陆,在东线,苏联步步进迫,德军损失惨重,战争已经变得毫无希望。在这一年里,苏军占领了波兰的东部和东南部地区,但华沙仍然在德军手中。在华沙,犹太人的苦难远没有结束:希特勒对犹太人的屠杀因为战局的不利不但没有停止反而加速了。图为一支被德军押送的犹太人队伍,队伍中的人有的举起双手,走在最前的一家若有所思,但他们知道,他们已经没有生存的希望了。这幅照片由一不知名的德国摄影记者摄于1944年陷落中的华沙。
  华沙 1944年

***的代价是太多的血
  1998年是大批的死亡降临科索沃的一年。在这年的2月,塞族警察部队于武装的阿族人爆发了大规模的冲突。19岁的科索沃解放军士兵阿里.派克瑞兹在一次任务中被地雷炸伤后,奄奄一息的他终于逃不过死神的招呼,死在了同胞的臂弯中。
  虽然眼睛依旧睁开,但永远看不见蓝天
  科索沃 1998年
  罗格.雷蒙恩(加拿大)
  获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系列新闻报道二等奖

被占领前的自杀
  在盟军占领德国城镇利普兹格的前夜,该市市长的女儿和他的双亲一起服毒自杀。年轻的姑娘死前还戴着她所效忠的信仰的标志,这种可怕的信仰要了许多人的命,也带走了她的生命。莉写道:“她有着一口美丽绝伦的牙齿。”  〔德国.1945.莉.米勒摄(美国)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3 06:28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