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谨防“政府失灵”影响房地产调控实施效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3 14:46: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昨日,据《21世纪经济报道》称,住建部日前正在向各地发出 《关于报送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这份通知明确提出,2011年计划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是1000万套。大量增加普通住宅的供给,可以缓解房价高企的压力。但是,有业内人士指出,在进行保障性建设的同时,也需谨防“政府失灵”。
  两种“政府失灵”都存在
  2011年,全国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建设规模或将高达1000万套,相比 2010年的 580万套,增长72.4%。而计划新增的420万套住房中,公共租赁房将占主要部分。依据住建部公布数据,2010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规模将达到580万套,预计投资超过8000亿元。如果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000万套,较之2010年建设规模又增加了420万套,新增投资超过6000亿元。以此计算,2011年保障性安居工程投资或将达到1.4万亿元。
  与此同时,对于大规模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资金缺口问题,住建部相关专家也在媒体上表示,中央将会给予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很多配套政策优惠,这种配套政策将会一直延续下去。
  但是,如果确保这一安居工程确确实实是民心工程呢?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杰则建言,谨防住房保障中的“政府失灵”。他指出,“政府失灵”发生有两种。一种是政府被俘获,即政府的公共权力被少部分利益集团所掌握,公共资源为少部分人服务,表现为“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等各种形式的腐败寻租。另一种是政府虽然没有站在某个特定利益集团角度,但行为准则就是错误的,对公共资金和公共资源的利用既没有按照效率原则执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也没有依照公平的原则去落实,造成更多的社会矛盾和阶层分化。
  他坦言,在住房保障建设中,这两种“政府失灵”都存在。首先,目前在一些地区,住房保障的资金某种程度成了唐僧肉,只要打着住房保障的旗号,随便谁都可以来分享一下。真正需要保障的对象——真正住房困难的中低收入家庭,却往往被忽视了,或只是被一些利益集团当作借口来为他们自己牟私利。
  其次,一些地方政府对住房保障理解有误,认为只要做了实事、有效果就行。反正都是用之于民,保障谁都一样,保障在社会上无足轻重的中低收入家庭,还不如保障对在社会上有影响力、社会“有贡献”的人士。这种做法不但没有缩小社会阶层贫富差距,反而继续扩大两极分化,这是与社会保障目标完全背道而驰。现在“富福利”一词很流行,也确实很犀利,如北京、郑州、宁波等很多地方暴露出来的经济适用房成为“公务员专属房”。
  未来保障房占半壁江山
  与全国的步伐一致,上海在“十二五”期间,保障房将占到总数的半壁江山。而来自坊间的消息称,十二五期间,上海住房建设大约为1.25亿平方米,其中保障房建设占到了总数的半壁江山,其中经济适用房建设2300万平方米、廉租房公用房建设2000万平方米、重大工程配套拆迁安居房建设2000万平方米,总数达到6300万平方米。剩下的2500万平方米则用于非住宅的商业地产配套项目建设。用于商品住宅建设仅1700万平方米,仅占总数的13.6%,普通商品房(中小型、限价房)占到了2000万平方米。
  对此,中国指数研究院副院长陈晟表示,在这一住宅建设思路的引导下,未来商品房市场预计将出现以下改变:第一是由于商品住宅(不含普通商品房)供应量仅为1700万平方米,供应稀缺的情况下将导致未来新建商品住宅的普遍高端化,以与保障房形成明显区别。同时,由于住宅建设重心转向保障房,因此保障房的参与度将对房地产企业的业绩保持以及商品住宅建设的参与权具有重大影响。在陈晟看来,由于住宅供应结构的改变,预计十二五期间上海住宅价格的总体水平将趋于平稳,但以同质价格比较仍将持续上升。
  
(责任编辑:黄珂)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爱分享转发至:白社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8-26 05:4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