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扩招研究生不如改良高等教育生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8 02:29: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扩招研究生不如改良高等教育生态

  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确定,今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在去年实际招生的基础上扩招5%左右,而博士生则扩招2.5%。数据显示,去年,硕士研究生扩招了5%,而博士生扩招1.7%。去年,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规模达到创纪录的41.5万,按照今年的扩招幅度,硕士研究生将招生43.6万。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将达6.15万人。(2月7日《新京报》)
  表面上看,研究生扩招能提高大学生学历层次,缓解就业难。但是,如果不清理高等教育积弊,扩招研究生应对就业难将是饮鸩止渴,使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时下,不仅本专科生就业难,研究生就业也没有丹书铁券。有报道指出,研究生正在遭遇就业率学历倒挂怪圈。来自教育部门的数据显示,吉林省2008届研究生就业率为78%,本科生为83%。就是佐证之一。为此,不少人发出“读研不值”的感叹。
  中国青年报与某网站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表明,52.9%的人认为读硕士研究生不值。读过研的受访者中,35.6%的人表示后悔。还有学生认为读研究生没有学到什么。在去年年底举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高端论坛上,由武汉大学、武汉科技大学共同完成的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课题调查报告显示: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中,62.7%的人认为硕士生的生源质量降低。多达60.5%的人认为高校应压缩招生规模。不少考研学生坦言:读研主要是为了暂避就业压力,希望通过提升学历给自己增添就业筹码。但是,读研能否成为筹码,是个未知数。
  客观地讲,研究生认为读研不值,与研究生急功近利、就业期待值偏高有关。本专科生感觉就业困难,认为不读研究生找不到好工作,读完研究生,结果发现工作还是难找。十几年寒窗,花掉了父母的血汗钱,研究生就业甚至不如本科生,研究生发出读研不值的感慨不难理解。我以为,研究生遭遇就业难,除了研究生急功近利,就业期待值偏高,缺乏年龄优势等因素外,实际上暴露出当前高等教育的积弊。
  当前人才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不平衡,人才浪费的问题突出。研究生虽然学历层次较高,但是由于目前研究生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导致研究生没有从事与其学历相适应的工作,所从事的工作技术含量并不高。坊间流传的“专科生、本科生干中专生的活,研究生抢专科生的饭碗”就是证明。而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求职者较高的工资福利期待,也改变了追求高学历的人才观,主动向本专科生抛出橄榄枝。

  近年来,高校扩招是不争的事实,不少学校研究生规模已经超过本科生。研究生数量上去了,但是师资队伍建设并没有同步跟进,高校学术腐败、用剪刀与糨糊写论文的事屡见不鲜。一名导师带10多名或更多的研究生,研究生与导师长期不见面,导师把研究生当作廉价劳动力的情况比较普遍。曾有报道说:“当下,研究生导师往往被学生称呼为老板,这不仅是因为学生的论文能否过关、能不能拿学位,都是导师说了算,还因为研究生要给导师打工,成了廉价的劳动力。有些研究生整天做着导师交给的与专业毫无关系的项目,导致学业荒废,而且敢怒不敢言。”南京理工大学博士为向导师索取毕业证跳楼更是把师生关系生态以“杯具”形式暴露在公众面前。
  研究生教育质量严重下降,读研不仅学不到真本事,就业还不如本科生,教育部为了暂缓就业压力,继续扩招研究生,岂不是给“读研不值”论调火上浇油?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之谓,非大楼也,乃大师也”。大学房子越盖越豪华,甚至参与房地产开发。大学精神不断沦落。值得反思。改良高等教育生态,让教育变得有趣、有用,都显得迫切与必要。如果不下气力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调整学科、产业结构。盲目扩招研究生应对就业难,缓冲以后可能造成更大的就业矛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4 06:49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