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2080|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政治冲刺材料启航名师杨凤城毛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4-27 23:41: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个重点原理:无产阶级对于民主革命领导权的问题
在中国,资产阶级无法领导革命取得成功,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才能胜利。

1、这是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由于其小生产者的局限性,资产阶级由于其软弱性都不能领导民主革命成功。太平天国和辛亥革命的失败便是证明。
2、这是由中国无产阶级的特点和优点所决定的。中国无产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
3、由中国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可能的出题角度:
[辨析]近代中国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性质,因而应该由资产阶级来领导。
[辨析]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
[材料分析]与革命前途结合出材料分析题
陈独秀在《中国国民革命与中国国民党》中谈到,在目前的国民革命中,资产阶级是处于主导者的地位上,而无产阶级是处于赞助者的地位上,国民革命胜利后,当然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无产阶级由于赞助了国民革命,所以他也会取得过去没有的,现在法律赋予的*会、罢工、结社等权利。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就是要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等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到达到马克思所说的爆发无产阶级革命的生产力水平时,中国的无产阶级再起来进行第二次革命,推翻中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社会主义。
答案要点:
1、这份材料反映的第一个错误就是无产阶级自动放弃了在资产阶级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中国的资产阶级是无法领导革命取得胜利的,因为他弱小并具有先天的软弱性,辛亥革命的失败就是一个证明。中国的无产阶级除了富有组织性纪律性等一般无产阶级的优点之外,他还深受三重压迫,革命最彻底;大多来自破产的农民,便于结成工农联盟;分布相对集中,便于组织起来。无产阶级通过掌握了科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中国***来领导中国革命取代资产阶级领导中国革命,不仅是区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而且是中国是革命成败的关键。
2、其次,材料中包含有在中国革命前途上“二次革命论”的错误观点。他只看到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社会革命的区别,割裂了二者的联系。毛**指出,民主革命胜利后,中国首先进入的是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这就保证了未来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必然发生和取得胜利,所以我们说民主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而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革命的必然趋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6#
发表于 2006-9-15 05:43:50 | 只看该作者
非常感谢分享了!
15#
发表于 2006-9-8 23:36:30 | 只看该作者
顶 。。。。。。。。。。
14#
发表于 2006-9-4 07:50:53 | 只看该作者
谢谢楼主!!!!!!
13#
发表于 2006-9-2 17:37:31 | 只看该作者
hao 太好了辛苦了。。。。。。。。。。。
12#
发表于 2006-9-2 17:12:06 | 只看该作者
好!!!!!!!
11#
发表于 2006-9-2 17:09:26 | 只看该作者
好~~~~~~~~~~
10#
发表于 2006-5-26 06:16:36 | 只看该作者
真的非常好啊.我顶顶顶!!!!!
9#
发表于 2006-5-4 21:07:38 | 只看该作者
辛苦了!!!!!!!
8#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3:46:23 | 只看该作者
第九个重要原理:毛**关于中国工业化道路的探索。
可能出题的角度:
讲三代领导人的工业化联合起来出题。注意从不同时期的工业化道路的背景、特点及取的的成绩来比较。
第一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一穷二白的农业国,没有一个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缺乏重工业基础,
特点:
1、他是在计划经济和单一公有制体制下的工业化。
2、一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另一方面又要避免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的弊端,力图通过更多的发展农业和轻工业的办法促进重工业的发展。
3、以外延性的经济发展为主,通过高投入高产出达到高速度。
4、从改善生产力布局和备战的需要出发,加快内地发展,以建立一个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成绩:到改革开放前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特别是打下了重工业比较雄厚的基础。为改革开放提供了一个必不可少的经济基础。
第二代领导人的工业化
背景: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指令性的计划经济弊端开始暴露出来,重工业虽然发展很快,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
特点:
1、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改革,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下的工业化。
2、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全面发展,农村和城市全面发展的工业化。
3、内向性经济和外向性经济的全面发展。
4、以外延性的发展为主。
成绩:中国从九十年代中期彻底告别了短缺经济,从卖方市场变成了买方市场。
第三代领导人的新型工业化
背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挑战,其次自然资源和环境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中国已经进入了小康社会,中国老百姓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特点:略
7#
 楼主| 发表于 2006-4-27 23:45:36 | 只看该作者
第八个重要原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理论
1、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经济文化需要和当前经济不能满足这种需要的矛盾,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尽快的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一个先进的工业国。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动力。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他是非对抗性的矛盾,他可以通过社会主义自身的发展而得到不断解决。
3、社会主义社会两类矛盾的原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这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一是敌我矛盾,一是人民内部矛盾。敌我矛盾是对抗性的矛盾,要用专政的方式加以解决,而人民内部矛盾要用民主的方法加以解决。在社会主义人民内部是大量的普遍存在的,正确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可能的出题角度:
[辨析]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
[辨析]社会主义社会同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相同的。
[辨析]在中国,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敌我矛盾。
答案要点:
1、中国资产阶级分为两个部分,官僚资产阶级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伴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就被消灭了。无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矛盾是被当作人民内部矛盾处理的。
2、中国民族资产阶级是民主革命的动力之一,建国后他又有拥护共产党的领导,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毛**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明确的把民主资产阶级放在人民的范畴内,从这个意义上说,他和无产阶级的矛盾也可以说成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5:0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