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66名“空降”干部观察
■19名干部直接担任“一把手”,其中呈现“经济干部”多、“专业型干部”多等现象
■专家:“空降”、“直升”干部任用体系正日趋成熟,“挂职”变“任职”体现中央决心
这个词汇的转变,很有意思。这意味着,这批干部以后的仕途存在变数:有可能回中央,也有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这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志忍谈“挂职”变“任职”的意义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要知道,这些干部个个肩负重任,关键取决于如何作为,究竟是看重眼前的GDP还是看重长远的百姓需求?土地财政的压力如何破解?房价迷局如何调节?均需要他们用实际行动解答。”
——周志忍谈“空降”干部直接任职“一把手”
日前,来自54个中央和国家机关部委的66名干部相继到地方任职,他们的平均年龄只有46.5岁,年龄最小的41岁(详见本报昨日13版)。
滕佳材和王常松是其中的两位,二人分别担任长春市副市长和松原市委副书记。据悉,这两名正局级干部,已在11月16日前后履任。
■我省
两名干部履任后
快速进入角色
动作:第一时间展开调研工作
百度百科迅速更新了滕佳材的履历,列入他的最新职务——长春市副市长。而在长春市政府网站上,滕佳材的履历如下:男,汉族,1964年12月出生,辽宁省东港市人。法律硕士。**党员。曾任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司副司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办公厅主任,长春市副市长。
关于王常松的履历,网络记录略显简单:原任审计署驻昆明特派员办事处特派员、党组书记;企业审计司司长;法规司司长。
相比网络上的反应,地方政府对此态度谨慎了许多。
长春市政府一位受访领导介绍,滕佳材分管商贸、会展经济和开发区建设等工作。对于这些方面的工作,长春市政府已有一定的规划。
而根据长春市政府网站上的信息,滕佳材的工作分工是协助市长分管商务、贸促会展等方面工作,分管负责:市商务局(市经济技术合作局)、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长春市分会(长春市会展管理办公室)。联系:吉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驻长各商业保险公司。
据悉,滕佳材到任后很快进入角色,先于11月23日,在发改委、商务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的陪同下,调研了长春市蔬菜批发和零售市场的供应和价格情况;11月26日拜访了省经合局;11月30日又到欧亚卖场视察。这一阶段,他的主要工作是调研、掌握分管工作的总体情况。
履任松原市委副书记的王常松,其日程安排与滕佳材不约而同。11月13日,刚刚履新的市委副书记王常松顶风冒雪到城区各地,对城市规划、重大项目建设、民生工程进行调研,了解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表态:讲好“吉林话”
据松原市政府一工作人员介绍,王常松是被省委有关部门送到松原市的,松原市委为其在市内租下一套公寓。在一次座谈中,王常松表示“既要讲好‘普通话’,又要讲好‘吉林话’,更要讲好‘松原话’”。
采访中,长春市委组织部的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滕佳材目前已是长春市政府党组成员。通常情况下,交流干部在地方任职的时间为一到两年,也有更长的任职期限,但“厅局级干部是省委组织部直接任命的”,对于此次下派交流的两名干部任职情况,两地市委、政府并不了解更多。
■全国
19名干部直接担任“一把手”
截至昨日,在已公开资料的交流干部中,有19名干部直接到任职地担任所在单位“一把手”。
“行政一把手”占大多数
根据本报掌握的资料显示,19名干部中,出任“行政一把手”的为15人,如原农业部财务司司长王正谱,任辽宁省辽阳市代市长;原商务部财务司司长徐加爱,任浙江省金华市代市长;原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任四川省巴中市代市长等。
从空降“地点”与有关官员的履历中,能够看出一定“深意”,如任职金华市代市长的徐加爱,曾任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财务司司长等职,对市场经济运行和发展很有“心得”,而金华是浙江经济重镇,世界闻名的义乌就属该市所辖。据《钱江晚报》报道,早在2006年,徐加爱在商务部主持编制小商品指数时,就曾多次到义乌考察,所以新的任职地对他来说并不陌生。
担任书记的人数明显少于“行政一把手”,其中包括原环境保护部规划财务司司长舒庆,任河南省郑州市委常委、荥阳市委书记;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闫树江,任青海省西宁市委常委、大通县委书记;原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主任彭友东任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委副书记、兴庆区委书记等。
“经济干部”多
统计显示,19名官员中,此前任职部门与经济工作密切相关的有7人,也占相当比例。如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股权资产部主任冀国强,任天津市静海县代县长;原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基金监管部主任吴清,任上海市虹口区代区长;原全国供销总社国际合作部部长刘惠,任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委常委、新城区委书记;原国家开发银行规划局局长郭新双,任黑龙江省七台河市代市长。
这种“履历背景”与此次任职间的关联,在天津市静海县代县长冀国强身上体现得较为突出。简历显示,拥有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的冀国强,在社保理事会中任股权资产部(实业投资部)主任,同时他还是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和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非执行董事。而天津作为新兴的金融重镇,所需要的也正是冀国强这样能够联通政府-企业-资金的干部。
