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3007|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欧洲联盟发展简要过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6-3-4 19:27: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欧洲在人类的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不幸的是在欧洲大陆长期存在着宗教之间、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冲突,战火连绵。远的不说,两次世界大战都是首先从欧洲打起来的,然后把战火烧到其他大陆。“欧洲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  因此,在“欧洲观念”(Idea of Europe)产生的同时,欧洲人一直在寻找实现永久和平的途径和方式。从十七世纪的圣•皮埃尔(1658-1743)的《永久和平方案》到十八世纪的雅克•卢梭(1712-1778)的《永久和平方案的判断》和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的《永久和平论-一个哲学方案》(1795),一大批欧洲先哲都提出了许多联合欧洲的方案。  从今天的欧洲联盟之火,我们可以追寻到这些先哲思想的火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为了避免战祸再度发生,部分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区域经济一体化实现欧洲真正的联合。1951年4月18日FaGuo、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和卢森堡签订了《巴黎条约》 ,创建了欧洲煤钢共同体 。1957年3月25日上述六国又签订了两个《罗马条约》,创建了欧洲经济共同体 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这三个共同体当时合称为欧洲共同体(European Communities)。由于共同体这种模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便吸引了其它欧洲国家加入 - 英国(1973)、丹麦(1973)、爱尔兰(1973)、希腊(1981)、西班牙(1986)、葡萄牙(1986)、芬兰(1995)、奥地利(1995)和瑞典(1995)也相继加入。到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东扩,将有10个东欧国家加入,成员国数将达到25个。预计到2007年,成员国数将达到27个。   
    欧洲一体化的成就世人瞩目,但是其历程远非一帆风顺。在《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后的二十多年里,统一大市场的建设进展缓慢。只是到了1986年初当时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签订了《单一欧洲文件》之时,欧洲一体化才又获得了新的动力,进入快车道。1992年2月7日12个成员国在马斯特里赫特签订了《欧洲联盟条约》(又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宣布成立欧洲联盟。1997年10月2日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和2001年2月26日签订的《尼斯条约》分别两次对《欧洲联盟条约》又进行了修改。目前,《欧洲制宪条约草案》(Draft Treaty Establishing a Constitution for Europe)已经起草完成,成员国正在就草案进行磋商和谈判,并且在 2004年6月18日在欧洲理事会上和政府间会议获得通过。2004年10月29日,欧盟25国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第一步宪法条约《欧洲宪法条约》。标志着欧盟在推进政治一体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煤钢联营——共同市场/欧洲货币联盟——增长和稳定公约——欧洲中央银行——欧元发行流通——对外政策一体化使命提出——欧盟制宪进程——联盟扩大——宪法条约


舒曼计划1950年5月 /《巴黎条约》1951年


背景:由于苏联的现实威胁以及美国大力之,西欧在4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出现了一股联合热,而联合道路最大的障碍是德法关系。为了联合德国也同时控制德国,“舒曼计划”应运而生。舒曼是FaGuo第四共和国时期的国家领导人,是欧洲共同体市场的奠基者之一,在1950年5月9日提出了著名的“欧洲煤钢联营计划”即“舒曼计划”。
主要内容:先将FaGuo与西德煤钢生产置于一个联合的高级管理机构之下,实行联营,再将西欧各国的这两个基本工业部门联合起来。
根据这一计划,FaGuo、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1年签订了“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巴黎条约)。52年组成西欧煤钢共同体,这位50年代后期成立的欧洲共同市场奠定了基础。舒曼计划地提出在战后欧洲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首先是FaGuo队的政策的根本转变;其次直接导致欧洲煤钢联营的条约的签订,为西欧联合开辟了广阔的道路;此外还为战后西欧格局奠定了基础。

欧洲煤钢联营1950年


舒曼计划出台后,1950年6月开始,FaGuo、西德、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在巴黎就此计划进行谈判。经过激烈讨论,六国于1951年4月18日签订了为期50年的欧洲煤钢联营条约。其使命为:在六国建立煤钢共同市场,取消关税,商品数量限制和其他歧视性措施,对六国的煤钢业务实行“有限制干预”。主要机构:高级机构理事会共同体会议法院。并于1952年施行。联营是欧共体的前身,它的建立促进了联营各成员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FaGuo与西德的和解,加深了西欧六国的经济政治联系,为50年后欧共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西欧联盟1955年/2000年


