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660|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他们的民族英雄

 关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2-1 22:08: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font size="3"><font color="#6666ff"><font size="5">                          <font color="#ff0000"> 他们的民族英雄</font></font><br>                       赵无眠<br>  1909年10月26日,日本枢密院议长伊藤博文公爵抵达中国哈尔滨火车站,准备与沙俄财政大臣密商国是。刚步出站台,一位身著西装、头戴鸭舌帽的青年男子,突然从欢迎人群中冲进警戒线,趁众多沙俄卫士来不及反应,朝满面春风点头微笑的伊藤博文连开三枪。一枪中胸,一枪中肋,一枪中腹。接着又击中日本总领事川上,秘书馆森,铁道总裁田中。伊藤倒地,十时许死于伤势过重。行刺者是朝鲜爱国志士安重根,五个月以后,在旅顺被处决,年仅三十二岁。他在法庭上大义凛然宣称:\\\" 我是为了具有四千年历史的祖国和两千万同胞,一举处决蹂躏朝鲜主权、扰乱东洋和平的奸贼。正因如此,我的目的是正大光明的。我是作为一个国家的人民,尽了自己应尽的义务。\\\" 还曾作诗:\\\" 丈夫处其世兮,其志大矣。时造英雄兮,英雄造时。雄视天下兮,何日成业。东风渐寒兮,壮士义烈。愤慨一去兮,必成目的。鼠窃伊藤兮,岂肯比命。岂度至此兮,事势固然。同胞同胞兮,速成大业。万岁万岁兮,大韩独立。万岁万岁兮,大韩同胞。\\\"<br>  侵略元凶也是民族英雄<br>  那是一个国际间风云变幻,各国国内政体动摇振荡,酝育着无数突渐分合、崩溃重建,英雄辈出的时代。就在安重根行刑前夕,二十七岁的革命党人汪精卫在北京谋炸清摄政王载沣,事泄被捕,判处终身监禁。他在狱中所作\\\" 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 的绝句,不胫而走,同文天祥的《正气歌》、谭嗣同的\\\"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秋瑾女士的\\" 秋风秋雨愁煞人\\\" 一样,成为千古绝唱。1914年6 月28日,塞尔维亚\\" 青年波斯尼亚\\" 成员普林西波等人在萨拉热窝刺杀奥匈帝国皇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直接引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普林西波不会作诗,但同样誉为\\\" 具有强烈爱国思想\\" 的志士载入史册。<br>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朝鲜曾拍摄一部历史故事片《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近年,韩国也拍摄电视连续剧《安重根》,还邀中国影星出演女主角。在韩都汉城中心,有一个专门纪念安重根的南山公园。朝、韩虽因意识形态对立,但对于安重根这样的烈士,却同声称赞评价甚高,就因为他是民族英雄。民族英雄是超越党派之争的,有时还超越国度。民国初年,中国曾流行文明戏《安重根》,周恩来在南开读书的时候,就帮助过直隶女师的学生们排演这部新剧。中国与朝韩都是日本侵略的受害国,当年的反日斗士理所当然受到人们尊敬。反过来,安重根所击毙的\\\" 鼠窃伊藤\\" ,则因其身为日本侵略中朝的元凶,被定义为一个骄横<br>跋扈、嚣张狂妄、甚至愚顽刚愎的人物形象。<br>  然而,伊藤博文也是一位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份量、影响和功勋远远超过安重根的民族英雄。