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商贸业务被叫停 中储粮收入或减五成
[打印本页]
作者:
dulidiyijun
时间:
2010-11-10 11:43
标题:
商贸业务被叫停 中储粮收入或减五成
只要垄断存在,此类现象就很难规范。等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后,它马上就会再兴起。
中储粮未来是否还会发展商业贸易性业务,就要看国家的控制力度。
近日,“中储粮全面暂停除与储备吞吐轮换直接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一切购销经营活动”的消息将中储粮再次推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京东方A工商银行上风口浪尖。
“从近几年中储粮的业务来看,它模糊了自己的初始定位,开始走向逐利之路。国家此举的考虑是让中储粮回归最初定位,加强其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作用。”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据了解,中储粮粮油业务主要分两种,一种是政策性粮油业务,另一种就是粮油加工、物流等商业贸易业务。近年来,中储粮不断发展商业贸易性业务引起很多粮食加工企业的不满,被质疑为“钻国家的空子”。而今年以来,我国粮食价格不断上涨,中储粮也被认为涉嫌其中。
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称,市场上的一些“二道贩子”就是中储粮的关系户,比如说储备拍卖时,从事经营业务的分支可能先把粮食买回来,然后再去倒,从中牟利,这种现象成为推动粮食价格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马文峰的了解,目前普通小麦的价格每吨在1980元到2050元,这其中有100元是出库的费用。按照国家的规定,正常的出库费用每吨在30元到50元,而现在出库实际费用每吨都在100元以上。
据媒体披露,今年7月,相关部门在河南、河北、山东等小麦主产区调研时发现一些问题,其中包括很多粮食加工企业反映的“出库难”、“转圈粮”。
“通过各种手段来加价,这中间的70元谁拿去了?很多时候都是中储粮下边的粮所、粮库拿去了。这些最终都要消费者支付。”马文峰说。
有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年底,中储粮从事粮油加工业务的企业就有53家,涉及到大米、面粉、食品、玉米、油脂等多品种的加工业务。与此同时,中储粮系统2009年加快延伸产业链的战略步伐。
“中储粮拥有雄厚的国家资金和大粮仓等各种优势,对粮食加工行业而言,如果中储粮继续往下游粮食加工行业拓展,必定造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越位行为不仅造成其他粮食加工企业恐慌,怨声四起,而且也存在一定的经营风险。”周思然称。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商业贸易性业务带来的效益已接近中储粮整体收入的一半。此次中储粮被叫停商贸型业务,整体收入近期可能削减近50%。
马文峰则认为,中储粮下属的粮库可能受到影响,而经营性业务不是中储粮的主要收入来源,此次“被叫停”对总公司的影响不大。
在马文峰看来,对中储粮的限制,效果只是暂时的。“只要垄断存在,此类现象就很难规范。等当前的通货膨胀压力过后,它马上就会再兴起。中储粮未来是否还会发展商业贸易性业务,要看国家的控制力度。”
()
中国经济时报
1376粉丝
关注转发到微博
已转发1次
更多收起开心网人人网豆瓣转发至:白社会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