1955年5月6日成立,现有成员国9个包括英法比荷卢德意西葡。宗旨与中心任务:加强成员国集体自卫,协调成员国之间国防政策,武装部队军火生产;在政治社会法律等发面进行合作,促进欧洲团结统一,推动欧洲统一进展,该组织与北约关系密切,主张加强北约防务。
近年来,该组织更加注重欧洲国家防务合作,强调西欧联盟应该发挥“北约的欧洲支柱和欧洲建设的安全支柱”的作用。欧盟各国在2000 年年底前克服分歧,召开的历史上第一次外长和防长联席会议,把作为军事协调机构的西欧联盟归并到欧盟中,成为欧盟的军事臂膀。这将加速欧盟为了建立独立安全体制而进行的军事改组。代表着欧盟在依赖了北约和美国数十年后,终于朝着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以及救援行动迈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关键性一步。欧洲共同防务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罗马条约》1957年/《布鲁塞尔条约》1958年/欧共体


1957年3月,法德意荷比在罗马签署了欧共体共同体条约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统称“罗马条约”。于1958年1月1日生效。
1965年4月8日,共同体六国签订了《布鲁塞尔条约》,约定于1967年7月1日将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煤钢联营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称为欧洲共同体。总部:布鲁塞尔。主要机构:欧洲理事会、部长理事会、ouzhouyihui、欧洲法院等。建成后成就斐然:

建成关税同盟;
实行共同农业政策;
建立共同货币市场;
建立科技共同体;
建立欧洲统一市场;
组织不断扩大,成份增加。

欧洲共同体成立后加速了欧洲一体化,努力摆脱美国控制并与苏联抗衡,成为美国经济竞争对手,还与第三世界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是经济国际化,集体化和一体化的成功典型,后发展成为欧洲联盟,成为国际格局中的重要一极。

第一个《洛美协定》1975年


进入70年代,美苏加紧争夺世界霸权,资本主义世界爆发战后最重要经济危机,第三世界要求改变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呼声不断,加之第四次中东战争是西欧认识到稳定原料供应和投资销售市场的重要性。欧共体就国际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46个发展中国家在1975年2月28日签订了第一个“洛美协定”,全名为《欧共同体——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国际)洛美协定》。协定规定非加太过出口的全部工业品和94.2% 的农产品可不限量地免税进入欧共体,欧共体向前者出口只享受最惠国待遇、不免税;欧共体提供基金作为非加太一些主要农产品因叠加而受损失的补偿,还提供46.5亿美元财政援助,有效期为5年。协定对定的签署标志南北关系揭开了新的一页。共同体与非加太国家经济关系明显发展,但本质上不能改变发展中国家受到剥削的命运。迄今为止签署了4个“洛美协定”。

“尤里卡”计划1985年7月17日


70年代80年代初,欧共体高科技技术比美国日益落后,决定建立“科技欧洲”。1983年3月美国提出“星球大战计划”,并积极吸引西欧的投资和人员参与研究。为改变西欧各国在科技方面分散经营,科技水平日益落后于美日的局面,1985年4月17日在西欧17国巴黎部长会议上正式宣告诞生。
1985年11月5日至6日第二次部长会议通过了“尤里卡宪章”,标志着该计划正式开始实施。现在20个成员国,主要机构:部长会议、代表委员、秘书处。自第五届部长会议开始9个月,召开一次。该计划最显著特点是它是一个供欧合作的“开放框架”,实行“自上而下”原则,它不仅促进了工业欧洲的形成,振奋了西欧“联合自强”的精神,还给西欧开展科技合作提供了有益经验。

《单一欧洲法令》Single European Act (SEA)1986年


《单一欧洲文件》是1985年12月在卢森堡举行的由当时的12各成员国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参加的欧洲理事会(European Council)会议上通过的,1986年2月开放签字。这个文件的重要内容包括全面修改了《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给欧洲政治合作(Euroepan Political Cooperation, EPC)以正式的法律地位、增设初审法院(Court of First Instance)等,为在1992年底最终建成统一欧洲大市场铺平了道路。

“德洛尔计划”1987年1989年


东欧剧变给西欧国家带来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问题,为迎接挑战,西欧国家决心加速一体化进程,欧共体执委会主席雅克•德洛尔任首脑会议主席分别与1987和1989提出了两份计划。
第一份“德洛尔计划”是为一体化文件的成功而奋斗的报告,又称“一揽子财政改革方案”,起初由于分歧较大为获得通过,后在联德斡旋之下1988年2月在布鲁塞尔特别首脑会议上终于就“德洛尔计划”达成妥协,为实施一体化文件所规定的最后计划(解决预算赤字,农产品价格)和中期计划(改革农业政策,财政制度,结构基金)开辟了道路。

1990年《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


“新大西洋主义”提出后,一些西欧国家原则表示愿与美就“欧美关系新基础”举行会谈。仅谈判,欧美双方于1990年11月23日达成协议,发表《欧共体-美国关系宣言》。包括四部分。
第一部分:准则,双方要努力改善他们之间关系;第二部分:简单地提到双方最重要的共同目标;第三部分:列举了当前开展双方合作的重点领域;第四部分:为实现协商和对话机构化建立框架。
主要内容:欧共体声明对北大西洋联盟及原则与目标的承诺;美国承认欧共体有权实施共同的外交与安全政策;双方举行定期高层协商,美国总统同欧共体理事会执行主席和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半年会晤一次。这是美国于欧共体首次就建立全面合作关系的问题大层的正式协议,对保证双方关系的稳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它没有也不可能消除美欧之间渊于利益不一致,而日益增多的矛盾与冲突。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欧洲联盟条约》1992年