“专业型干部”多
“专业对口”历来是中国任用干部的一个重要标准,在此次交流任用中,这一点也体现得颇为明显。如原人民日报文艺部主任郭运德,此次任天津市文化广播影视局局长;原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局长杜航伟,任西安市委常委、西安市公安局长;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监督管理四司司长杨富,任广东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
从杜航伟的履历来看,他毕业于西南政法学院刑侦系刑侦专业,历任公安部刑事侦查局办公室主任科员、有组织犯罪侦查处处长、刑事侦查局局长等要职,有着丰富的刑事侦查经验。
■解读
专家:从“挂职”到“任职”体现中央决心
此次大规模的“空降”有着何种深意?“空降”会否成为这些官员今后升迁的一个途径?“空降”是否已成为一种干部选用的常态制度?昨日,记者采访了有关专家。
双向流动值得肯定和鼓励
此次,对于66名“空降”干部,中组部的新提法是“任职”。在此之前,中央与地方的干部交流多为“挂职”形式。
昨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志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这个词汇的转变,很有意思。这意味着,这批干部以后的仕途存在变数:有可能回中央,也有可能在地方长期任职,这体现了中央的决心。”
在周志忍看来,“空降”已成为一种干部选用的常态制度,而且会有效增进中央和地方的沟通。“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还不仅仅如此。”周志忍指出,从近期中央和地方干部选用中,已传达出明确的信号:一种双向流动的干部任用体系正日趋成熟,不久的将来,还会有更多地方的“厅长”和“副厅长”,“直升”到中直部门担任正副司局级职务。
周志忍指出,8月,中央机关首次面向地方招收基层公务员,将从省级以下机关选拔一批优秀公务员到中央国家行政机关工作,其中包括外交部、教育部等11个部门的30个职位。
日前,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竹立家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了一定的担忧:“‘空降’干部到地方,难免会因为影响地方官员的升迁空间而遭到地方排斥。”
而此次干部交流中,按照“进一出一、统筹安排”原则,接收交流干部的省区市将选派厅局级干部到中央和国家机关交流任职。与竹立家相比,昨日受访的周志忍相对乐观,“这种双向流动应该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一决策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看,毫无疑问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实现更加科学、严谨的决策
密集的“空降”当中,66位“京官”的基层背景,亦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权威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央和国家机关厅局级领导干部中,高校毕业后就一直在中央机关工作的比例高达44.6%,而具有县、乡基层领导工作经历的仅占12.5%。
曾有媒体将这些干部形象地概括为“三门”干部:出了家门进校门,出了校门进衙门。缺乏地方工作经验,看问题往往比较宏观,但对微观的、具体的情况了解不够。
“在这些背景下,此次‘空降’任职的重要意义可见一斑。”昨日,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这些级别的干部对于国家宏观情况比较了解,对于政策的掌握更到位,他们到地方任职后,通过原有的人脉资源,在某种程度上能对地方发展起到一些作用。”
在周志忍看来,还有一个重要作用不得不提,“从以往国家部委制定的一些政策看,不乏脱离实际的案例,这不仅仅是地方的责任,更重要的原因在于,这些政策脱离了地方的实际。让这些干部深入了解基层工作,无疑在公共政策制定中注入基层实际,这传达出了更加科学、严谨决策的信号。”
“空降”干部需要潜心基层
日前,汪玉凯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此次大规模的“空降”,应防范这种下派锻炼蜻蜓点水或者走过场。
周志忍认为,“走过场”的问题并非来自“空降”干部,但的确在个别“空降”干部身上存在。
“在以往一些干部任用和提拔过程中,(基层锻炼)成为个别干部‘跑步前进’的渠道。他们更看重的是眼前的政绩,因此才有了那些面子工程和政绩工程,甚至进而导致更为恶化的环保问题,这些问题随着时间而积累,因此,解决起来也需要一个过程,需要这些干部潜心下来扎根基层。”周志忍说。
过渡到正职时间相对变短
此次66个“空降”职位当中,正职占了相当一部分比例,这种任命趋势背后,更多是挑战还是机会?
周志忍分析,在以往的干部任用当中,如市长的任用,往往从常务副市长过渡,而随着干部任用体系趋于成熟,决策更加科学严谨,以及干部素质的迅速提升,经验积累或者说过渡的时间已相对变短。因此,直接任用的正职数量日趋增多。但现阶段看,直接任命为“书记”的比例,会远低于任命为“市长”的比例。
“这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要知道,这些干部个个肩负重任,关键取决于如何作为,究竟是看重眼前的GDP还是看重长远的百姓需求?土地财政的压力如何破解?房价迷局如何调节?均需要他们用实际行动解答。”周志忍说。
此次“空降”的66名干部当中,到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任职的有48名,这是否意味着中央决策有意向欠发达地区倾斜?实质意义在哪里?
周志忍表示:“还不能这样说,从此次‘空降’干部到地方的配备看,可能对一些地方的确有一些倾斜,关键还要看实际效果。但从某些无法言传的侧重看,这对当地地方是有好处的。” 本报记者 窦仲 李雁程 李季 相关阅读:
2010.11.02
2010.10.1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