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麦道夫案的悲剧还在上演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13 10:52:5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12月11日,对华尔街来说是个大日子。
  两年前的这天,美国金融史上最大一宗“庞氏骗局”(650亿美元)的操盘手伯纳德·麦道夫被捕,古稀之年的白发翁最终被判150年监禁。两年后(2010年12月11日),麦道夫的大儿子马克被警方发现在其位于纽约的公寓中上吊自杀。巧合的是,今年的这天还是美国地方破产法庭规定的截止时间,麦道夫一案资产清算委托人皮卡德要在此之前,将涉嫌在麦道夫一案中获取不当利益的个人、基金以及银行统统告上法庭,为此案受害者追索巨额损失。
  从皮卡德所列被告名单看,其工作成果真是值得称道:不仅“一网打尽”包括5个孙子辈在内的麦道夫家庭成员,且剑指为麦道夫与投资者牵线搭桥的金融巨头,比如花旗、摩根大通、瑞银等。甚至同样被麦道夫坑了一把的一干旧友,也因涉嫌协助诈骗而被请上被告席。据美国媒体报道,到目前为止,皮卡德拟向所有被告追讨的投资者损失高达500亿美元,其中相关金融机构要承担200亿美元之多。
  但皮卡德的这张大网并未捉住所有的大鱼,其中最大一条便是在麦道夫案件中严重渎职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 C )。有美国媒体援引一些从富翁到负翁的本案苦主的话说,没把这笔烂账算到证交会的头上,皮卡德两年来的努力可以说功亏一篑,根本无法平息他们的愤懑。
  作为金融市场的“看门狗”,美国证交会之于麦道夫案,乃至本次金融危机,都负有难以推卸之责。从其长达450页的自查报告来看,16年来,美国证交会虽5次在接到线报后对麦道夫展开调查,但都敷衍了事地草草收兵,而不负责任的调查结果甚至被麦道夫用来忽悠更多投资者。可气的是,直到案件完全曝光,证交会仍动作迟缓,甚至不知所云。正因如此,美国证交会无论如何也应被列上“黑名单”,和其他被告一道受审。如果仅仅限于口头上的道德批判,无论对于麦道夫案的了结,还是对本轮金融危机的清算,都不过是无关痛痒的温柔一击。不过,皮卡德似乎也有难言之隐,一是他的首要任务是替本案苦主追讨损失,与其他被告相比,他难以拿到美国证交会从本案中不当得利的确凿证据,即便美国证交会有渎职之嫌,也难以用具体的数字估量其带来的损失;二是如果硬将美国证交会推上被告席,反而会转移法庭和公众的视线,在美国证交会的问题上纠缠不清,只会给国际投行等难逃一罚的被告更多腾挪空间。
  当然,美国当权者自然对此心知肚明,因此一方面督促美国证交会洗心革面,向华尔街的种种劣迹亮出爪牙,另一方面则另起炉灶,重构监管体系。
  如此凌厉的补救措施,能避免出现第二个麦道夫以及第二次金融危机吗?前者不好说,后者很难说。麦道夫已经服刑,但滋养“庞氏骗局”的土壤仍在,特别是那些充当中间人的银行业巨头仍把持着金融市场,虽被起诉也无关大碍,一来无一例外地矢口否认并积极应诉,二来公诉方也给出了庭外和解的余地。其次,尽管金融监管法案看上去力道十足,但在未来操作中,将因金融业的游说和共和党(已控制众议会)的阻挠而大打折扣,金融监管的网眼很可能会被逐渐拱大。
  再说美国证交会,当下舞刀弄枪,矛头直指华尔街各大投行,既查金融欺诈,又查内幕交易,但与金融巨头达成和解仍是其最爱。自高盛7月份掏出5.5亿美元,与证交会就一桩民事诉讼达成和解后,华尔街就摸清了美国政府的底牌。《华尔街日报》日前一篇文章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美国证交会正与华尔街几家大型银行进行初步磋商,希望了结针对这些银行销售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并引发金融危机所展开的大规模调查。或许,这不仅仅是个传闻。从这个角度看,类似麦道夫案的悲剧还将上演,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
()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4:05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