只不过,他是日本的民族英雄,是\\" 他们的\\\" 民族英雄。<br>  伊藤博文出身贫寒。其父林十藏为贫困所迫做人养子,改姓伊藤,又因外出做工亦无法养家糊口,七岁的伊藤博文只好随母寄居外祖父家。他的青年时代,西方列强以武力威胁强行捅开了日本闭关的国门,\\\" 培里叩关\\" 和\\\" 黑船来航\\"事件,使日本同中国一样与西方国家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投身救国运动,成为尊王攘夷派的一名志士,积极倡导维新。他熟习汉学,曾到英国学习海军,并以政府使节团副使的身份随团考察欧美十二国,学贯东西。在\\" 明治三杰\\" 西乡隆盛、木户孝允、大久保利通相继去世之后,他跃升为维新派的第一号重要人物。1885年,他成为日本第一位内阁首相,前后四次拜相,累计在位时间几为日本历代首相之最(战后佐藤荣作打破其记录,多了三个月)。他还三次担任另一要职:枢密院议长,主持制订日本第一部宪法。伊藤博文推行欧化,将西方工业文明引进日本,极大地增强了国力,逐步以与列强签订的平等新约取代不平等旧约,废除治外法权,并迅速跻身为列强之一。在使日本摆脱落后屈辱、成为亚洲第一强国的明治维新运动中,伊藤博文当居功臣之首,被尊为日本的现代化之父。另一方面,他在首相任上,发动甲午战争,出兵朝鲜,吞并台湾,向中国索取大量赔款,对中朝两国而言,又是一大侵略者。所以中国史书的评价是:明治维新的元勋,侵略中朝的元凶。<br>  一个侵略他国的元凶,怎么会是民族英雄呢?从感情上,实在不好接受,却是事实。历史上,民族英雄往往同时又是一个侵略者,大英雄往往就是大侵略者。当然,成功的英雄不会说自己是侵略者,他会用一个好听得多的词来代替:征服者。成吉思汗西征,灭四十国,是不是侵略?当然是。网上曾经流传过一篇文章,认为成吉思汗不应该算民族英雄,而是一个残暴的侵略者。这篇文章是一位经济学家写的。在他的观念中,英雄是不能残暴的,侵略者更不能同时冠以英雄的头衔。他提出的问题很有意义,但他的观念却无法解释所见的史实。他的论著被迫删改,内心非常矛盾乃至痛苦,只好写成专文放到网上来讨论。显然,这样的讨论也不会有什么结果。<br>  与天地同辉的侵略者<br>长期以来,甚至可以说\\" 自古以来\\" ,我们受到的教育便是如此。英雄必然是\\" 好\\\" 的,侵略者必然是\\" 坏\\\" 的,所谓\\\" 清自清,浊自浊\\\" ,非此即彼,泾渭分明。即使学会\\\" 一分为二\\\" 地看问题,从人性的角度看问题,好人有坏的一面,坏人也有好的一面;英雄也可能有某些缺点,侵略者个人品德也可能不错,——能这样看问题已实属不易,但在评价一个人的主要\\\" 业绩\\" 上,仍走不出好坏分明思维模式,即不可能同时又\\" 好\\\" 又\\\" 坏\\\".<br>在菲律宾马克坦岛,有两座纪念碑。一座是麦哲伦纪念碑,建于1866年;一座是拉布拉布纪念碑,建于1933年。麦哲伦被公认是人类第一位环球航行的航海家,他的名字应该与第一位太空人加加林、第一位登上月球的阿姆斯特朗并列于世界史册。加加林是苏联(俄罗斯)的民族英雄,阿姆斯特朗是美国的民族英雄。麦哲伦呢?他是葡萄牙人,环球航行却是在放弃了葡萄牙国籍之后,为西班牙国王效劳。但几乎全体葡萄牙人都认为他属于葡萄牙,是葡萄牙的民族英雄。其实,这几位的名字早已超越国界,他们属于全人类,应该是人类的英雄。严格地说,麦哲伦并未亲身完成环球航行的壮举,他在马克坦岛死于与当地酋长拉布拉布的战斗之中。拉布拉布纪念碑的铜像,塑造了这位上身赤裸的土著英雄手持蛮刀长杵,奋起保卫其领地的英姿,颇有\\"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的气概。麦哲伦是不是拉布拉布亲手砍死,不得而知;意义则十分明显:反击侵略者。<br>  两座意义截然相反的纪念碑,耸立在同一个小岛上。两个你死我活的对手的名字,成了当地的主要地名:马克坦是\\" 麦哲伦\\\" 的误读,岛上的主要市镇是拉布拉布市,还有一个供游人凭吊的麦哲伦海滩,——这位伟大的航海家的殒身之地。