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计划体制难道真的一无是处?(1)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03:15: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计划体制难道真的一无是处?(1)

  新中国建立之初,通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制度方面逐步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改革开放后,中国又走上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道路,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很多人对于计划经济体制多有批判,可是计划体制难道真的一无是处吗?首先我们从当时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以及面临的历史任务出发,计划体制的建立无疑具有现实的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首先,鸦片战争掀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更有学者称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西方资本主义近代在物质文明方面的优势地位不可否认,而西方更是以武力手段强制敲开了中国的大门,中国在战争侵略不断、社会极度动荡不安中被迫进入近代社会。无数的曲折动荡中,中国***终于领导人民建立了独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但由于长期的战乱,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经济基础薄弱,社会力量极度弱小在这样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工业,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迫切性,计划经济体制可以举全国之力迅速实现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的建设,这样的特点正好契合了建国初期长期的落后状态下对于快速实现现代化的迫切需求。
  其次,苏联的示范效应。“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通过俄国革命并取得胜利而传入中国的,中国人民在探索救亡图存的过程中,俄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为中国指明了一条道路,而且列宁时期苏联对中国的态度和具体措施使得中国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侵行为,学生老挨老师的打,也使得中国放弃了向西方的学习,事实上资本主义在中国也没有建立起来的现实性。从建国初期中国就以苏联为模式进行国家建设,事实证明苏联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足以与当时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抗衡。苏联的计划体制为中国提供了示范作用,在当时的国际形势下,在苏联老大哥的带领下,中国也自然地走上了集中的计划体制。
  第三,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简单,科技水平不高、社会利益关系相对单纯,这就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建立提供了有利条件。
  最后,从理论形态上来看,当时普遍认为计划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在这样的背景下,在中国建立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然成为合乎逻辑的选择。


                                                              国际关系论坛考研政治教研室:何亚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21:2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