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国际关系论坛]“选择最好”与“最好选择”―考研择校误区分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5 04:43:1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许多考生在落榜后会抱怨:“如果当时我报的是XXX大学,现在肯定已经榜上有名了。”这是何等令人惋惜!考研时,埋头认真准备是必要的,但许多人似乎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正确的择校。明智、合理地选择学校,对考研的成功有着直接影响。
盲目择校三大误区
考研最忌盲目择校。据了解,不少考生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准备考研,却因为在择校环节上不加重视,导致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般来说,考生盲目择校存在着三大误区:
“跟着排名走!”
目前互联网上到处流传着各类高校的排行榜,排名方式五花八门,排名结果也各不一样。实际上,名目众多的排名脱离了社会认可与实际水平,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和参考作用。比如那些合并后依靠专业齐全而名次攀升的高校,其招生人数逐年增加,但师资数量有限,结果一个导师带20~30个研究生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入学后却得不到充分的指导。当然,一些有着几十甚至上百年历史积淀的名校,并不会因为并校的行为破坏原有强势的专业,这一点还是经得住考验的。
顽固的名校情结
在绝大多数人的眼中,能够进入名校学习是无上光荣和自豪的事情。许多考生考研也是出于“名校情结”。但是名校真的就意味着最好吗?
在拥有众多全球名校的美国,哈佛无疑是其中耀眼的掌上明珠。但据调查,哈佛的物理系并不强,甚至不能跻身全美前十,远不如麻省、斯坦福等其他名校。由此可见,即使像哈佛这样的院校,也不可能处处都强。
国内的名校也不例外。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强势专业和劣势专业,而名校只是强势专业的实力和数量上要更胜一筹。由于名校效应吸引了很多考生集中报考,导致竞争相当激烈,分数线高,录取比例低,调剂情况频繁。假如你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电子类等热门专业,分数又不够高,则很可能被调剂到与你的愿望相去甚远的专业。相反,一些小而精的高校,如北京化工大学,有的专业在国内遥遥领先,如能有目的地报考则胜算的把握更大。
有不少人认为名校的硕士,找工作等于加上了双保险,但不能忽视一个现实: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未能找到工作的人仍有少数,而一些大专院校的学生却找到了令人羡慕的好工作,这一点是不是值得一心只想进名校的考生深思呢?
“热门专业肯定好找工作!”
考研报考时往往能看到这样的现象:管理、法律、计算机等学科报考和录取的比例为几十比一,而一些冷门的专业却是少有人问津,甚至连计划招收的人数也达不到。
国际关系论坛www.newslist.com.cn欢迎您
很多考生认为热门的专业就能有一个好的未来。的确,热门专业会给人这样的印象:市场大、就业前景广阔。但越热门的专业毕业人数也就越为庞大,也就意味着你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当几十人甚至数百人同时竞争一个职位,而你不幸成为这场比赛的失利者时,这难道是你所希望的?
干什么事都要讲究一个投入产出,花最少的精力和财力考上研,才是一个成功的投资。
需要考虑的三个因素
关于择校的经验,考生可以就各自的要求列表,并在自身条件限制下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样的选择往往是最为理性的。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
对于任何人来说,到自己喜欢的学校学习喜欢的专业无疑是最完美的。然而在此之前,考生必须非常明白自己适合学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盲目地随大流三年后往往最后只能吃哑巴亏。大家应该冷静地分析自己的情况,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合适的院校。
   
选择把握大的学校
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说,要根据自己的实力选择把握比较大的学校。如果要跨学校跨专业考研,一定要从自身能力出发,切不可好高骛远。
如果考生的专业基础不足以挑战专业强的名校,本校就是上佳的选择。再者,如果考本校也有较大的难度,考生可以尝试比本校低一个档次的学校。这点听起来似乎不太合理,但如果你考本校失败(特别是热门专业),同时被调剂到别的你不喜欢的专业,岂不是得不偿失?

选择就业理想区域的学校
每个人也都会有自己钟情的区域,到自己打算就业的区域去读研,无疑为自己留在这个区域存下了一笔不少的本钱。利用读研的时间,多结交朋友,为自己踏上社会搭建关系网,同时熟悉这个城市的文化,为未来的挑战做好准备。
想要在北京谋求发展最好报北京的学校,想要以后在上海工作就考虑上海的学校,要想在华东就选华东的学攻,要想在华中就选华中的学校。因为毕业以后异地找工作很费力,一方面有毕业论文要写,不可能有太多时间跑到其他地方找工作;另一方面经济上不允许,不可能长期的住在外地找工作。
“选择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好的选择。”国际关系论坛.跨考建议09考研学子们从自己的实力出发,然后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这才是最理智的做法。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 23:05 , Processed in 0.125000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