最有意思的,是一个双面碑亭,正反两面镌刻着以完全不同的\\" 立场\\" 撰写、记载同一事件的两篇碑文:<br>  正面:公元1521年4 月27日,拉布拉布率部众在此击溃西班牙侵略者,毙其统帅斐迪南.麦哲伦。菲律宾人抵抗欧洲人入侵,拉布拉布为首举义者,特此纪念。<br>背面:公元1521年4 月27日,斐迪南。麦哲伦与马克坦岛酋长拉布拉布所部激战,重伤身亡于此。是年5 月1 日,胡安。塞巴斯蒂安。埃尔卡诺率领麦哲伦船队的维多利亚号航离宿雾,翌年9 月6 日归抵巴拉米达的圣罗卡港,完成第一次环绕地球航行。<br>  (以上两篇碑文,诗人流沙河在他的散文《双面碑》中,已作妙趣横生的翻译。我没有去过菲律宾,亦未见原碑文。本文所引系根据其译作改写,以合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有兴趣者可找流作欣赏。)<br>  抵抗入侵之敌的是民族英雄,侵略者同样是民族英雄,甚至是一位伟大得多的民族英雄。除了当地人,大概知道拉布拉布的人是不多的。而即使是与马克坦岛一桥相连的宿雾,麦哲伦的名字都仿若神祗。国外游客至此,看到那幅拉布拉布手挥蛮刀砍向麦哲伦的\\" 历史画卷\\" ,恐怕都难免心情复杂。这位注定将以其不朽之名命名地球上一道海峡、南天上两团星云,\\\" 与天地同辉\\\" 的探险家,竟如此窝囊地死于一个小部落头领的刀下么?另一方面,一个酋长,不管他可能多么愚昧、不开化,对人类文明的传播和进程、对地球的是方是圆是长是扁毫无兴趣,他奋起保卫自己的家园不受外来人侵犯总是对的,无可指责。不能因为你有先进的航海技术,首先知道地球是圆的,你就有权要求我臣服。否则,英国人发动的鸦片战争也就是\\\" 先进打落后\\\" ,天经地义了。</font></font>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3:03:00 | 只看该作者
大历史观而已。
12#
 楼主| 发表于 2005-2-9 23:02:27 | 只看该作者
时世造英雄。<br><br>英雄是指广义的英雄。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2-2 15:57:17 | 只看该作者
不是偶写的呀。
小强 该用户已被删除
10#
发表于 2005-2-2 15:04:1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9#
发表于 2005-2-2 12:08:59 | 只看该作者
每个民族,每个历史时期都会有民族英雄<br><br> 对这个的定义是很笼统很空泛的,高中历史中老提到的民族英雄在新的时代往往与大中华的统一相悖,后来为了考虑到中华民族这个统一的概念,很多清朝时候的抗清英雄和文天祥之类的抗元(蒙古族)英雄已经慢慢的不再冠以民族英雄的称号,因为我们得记的蒙古族,满族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
8#
发表于 2005-2-2 11:52:01 | 只看该作者
<a href="http://news.sina.com.cn/c/2005-02-02/02235739736.shtml" target="_blank">http://news.sina.com.cn/c/2005-02-02/02235739736.shtml</a><br><br>瞅着这个新闻挺适合做为案例涉及咱们现在所说的问题
7#
发表于 2005-2-2 11:22:37 | 只看该作者
一边洗衣服,一边瞅着,越读心里面越不是滋味.<br><br>说来说去,好像就是在说:胜者王,败为寇.<br><br>政治与民族利益不能与道德挂勾.<br><br>那好吧,我们武力统一台湾,再收复元朝,清帝国的领土!!!<br><br>呵呵......大伙再仔细瞅瞅,这文章到底要说明什么,俺要晒衣服去了.
6#
 楼主| 发表于 2005-2-2 00:32:08 | 只看该作者
陆老板给的,太长了,我也没读完:)
5#
发表于 2005-2-1 23:09:54 | 只看该作者
没时间细看,二当家的总结一下主要内容好不……?
