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0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圆桌对话:出口化解产能过剩 国内车企打响新能源争夺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9-25 09:3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每经记者陈喆伍雨石发自成都
9月17日,为期两天的首届全球汽车论坛在成都闭幕。
论坛期间,《每日经济新闻》(以下简称NBD)作为组委会的合作媒体,独家采访了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北汽控股总经理汪大总、长城汽车[18.26 0.77%]董事长魏建军、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总裁许智俊、东风悦达起亚副总经理苏南永、一汽集团副总经济师周勇江等企业人士,就目前业界关心的产能过剩、新能源发展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规划问题,各位企业人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产能到底过剩没有?
NBD:国家发改委已经发出了一个产能过剩的信号,你们如何看待整个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
魏建军:长城汽车连续6年在出口方面都排在第一位,我们今年就有一万辆车出口澳大利亚,这意味着目前的产能不是都要在中国消费。准确地讲我们是根据国内和海外市场的需求逐步在扩大产能,适当过剩、适度过剩是市场的经济规律,我认为5年内长城汽车产能不会过剩,因为我们到目前的产能还是非常紧缺,经常加班。
汪大总:我认为发改委警示产能过剩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单就北汽而言,却面临着产能不足的问题。此外,我们对于汽车工业未来的发展比较乐观,而且从历史来看,往往对于汽车市场的预测都是偏低了。北汽现在已经有了明确的扩产计划,也有很多项目在做。
东风悦达起亚副总经理苏南永:现在各个公司对中国的汽车市场非常重视,因为中国汽车市场的规模越来越大,这个产业是不能忽视的。很多厂家对生产方面加大了力度,从而导致了生产量扩大,东风悦达起亚也不能除外,但我们会通过合理促销以及各方面努力,把生产出来的新车在当年尽可能全部消耗掉。
新能源车现状如何?
NBD:现在鼓励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政策已经陆续出台,能否介绍一下企业在新能源汽车发展上的情况?
汪大总:我们以前也讲了准备融资30亿元以上,打造全系列新能源汽车,包括混合动力、纯电动,以及一些更加前瞻性的车。新能源汽车的推出会分不同的阶段,我们提出商用车为先。去年,商业化的新能源商用车销售了一千多部,包括大巴、防卫车等,在这方面我们已经达到商业化了,明年会阶段性地面向客户。
许智俊:我们制订了一个长远的高效动力策略,就是创造出给客人最大的驾驶乐趣,同时把排放降到最低。短期我们用比较轻的材质替代原有材质,减轻车的重量,这个是在不影响到操控能力和驾驶动态的情况下减低排放;另外,我们将推出取代车型,包括混合动力车型,还有全电动车型。在北京市场我们已经推出了7系的混合动力车型;我们还将推出50辆迷你全电动车型在中国道路上进行测试。
尹同跃:现在的技术,包括电池技术,已经让新能源汽车变成现实,我们下大决心,加大投资,在新能源上投入了很多项目。我们已经有了一些电动车,目前采取定向销售的方式,希望明年奇瑞公司是销售电动汽车最多的公司。
未来怎样发展?
NBD:除了新能源车,你们未来的发展战略是什么?
许智俊:我们在中国首先有一个长期的战略。第一,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把最优秀的产品介绍到中国来,让我们的消费者体会到最优良的产品,让产品线更丰富;第二是关注客户满意度,我们希望我们的客户用了宝马以后,能得到一个全方位的尊贵体验,我们会不断加强销售服务人员的培训,从各方面不断优化,将我们的服务做好;最后,我们希望能成为一个优秀的良好公民,为社会经济发展出一份力。
尹同跃:我们有这样的计划,企业做大了以后,我们把企业从追求大追求强,变为追求久,从企业的规模、企业的精髓等方面入手,把企业做久,做成百年老店。把企业做大不能代表什么问题,做久了才叫做品牌,怎么样做久就是一个企业文化的问题,是品牌定位的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4-14 03:40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