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南华早报》10月12日报道】题:落魄毕业生的困境数百年来,老师一直用中国的古训“书中自有黄金屋”来激励学生,让他们知道好成绩就是成功的敲门砖。但是,广州26岁的毕业生列志伟(音)和许多像他一样的毕业生发现,良好的教充不再是致富的保障,反倒可能让他们背上如山的债务。
![]()
2002年,列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广州土地房产管理职业学校。但是,由于他没有缴清学费,学校并未发给他毕业证书。没有文凭,潜在雇主就无法确认他的学历,所以他找不到收入较高的工作。
内地的高等教育迅速扩张,导致学样极力搜罗生源,甚至招收了一些没钱完成学业的学生。列和其他有着类似经历的毕业生落入了由此形成的陷阱。目前在一家卡拉OK厅当主持人,每月工资800元。他说:“我困在一个没有出口的迷宫里。我根本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只要没有证书证明我毕业,无论受过教育还是街头中贩都没有区别。”
在全国各地,许多学校采取同样的手段迫使学生缴清学费。经常有绩务缠身的毕业生通过内地媒体和互联网论坛寻求帮助。
去年,内地高等院校共有将近3000万名在校生,比澳大利亚的总人口还要多。总体入学率从1999年的10.5%猛升到了大约24.2%。
香港教育学院的李军(音)博士说,其中许多学生来自贫困家许。面对急剧增加的学生,政府提供的奖学金和助学贷款只是杯水车薪。
他说:“在西方的大学,学生付不起学费的时候,根本没有协商余地。如果无法获得资助,学生就必须放弃学业。但是,中国的情况不同。这里的高等院校希望能有大批毕业生,现行体制允许学生先入学,到毕业前再缴清学费。”
华中科技大学的沈红教授说,政府向在校大学生提供多种奖学金、补助和低息贷款。她说:“有两种奖学金,一种完全根据成绩,另一种针对的是家境贫困的优秀生。”后者名为“国家励志奖学金”,领取人数约为学生总数的3%,每人每年可以领取多达5000元。拿不到奖学金的学生还可以申请每年大约2000元的国家补助。大约20%的学生有资格领取这种补助。
除了直接补贴之外,政府还通过信用合作社、银行或金融机构向贫困家庭的学生发放专门贷款。每名申请人每年最多可以申请6000元贷款,就学期间不用支付利息,但毕业后就开始计息。尽管实施了这些助学项目,许多人仍然感到度日艰难。内地大多数高校每年学费是4000元至1.3万元不等。申请学生贷款的难度大,耗费的时间也很长。
沈红说,有些地区的贫困学生比例较高,所以出现了僧多粥少的现象。她说:“不能排除行政失误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需要奖学金或学生贷款的最贫困学生可能拿不到这些补贴。由于缺少透明的收入申报体系,发放贷款和奖学金的机构可能无法获取关于学生家庭的准确收入资料。在中国内地,确定贫困生的经济状况仍然是个难题。”
去年7月,教育部禁止高校通过扣发毕业证书的方式迫使学生缴清学费。但是,现实完全是两回事。国家媒体说,扣发毕业证书的院校必须向毕业生道歉,但并未强制执行这项规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