4#
 楼主| 发表于 2005-2-1 22:17:19 | 只看该作者
<font size="3"><font color="#6666ff">从民族英雄到***贼<br>  一个民族,评价自己的英雄人物与评价别人的英雄人物,往往没有统一的标准。不仅各民族的利益使然,英雄观、道德观也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我们来看看FaGuo的例子,著名的贝当元帅,《中国大百科全书》与《简明大不列颠百科全书》对他的评价有很大差异。<br>  前者的辞条解释是:\\" FaGuo维希政府元首、FaGuo元帅,民族叛徒。\\\" 后者则是:\\" FaGuo将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凡尔登战役的赫赫英雄,第二次世界大战维希傀儡政府元首。\\\" 显然,前者的评语是单一的,带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道德色彩和批判色彩;后者的评语是复合的,平实的,基本上不作道德评判。前者在介绍其生平时,也曾提到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 因领导凡尔登保卫战而出名,成为当时的英雄\\\" ,轻描淡写,不无揶揄。我们看前者知道的贝当,是一个一度浪得虚名的坏蛋、彻头彻尾法奸;而看后者了解贝当,才知道他原来也曾是一位深受爱戴、享有盛誉、功劳卓著的民族英雄。<br>  1932年,巴黎出版的一本小册子《剑刃》,扉页有一段作者献词:<br>献给贝当元帅 本书只能献给元帅阁下一人 因为你的赫赫功绩最能证明 思想光辉产生的行动 具有何等崇高的美德 献词的落款是:\\" 致最崇高最热忱的爱戴之意——夏.戴高乐\\\"  <br>这位戴高乐将军,一度崇拜贝当几近阿谀奉承的程度,历史证明他绝非一个吹牛拍马的小人。他是发自内心的对这位民族英雄与恩师的爱戴:是贝当在极为艰难的一战期间,率领法军浴血奋战,为法兰西民族杀出了生机。他没有想到,当德国侵略者卷土重来之时,贝当竟会挺身而出,代表FaGuo投降。戴高乐多次规劝、进谏无效,最后一次向他心目中的偶像举手致敬,慨然与之决裂,到FaGuo本土之外组织\\" 自由FaGuo政府\\" 进行抵抗运动。他被贝当的维希政府以\\\" 叛国罪\\\"缺席判处死刑。1944年8 月26日,戴高乐率领其抗战部队同盟军一道开进巴黎,结束了长达四年的纳粹德国的统治。这一次,是戴高乐取代了贝当成了FaGuo的民族英雄。第二年的8 月15日,也就是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那一天,89岁的贝当同样以\\\" 叛国罪\\\" 被判处死刑。戴高乐签署了特赦令,改判终身监禁,——就象五年前贝当也在他缺席审判的死刑判决书上签署\\" 不要执行\\" 一样。<br>  不过功是功罪是罪,FaGuo人一直到今天都没有否认贝当先前的功绩。即使在他率领FaGuo投降的战败时期,在大多数FaGuo人心目中,他仍然是精神领袖,仍然把民族复兴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正如红衣主教热利埃说的:\\\" 贝当就是FaGuo,FaGuo就是贝当。\\\" 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没错,就算是戴高乐,也由他一手提拔,从上尉逐级升至将军,才能成为二战中的风云人物。<br>  在利益的相对性之上,还有一个道德的一致性。反之亦然。作为盟国之一,我们为FaGuo终于选择了戴高乐而非贝当庆幸。不过他到底只是FaGuo的民族英雄,而FaGuo是世界上第二大殖民帝国,其领地包括越南,当时叫法属印度支那;当年的英法联军,也犯下过火烧圆明园的暴行。二战结束以后,戴高乐推翻了贝当维希政府的一切对外条约,下令要恢复FaGuo在亚洲的利益,包括在中国的利益。