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 200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BR> 科目名称:综合知识A 科目代码:316<BR> 注意:所有的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凡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 <BR> 综合知识A、B卷,选做A卷或B卷,不得两者兼做。 <BR> 综合知识A卷 <BR> 一、 概念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R> 1、 (5分)建安七子 <BR> 2、 (5分)江西诗派 <BR> 3、 (5分)元白诗派 <BR> 4、 (5分)明清传奇 <BR> 二、 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BR> 1、 (10分)孟子散文的风格特征。 <BR> 2、 (10分)王粲词赋在中国词赋发展史上的地位。 <BR> 3、 (10分)以睢景臣(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为例,简述元代散曲的风格特征。 <BR> 三、 作品赏析(25分) <BR> (25分)李贺《雁门太守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BR> 四、 论述题(25分) <BR> (25分)柳永词作在宋词发展史上的贡献。 <BR> 五、 作文题(50分) <BR> (50分)传媒与社会 </P>
<P> 综合知识B卷 <BR> 一、 概念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BR> 1、 (5分)“语丝”派 <BR> 2、 (5分)文学研究会 <BR> 3、 (5分)《农村三部曲》(小说) <BR> 4、 (5分)京派小说 <BR> 二、 简答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BR> 1、 (10分)简析叶绍钧的“教育小说”。 <BR> 2、 (10分)写出《八月的乡村》、《生死场》的主要情节内容。 <BR> 3、 (10分)简论孙犁小说风格。 <BR> 三、 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BR> 1、 (25分)论沈从文《边城》的思想意义及艺术特色。 <BR> 2、 (25分)论《雷雨》人物塑造得特点。 <BR> 四、 作文题(50分) <BR> (50分)传媒与社会 <BR></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