1991年12月欧共体外长会议在丹麦的马斯特利赫特小城召开,会议提出了建立欧盟的计划。1992年欧共体首脑会议,达成了试行欧洲统一货币联盟的条约,即《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条约规定 在1993年实现欧洲统一大市场后,最晚于1999年1月1日实现欧盟内货币联盟。该条约将欧共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欧盟。规定了三项主要任务:
经济上,建成欧盟内统一的货币,要求在2002年1月1日实现欧盟所有成员国实行统一的货币——欧元,2002年7月1日,欧元成为欧盟唯一的货币,从而最终形成超国家的货币联盟;在现有的安全与外交合作的基础上,提升为高层的新外交与安全统一机制,必要时向外交政策与安全一体化发展;加强各国内务与司法的合作。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被批准取代欧共体作为一个联合欧洲12国的政治经济实体诞生,标志着欧洲一体化进程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欧洲联盟实现统一的货币规定了时间表,欧元现已发行,这必将促进欧洲一体化进程,增强欧盟的整体实力,在国际格局中成为强大的一极。

《阿姆斯特丹条约》1997年10月2日
规定欧盟可以执行人道主义救援和维持和平活动。


2000 年11 月20 日,欧盟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及大臣聚会在布鲁塞尔,商讨建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的具体细节,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能力承诺。会议结束时,欧盟成员国(除丹麦外)的14 位国防部长及军事大臣在《军事能力承诺宣言》上正式签字,这支部队的总部将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欧盟还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外长和防长联席会议,在2000 年年底前克服分歧,把作为军事协调机构的西欧联盟归并到欧盟中,成为欧盟的军事臂膀。
尼斯会议2001年2月26日:《尼斯条约》提出“强化合作”
强化合作
(1) 含义:允许部分成员国在一些重大问题上达成协议后组成“先锋集团”,先行一步,同时欢迎其他成员国随后加入。
(2) 三要素:FaGuo在尼斯会议上对这一原则作了进一步的阐述,即推行这一原则须具备以下“三要素”。首先,要有足够数目的成员国决定加强合作;其次,不应出现一国行使否决权的情况;第三,强化合作应是开放式合作。
尼斯会议明确规定,只要有8个国家统一,就可以在某一领域开展“强化合作”,但由于英国的反对,防务在当时没有包括在“强化合作”范围之内。

1997年10月2日签订的《阿姆斯特丹条约》和2001年2月26日签订的《尼斯条约》分别两次对《欧洲联盟条约》又进行了修改。从《欧洲联盟条约》签订和修改过程来看,该条约共有三个版本:1992年《马斯特里赫特条约》(《马约》版)、19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阿约》版)和2001年《尼斯条约》(《尼约》版)。

欧盟扩张
英国(1973)、丹麦(1973)、爱尔兰(1973)、希腊(1981)、西班牙(1986)、葡萄牙(1986)、芬兰(1995)、奥地利(1995)和瑞典(1995)也相继加入。到2004年5月1日欧盟第五次东扩,将有10个东欧国家加入,成员国数将达到25个。预计到2007年,成员国数将达到27个。
2004年5月1日第五次东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8个中东欧国家)、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十国正式加入欧盟。
此次扩大的规模和意义欧远远超过前四次:面积从326万平方公里增至450万平方公里,增加37.8%;人口3.78亿增至4.5亿,增加19.8%;GDP总值从78081亿美元增至83773亿美元,增加7.3%;更为重要的是首次扩展至欧洲东部。
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本身与西欧关系密切,二战后,走上社会主义,试图摆脱苏联模式,都曾遭苏联反对镇压;为了重返欧洲,彻底摆脱社会主义苏联模式,转向西欧模式的资本主义。
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波罗的海三国;摆脱俄罗斯阴影,历史上在强迫性下加入苏联(历史上沙俄曾参与瓜分三国,1939-1940 苏德秘密协议,苏联出兵强占,强迫其加盟共和国)。
马耳他:信奉天主教,具有欧洲传统,民族精神,自然加入欧洲。
塞浦路斯(亚洲国家):加入欧洲,结束国家***,希土之争。

欧盟制宪
《欧洲宪法条约(草案)》2004年6月18日
《欧洲宪法条约(草案)》2004年6月18日在欧洲理事会上和政府间会议刚刚获得通过
《欧洲宪法条约》2004年10月29日
欧盟25国领导人在罗马签署了欧盟历史上第一步宪法条约。标志着欧盟在推进政治一体化方面又迈出了重要一步。

