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子舒:我一直在坚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02:20: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张子舒:我一直在坚持
来源:北京新东方
  
  张子舒是“新东方”团队中一位优秀的青年教师,辽宁是他的家乡。从鞍山市的省重点中学毕业后,张子舒考入“北京国际关系学院”,主修国际政治专业。在校时期,就在“新东方”工作的他,毕业后毅然选择了继续留在“新东方”。  采访张子舒是一个夏夜,在一家24小时快餐店,张子舒从车中走出来,风尘仆仆,因为刚刚从郊区赶过来,他的脸泛着难掩的疲惫。最近,从开会到做培训,张子舒从早忙到晚,一刻不得闲。  十年讲台耕耘,谈在新东方所得  之所以毕业后还选择留在梦开始的地方--“新东方”,张子舒总结出原因有三个。首先,是创始人俞敏洪的个人魅力,暨被“新东方”特有的人文情怀深深吸引;其次,在“新东方”工作可以满足自己在物质方面的需求;最后,是事实证明:自己非常适合做跟英语有关的事。  这也就是为什么“张子舒迄今为止还一直活跃在讲台上”的理由。这么多年来,新东方让张子舒收获颇多,第一,认识了许多人。因为做教师培训的原因,张子舒坦言,只有了解才能给他人提建议。在了解的过程中,张子舒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增加了阅历,积累了经验;第二,赚钱。人首先应该做到的是生存,而“新东方”无疑给了张子舒一个可以生活更好的机会;第三,防止智力退化。“做教育工作可以保持你的智力水平,因为你要不断备课、讲课。”要吸引学生,就要绞尽脑汁充分课堂,不求鸡飞狗跳,但一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使课堂生龙活虎。第四,证明自己是坚持的。张子舒10年磨一剑。“觉得自己还行。”他说,“在没干好之前,死不跳槽!”正是这种带有“完美主义”的想法,使得张子舒一直对工作充满热情,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学子,在某种意义上,为社会创造了可观的价值,正像张子舒自己所说:“工作是一种乐趣。”觉得在“新东方”工作很快乐,觉得在“新东方”工作可以为国家创造价值,这也是张子舒多年在“新东方”任教的收获。  07年赴美学习,看中美教学差异  2007年,新东方选派张子舒到美国学习英语教学法。由于两国国情不同,美国相比中国教学资源更加丰富,课堂都是小班授课,一班四五十人就是大场面了。进而,美国人在讲课时,交互成分很多,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进了课堂。“任凭美国人在幽默,一下面对四五百人,怕也幽默不起来。”张子舒做了一个假设。作为一名老师,张子舒一直在中国的教学条件下,努力践行“交互式授课”,这也跟张子舒小时的英语启蒙老师有关。“照现在来看,那位老师的教学方式已经算很先进了。”因为在张子舒小时候,他的老师就已然在用“交互”方法了。“希望学生越早遇到'牛'老师越好。”可能是看到了中美的教学差异,也可能是因为自身对此感触颇深,张子舒认为,教学的关键是老师。有人说过:“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张子舒之所以近来一直从事培养老师的工作,还是希望学生能有所得,“学生找老师教,就为了节约时间,然而,老师和学生的信息又是不对称的。”换句话说,老师教什么,学生就会学到什么,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高效,一定程度上是老师的原因。古人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如何真正做到、做好,这才应是老师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尽量不给学生添堵”  在张子舒的大学生活中,他曾经规定自己一天浏览500个单词,这样坚持了一年;他曾经将被子搬到学校的电视机房里打地铺,大约半年的时间每天学习英语到凌晨两三点。丰富的词汇量,加上扎实的基础,使张子舒的英语一直是班中的佼佼者。大学四年,他先后看了数十本外国原版小说,再加上专业书籍,更是不计其数。尽管这样,张子舒却不提倡学生效仿,因为如今的学生空闲时间不多,书很难坚持看完。“尽量不给学生添堵。”张子舒说,“一个时代要紧抓一个时代的主题。建议学生听看一些可行的东西。比如网页、CN*新闻。”听看经典台词、歌曲也是张子舒建议的,“学生应该是时尚的。东西是从时尚走到经典,而不是在经典中反思时尚。”被张子舒认为,紧跟时代脉搏的东西既不会占用学生大块时间,又不会是学生产生严重的挫败感,所以是行之有效的。  苦口良言,谈对学生希冀  学国际政治出身的张子舒提到,国际政治的学习使其自身学到的是一种思考方式,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他就曾告诫过学生:“别老说'我懂',我要的事情是叫你用。”“懂”是一种哲学,包含着多个层次,学生要掌握的是“用”,“使用”是语言的基本单位,这就需要背句子--“效率使用”句子。对于有的学生提出“要背多少”的问题,张子舒给出的答案是:“那是因为你跟本就没去做过,而我会说'我一直在坚持'!”对于那些自己“攒”出来的英文句子,张子舒觉得“不适当、不地道、又有些不必要。”简言之,不背句子就等于放弃使用英语!  除了英语,张子舒还谈到了当今大学生的通病--缺乏自信。在采访过程中,张子舒无论是流畅的谈吐还是结合话语的举止,一切都表现出很强烈的自我肯定,这点非常值得广大学生学习。他吐露:“希望学生找到喜欢自己的理由,首先要认同自己。”  采访手记  双鱼座的张子舒直言自己“性格不那么跳跃”,否则不会在“新东方”一干就是10个春秋。当我看到对面的他挽起袖子侃侃而谈,遇到问题时,时而沉思片刻,时而轻啜一口咖啡,然后将答案娓娓道来,我都在想:这是一个多么执着的老师啊!  就像他自己说的:“我一直在坚持。”一份可贵的坚持,使得张子舒有了一种对现在工作能够胜任、觉得自己“还行”的资格。时刻充满自信,又有一份“不敢影响、引导他人”的恭谦,这就是八零后教师--张子舒。他正在用其独特的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并做自己认为值得去为之努力的事。 http://beijing.neworiental.org/bjxingainian/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1 01:16 , Processed in 0.06250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