中国最先在本土对日抗战,在战胜国中的地位远远超过FaGuo。戴高乐的所谓\\\" 自由FaGuo\\" ,几无战功和战绩可言,连东欧一个小国的抵抗游击队都不如,对中国及亚洲的抗日更毫无贡献。战争期间,越南的FaGuo军队皆效忠于维希政府。不料他跟着盟军返回巴黎,竟俨然以\\\" 五大战胜国\\\" 之一登上历史舞台。他重新出兵,占领刚刚宣布独立的越南;他还企图重获中国领土上的法租界,一直拖到1946年2 月28日才被迫签约,放弃事实上早在三年前维希政府即已宣布放弃的租界及治外法权。别人的民族英雄,我们尽可以去欣赏甚至敬佩;唯从本民族的利益计,倒不如让他们多出几个***贼。<br>  从民族救星到人类公敌<br>  几乎与贝当同时,德国也有一位一战英雄,即后来当上魏玛共和国第二任总统的兴登堡。他也提拔了一位无名小卒、一战时的二等兵希特勒,使之掌管德国,震惊世界。有趣的是,希特勒也曾崇拜和歌颂兴登堡: <br>  \\" 您在荣誉的战场上为我们民族的生存和未来战斗了三次。您当年经历了帝国的形成,还亲眼见到过那位伟大首相的事业,看见过我们民族奇迹般的腾飞,并在最后把我们领进了伟大的时代,让我们自己去体验和争取自己的命运。今天,陆军元帅先生,先知决定您是我们民族重新兴盛的庇护者。对我们所有的人来说,您神奇的一生是德意志民族不可摧毁的生命力的象征。\\\" ——这是1933年3 月21日,希特勒在一次庆典的演说词。我们看到,他完全是在颂扬一位民族英雄。<br>  兴登堡本人并不是纳粹,也没直接参加过希特勒的侵略战争和****犹太人,但他与纳粹合作,以自己的巨大声望,帮助希特勒攫取了独*者的位置,是这场德国、欧洲、乃至世界灾难的始作俑者。正是他,在国会纵火案的第二天,宣布《保卫人民和国家》的紧急法规,取消了魏玛共和国宪法规定的保卫人民人身、新闻、*会、结社、言论出版的自由。为什么这么糊涂?因为他相信,只有希特勒能够拯救和振兴德意志,希特勒是领导德国重新崛起和腾飞的民族英雄。正所谓\\\" 英雄惜英雄\\\".从兴登堡时代的魏玛共和国,到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是一位民族英雄向另一位民族英雄的传交承接。不光是兴登堡,当时的绝大多数德国人也相信,希特勒是\\" 德国再生的当然代表\\\" ,所以才以绝对高票让他赢得大选当上帝国元首。他使德国迅速摆脱战后的困境,在西方经济大萧条中一枝独秀,他迫使西欧各国放弃战胜国的地位,容忍和屈服于德国成为新的霸主,收复苏德台,吞并奥地利,瓜分波兰,出兵北欧,占领FaGuo,……一直到二战的战略转折之前,希特勒的所作所为,与一个真正的民族英雄极为相似,甚至并无二致。海因茨.赫内《德国通向希特勒独*之路》一书,记录了当时的这样一首诗:\\\" 上帝派来救星,苦难已有尽头,举国欢腾共庆:春天终于来临。\\\" 从二战的资料片中我们看到,1940年6 月德军占领巴黎,在二十二年前德国签署投降书的贡比涅森林的同一节车厢内,FaGuo正式向德国签署投降书。那一幕对于德国民族,是何等的骄傲自豪,扬眉吐气:德国人民从此站立起来了!<br>  希特勒的独*,是建立在广泛民意基础上、受到德国人民拥戴的独*,是民族救星式的独*。他被称颂为\\" 人民的总理\\".纳粹德国的立国基础,包括对外发动侵略战争,对内实行种族灭绝,说穿了就是民族主义,并且是演绎得最彻底和最极端的民族主义。\\\" 纳粹\\" 中文译作\\" 国家社会主义工人党\\\" ,准确的译法应为\\" 民族社会主义工人党\\\" (Nation的主要含义是民族)。我坚持认为,希特勒最大的罪恶不是他发动了侵略战争,而是对犹太人的****。虽说他从民族英雄变成民族罪人乃至人类公敌,仅仅是因为输掉了那场战争。</font></fon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9:46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