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8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都《2011考研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第四部5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3:42: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1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
3.1867年孝明天皇死,太子睦仁亲王(明治天皇)即位,倒幕势力积极结盟举兵。11月8日,天皇下达讨幕密敕。9日,幕府将军德川庆喜奏请“奉还大政”,同时却在大阪集结精兵,企图反叛。1868年1月3日,天皇发布《王政复古大号令》,废除幕府,令德川庆喜“辞官纳地”。8日及10日,德川庆喜在大阪宣布“王政复古大号令”为非法。1月27日,以萨、长两藩为主力的天皇军5 000人,在京都附近与幕府军1.5万人激战(鸟羽、伏见之战),德川庆喜败走江户。戊辰战争由此开始。天皇军大举东征,迫使德川庆喜于1868年5月3日交出江户城,至11月初平定东北地区叛乱诸藩。1869年春,天皇军出征北海道,于6月27日攻下幕府残余势力盘踞的最后据点五畯廓,戊辰战争结束。
4.1868年9月3日天皇下诏将江户改称东京。10月23日改年号为明治。1869年5月9日迁都东京。并颁布一系列改革措施:
(1)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强制实行“版籍奉还”、“废藩置县”政策,将日本划分为3府72县,建立中央集权式的政治体制。
(2)改革身份制度,废除传统时代的“士、农、工、商”身份制度,将过去的公卿诸侯等贵族改称为“华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为“士族”;为减轻因“版籍奉还”而连带的财政负担,逐步废除封建俸禄;此外亦颁布武士《废刀令》,以及建立户籍制度基础的《户籍法》。
(3)社会文化方面,提倡学习西方社会文化及习惯,翻译西方著作。停用阴历,改用太阳历计日(年号除外)。
(4)引进西方近代工业技术;改革土地制度,废除原有土地政策,许可土地买卖,实施新的地税政策;废除各藩设立的关卡;统一货币,并于1882年设立日本银行成为国家的中央银行;撤消工商业界的行会制度和垄断组织,殖产兴业,推动工商业的发展。
(5)教育方面,发展近代义务教育,选派留学生到英、美、法、德等先进国家留学。
(6)军事方面,改革军队编制,陆军参考德国训练,海军参考英国海军编制;并于1872年颁布征兵令,凡年龄达20岁以上的成年男子一律须服兵役。实行军国主义,武士道精神。
(7)交通方面,改善各地交通,兴筑新式铁路、公路。1872年,第一条铁路——东京至横滨间铁路通车;到1914年,日本全国铁路总里程已经超过7 000公里。
5.明治维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通过学习西方,“脱亚入欧”,改革落后的封建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时,日本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独立的国家。但明治维新具有不彻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后来,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的道路,跻身于世界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
十、德意志的统一
1.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德意志各地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但政治上四分五裂的局面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由于缺乏统一的国内市场,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受到很大的阻碍;资产阶级越来越感到,要加强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必须有强大的国家做后盾。
2.普鲁士具备了成为统一的核心力量的条件: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经济发达;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民族成分单一,统一决心坚定;统治阶级野心勃勃,实力雄厚。在首相俾斯麦的领导下,普鲁士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局势的严格控制,坚持进行军事改革,推行“铁血政策”,大力发展经济、军事实力;另一方面展开灵活的外交活动。

3.1864年,联合奥地利击败丹麦,取得了丹麦控制下的部分德意志地区。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在萨多瓦战役中,奥军主力被击溃,奥地利被排挤出德意志。第二年,成立了北德意志同盟,普鲁士统一了德意志北方诸邦。1870年,普法战争爆发。不久,南方诸邦并入北德意志同盟。1871年初,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即位德意志帝国皇帝,德国统一完成。
4.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德意志长期的***状态,为德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铺平了道路。法国和奥地利受到扼制,德国成为新兴的强国,改变了欧洲的国际格局。统一后的德国继承了普鲁士的旧制度,特别是军国主义传统,德国成为欧洲最富有侵略性的国家。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22:27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