欧盟防务
1999 年12 月10 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召开的欧盟首脑会议通过了“加强欧洲共同安全和防务政策的报告”,宣布在2003 年底以前组建一支6 万人的“欧洲快速反应部队”,以使欧盟有能力在北约不参与的情况下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以及救援行动。
2000 年11 月20 日,欧盟成员国的国防部长及大臣聚会在布鲁塞尔,商讨建立欧盟快速反应部队的具体细节,作出了不同程度的能力承诺。会议结束时,欧盟成员国(除丹麦外)的14 位国防部长及军事大臣在《军事能力承诺宣言》上正式签字,这支部队的总部将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
欧盟还召开了历史上第一次外长和防长联席会议,在2000 年年底前克服分歧,把作为军事协调机构的西欧联盟归并到欧盟中,成为欧盟的军事臂膀。这将加速欧盟为了建立独立安全体制而进行的军事改组。欧盟在依赖了北约和美国数十年后,终于朝着独立实施危机控制、维和以及救援行动迈出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关键性一步。欧洲共同防务建设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欧洲快速反应部队” —— 欧盟独立防务的标志
冷战时期,西欧没有自己独立的防务能力,在安全保障领域一直依赖美国和北约。早在1948 年,一些西欧国家就曾尝试建立西欧独立的防务体系。3 月17 日,比利时、FaGuo、卢森堡、荷兰和英国签署了《经济、社会和文化合作与集体防御条约》,即《布鲁塞尔条约》,它是西欧联盟的前身。但是由于前苏联的威慑力量,这些国家不得不求助于美国,于1949年与美国、加拿大等国签署了《北大西洋公约》。当时欧洲安全根本不可能脱离美国的主导,西欧联盟只能将其军事组织并入北约。另外,由于FaGuo国民议会反对,建立欧洲防务共同体(即建立一支欧洲军队)的尝试失败。1954 年,联邦德国被接纳为西欧联盟成员国,从而再次推动了西欧联盟的建设。80 年代中,随着冷战的加剧,一些西欧国家对美国的核保护产生了疑虑,西欧联盟开始“复活”。与此同时,法德轴心也活跃起来。在当时的FaGuo总统密特朗和德国总理科尔的倡导下,1987 年11 月,法、德着手开始组建5000 人的法德混合旅(欧洲旅)。1989 年10 月该旅正式建立,它被称为欧洲防务的“胚芽”。法德旅参加了在前南斯拉夫的军事行动,并多次参加了在欧洲举行的多国军事演习。事实证明,法德旅是有作战能力的。1992 年,法德旅发展成有德国、比利时、FaGuo、西班牙和卢森堡5 国参加的欧洲军团,而欧洲军团正是现在欧洲快速反应部队的前身。1998 年12 月,英法两国在FaGuo圣马洛达成的《欧洲防务合作宣言》首次提出建立快速反应部队,从而成为欧洲防务新举措的基石。1999 年5 月,英国首相布莱尔在会晤意大利总理达莱马时提出建立快速反应部队的计划。经过几个月的酝酿趋于成熟后,1999 年12 月欧盟赫尔辛基峰会作出建立欧盟独立军事力量的决定。十几年来,建立欧洲独立防务的思想已从个别国家的主张逐步成为欧盟国家的共识,军事力量也开始从双边或地区性的军事合作发展为具有战斗实力的独立武装力量。除了欧盟14 国参与组建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外,15 个非欧盟国家也表示参加欧洲独立防务计划。波兰、匈牙利、捷克、挪威、土耳其、冰岛这些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员国,以及当时正
在争取加入欧盟的斯洛伐克、罗马尼亚等国承诺,将为欧洲独立防务提供近1 万人的兵力,
参加今后在欧盟领导下的维和行动,以扩大欧盟部队的规模。2000 年11 月21 日,欧盟和
15 个非欧盟成员国的国防部长举行有史以来的第一次联席会议。
15 个非欧盟国家参与组建欧盟快速反应部队除了能解决兵源不足问题外,还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首先,对于15 国来说具有政治意义,因为它们当中有13 个国家希望加入欧盟,当然也想参与欧洲共同防务。其次是对美国和英国具有政治意义,因为它们一直坚决主张非。欧盟军事委员会主席、芬兰国防部长古斯塔夫• 哈格隆德将军公开声称,“这支计划6 万的军队与欧元和欧盟的旗帜一样是欧洲独立身份的象征”,“这是建立欧盟军事力量的第一步,预示和标志着欧盟军队由此开始形成。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负责欧洲发生的重大战争,而欧盟快速反应部队可以在较小规模的危机中自主行动。以这支部队为基础,欧洲在安全和防务方面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就有了资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1#
发表于 2009-8-15 16:10:23 | 只看该作者
欧洲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17:5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