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7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07年教育学真题及解析(4)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6 02:06: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31.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是
A.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     B.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
C.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       D.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
[答案]D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心理学历史发展的掌握情况。
根据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的资料分析,1877年卡普杰列夫的《教育心理学》是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著作,但是其内容只是对与教育实践有关的心理学知识的总结,没有独立的理论体系;1886年霍普金斯的《教育心理学》和1899年詹姆斯的《对教师的谈话》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发展历史上的早期代表著作,但它们同样只是介绍心理学原理在教育上的应用。而1903年桑代克的《教育心理学》,则首次建立了以实验为基础、以学习为中心的教育心理学体系,从而标志着教育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建立。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32.根据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
A.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
B.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
C.获得勤奋感,克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
D.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艾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艾里克森的观点,婴儿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自主感,克服羞怯感,体验意志的实现;幼儿的主要发挥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体验目的的实现;小学儿童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勤奋感,先服自卑感,体验能力的实现;青少年时期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同一感,克服混乱感,体验忠诚的实现。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3.按照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开始获得守恒概念的个体,其思维发展处于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的认知发展可以划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等四个阶段。其中,具体运算阶段的标志是出现“守恒”概念。所谓“守恒”是指,无论物体的形态如何变化,其物质总量保持不变。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4.关于教学与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的基本观点是
A.教学跟随发展        B.教学与发展并行
C.教学促进发展        D.教学等同于发展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维果茨基有关教学与发展关系认识的掌握情况。根据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的观点,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塑造着发展、促进着发展。至于“教学跟随发展”主要体现的是皮亚杰等人的观点,“教学等同于发展”主要体现的则是桑代克等人的观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35.根据加涅对学习的分类,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这种学习是
A.连锁学习   B.辨别学习     C. 概念学习    D.规则学习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加涅的学习层次系统的掌握情况。根据加涅的“学习累积说”,连锁学习指学习一系列刺激一反应的联结,辨别学习指识别多种刺激的异同并对之作出不同的反应,概念学习指学会对同一类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规则学习指学习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6.某小学生为了避免父母的斥责而认真完成家庭作业,其行为背后的作用机制是
A.正强化        B. 负强化       C.正惩罚      D.负惩罚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斯金纳的观点,正强化与负强化的目的都是提高反应发生概率,但正强化是通过呈现愉快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强化则是通过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正惩罚与负惩罚的目的都是降低反应发生概率,但正惩罚是通过呈现消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而负惩罚则是通过中止积极刺激的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根据对本题内容的分析,“认真完成家庭作业”是希望提高发生概率的行为,而“避免父母的斥责”则是撤销厌恶刺激的方式。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7.体现“身教重于言教”思想的学习理论派别是
A.社会学习理论          B.操作条件反射理论
C.认知学习理论          D.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班都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根据班都拉实验研究结果,在影响个体观察学习效果的因素中,榜样的作用至关重要。其中,榜样身教的作用远远胜于言传。而人本学习理论强调的是师生互动关系和个体情感体验的价值,认知学习理论重视的是个体认知结构和知识掌握的价值,联结学习理论强调的则是通过奖惩来养成行为习惯,不重视榜样的作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38.“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学习理论基础是
A.认知发现理论          B.认知接受理论
C. 认知目的理论          D.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B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奥苏伯尔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的掌握情况。有意义接受理论也称认知接受理论,它高度重视原有认知结构对新学习的影响,认为原有认知结构中是否具备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是影响知识学习的首要变量。如果原有认知结构中缺乏可用来同化新知识的适当观念,则应运用“先行组织者”策略,为新的学习提供一个认知的组织框架。至于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托尔曼的“认知目的理论”和最近兴起的“认知建构理论”都不强调“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的运用。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
39.“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一论述强调的学动机类型是
A.内部动机              B.外部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自我提高动机
[答案]A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习动机分类体系的掌握情况。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可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根据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成分,可分为认知(或称求知)动机、自我提高动机和社会交往(或称附属)动机。其中,社会交往动机和自我提高动机属于外部动机,认知动机属于内部动机。根据本题内容的分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强调的是学生的好学和乐学等认知动机。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40.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A. 描述性知识       B.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答案]C
[分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知识分类体系的掌握情况。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至于条件性知识所反映的只是知识适用的时空条件,是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结合。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1 07:52 , Processed in 0.093750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