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标题: 南京财经大学2004年企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复试试卷 [打印本页]

作者: 林の声音    时间: 2005-12-7 19:28
标题: 南京财经大学2004年企业管理专业基础课复试试卷
南京财经大学<BR>200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复试)笔试试卷<BR>考试科目: 专业基础课 适用专业: 企业管理 <BR>考试时间:3 小 时 总分:100分 试卷代号: A (A,B,C)卷<BR>注意事项: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卷或草稿纸上无效.<BR>一,简答题(共 8小题,每题 5 分,共计40 分)<BR>战略管理的概念<BR>战略集团<BR>国际战略联盟的形式<BR>战略组合及其方式<BR>简述人力资源的特点<BR>简述人际沟通的种类<BR>简述产品整体概念的基本内涵.<BR>简述影响企业定价的基本因素.<BR>二,案例分析题(共 2 小题,每题 15分,共计30分)<BR>1,《管理高手真藤的经营之道》(15分)<BR>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是日本一家巨型企业.这家公司自1985年4月成为私营的股份有限公司以来,发展十分迅猛.其年收入额从1984年的180亿美元,发展到1989年的近450亿美元,在日本同类企业中首屈一指.最近,它又采取通过其附属公司打入了有关企业,再向国际市场推进的迂回措施,突破了日本政府关于国内电话公司不准经营国际电讯业务的禁令,开始为跨国公司经营信息通讯业务;它还设计制造出大受美国电讯部门青睐的能够控制光亮,电话和计算机的"潜能机"系统.日本电报电话公司能有迅速发展的今天,与公司前总经理真藤的高超管理措施是分不开的.<BR>真藤1910年7月生于日本福冈县.1934年毕业于帝国大学工学系造船科,于1981年出任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总裁,是日本当代著名的企业管理高手.<BR>在真藤进入日本电报电话公司之前,日本的电讯事业经历了准备阶段和高速发展阶段.他就位时,日本电话业已经消除了待机现象,实行了全国自动拨号,建立起了电话社会.日本电讯业的这一巨大成绩,是通过实施国内电话垄断性经营的集中管理方法而实现的.考虑到电讯事业的公共性强,设备投资大,需要统一的技术标准和设计这些现实,为了避免重复投资以及实行多种技术标准对公众的不利,日本政府于1953年把统管全国电报电话业务的各政府部门,改组为由国家投资,垄断国内电报电话市场的"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来集中管理,经营和发展日本的电话业.这种国有型的垄断体制,既保留了集中管理的特点,又引进了民间企业高效率的经营方法,对日本电讯业的社会化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随着电讯技术的发展和用户电话服务需要的多样化,高级化,这种由国家集中统一管理的体制,在效率,财政,灵活性等方面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BR>真藤出任该公司总裁时,首先最头痛的问题之一,就是该公司职工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思维方法,即当公司在经济上出现赤字时,员工们不是从提高工作效益,而是从考虑不断提高电话费来求得收支平衡.来自民间企业的真藤,敏感地观察到了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看到了当时管理体制的缺陷.因此在他上任不久,就提出了改公司由国营为私营的设想,并随即力排众议,对这个"庞大,陈旧和保守的官僚机构"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组,起用有真才实学的年轻人担任领导,打破公司雇员"定员制"的框框,精减人员.<BR>真藤十分关心公司里的雇员,这主要表现在以公司长远利益为基础的员工培训上,他认为成功的管理方法和经营体制,取决于技术状况,管理水平和要达到的目标.而事业是由人做的,企业为了发展,不断提高员工的素质,造就人才,仍是万事之本.他在就任于日本电报电话公司总裁后,制订了完善的员工培训计划,他规定,公司对所有新录取的员工都要进行岗前培训.其中高中毕业生在普通部受训,专科毕业生在特别进修部受训练,大学毕业生和研究生在综合进修部受训,主要是熟悉以后的工作.公司总部和地方还合建了13所学校,分设大学部和专科部,通过考试选拔使职工深造.1981年,这家公司接受各种训练的职工人数达23万人,占同期公司职工总人数的74%.其中接受提高技能训练的占68.3%,接受新技术训练的占13.3%,接受管理训练的占12.7%,全年职工培训费达184亿日元.由于对职工进行及时,实际的训练,公司不仅较好地解决了引进新技术,更新设备与职工技能,知识过时的矛盾,也为电话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BR>真藤十分重视培养造就人才.他认为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方法,就是对相应的,能够胜任工作的不同年龄段的人,委以重任,让他们去实践.在他看来,不实践的人是掌握不了真本领的.<BR>对于研究人员,真藤的基本要求是:既要通晓自己的专业领域,又要视野开阔,不能像钻头打眼那样,越钻越深,把自己也完全钻进去.他在接待汽车电话工程人员时,总是提醒研究人员考虑能否把电话器的受话器和送话器合为一体,启发研究人员从更广阔的视角考虑问题,改善现在太大的受送话装置.他提醒研究人员,既要不断地进行反省,修正,以期改善和进步,又要善于把自己已有的知识,他人的智慧,为了一个目的而巧妙地结合起来.<BR>真藤作为日本企业界的管理高手,其管理思想是十分丰富的.他十分注意兼顾用户,职工和政府等各方面利益.他在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船舶事业部任职时,就善于合理利用企业的资本,技术和劳动力资源,生产出深受用户欢迎的商品.在此期间,他提出了"头脑,资本和劳动积极性的三位一体",实现成本下降,从而以更便宜的订货和生产占领市场.<BR>具体说来,就是以精打细算,优化生产过程为基础,把资本和拼命精神很好地结合起来.像造船这样的预先订货的产业,为了在订货时就打败竞争对手,争取到较多的订户,往往是以绞尽脑汁的预算价格为基础而提出订货单的.但实际上按照这种价格还是经常争取不到订户.尤其在经济不景气时,揽来的订货的价格,往往比预算的低.如果按原先的预算进行生产,必然会亏本.真藤总结出了解决这一难题的惟一办法,就是在接受订货后,对从设计开始的所有过程进行分析评价,在经过整体的优化改善后,再进行生产.<BR>很显然,这里的关键是简化生产过程,降低生产成本.这是真藤从美国学到的他认为已经被美国人忘记的经验.当时,日本有一家由美国的一家造船公司帮助管理生产的公司.真藤从这家公司了解到从美国买到的零配件很便宜时,就在第一次出访美国时到供应这类配件的工厂进行了参观.他十分震惊地发现了这家工厂产品物美价廉的秘密,就是"美国的工程师和车间工人一起劳动,随时掌握改进生产过程的办法".这一"秘密"成了真藤管理上贯彻始终的一条基本原则——研究人员不能脱离生产过程,应在生产中优化生产过程.他十分强调头脑的作用,他说:"在今后的世界上,不使用头脑就不能吃饭,今后的世界已成为较量智慧的世界了."<BR>问题:<BR>(1)试简要说明真藤的管理思想.<BR>(2)企业里的研究人员与一般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员有何不同 <BR>(3)真藤"根据订单重新设计和优化生产过程"是一种什么样的作法 <BR>2, F公司春节后新招收了20名员工,需要进行一周岗前培训,请你拟定一份新员工岗前教育培训计划.(15分)<BR>三,论述题(共 3小题,每题10 分,共计 30 分)<BR>1,试述企业战略管理过程.<BR>2,人力资源预测有哪些方面的因素决定 <BR>3,联系实际论述加强营销调研工作对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重要意义.<BR>




欢迎光临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http://bbs.newslist.com.cn/)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