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1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发行方称韩寒杂志独唱团首日销售超10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10-7-7 11:39:4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犹如一位出嫁的新娘,《独唱团》终于在昨日揭开面纱。黄色的牛皮纸封面,以及34个作者,还有主编韩寒(链接标记Blog[/url]),渐次将全国读者带入了一个纯文艺的世界。据统计,上市首日,《独唱团》在长沙的国营、民营两种图书销售渠道共发售近2000册。据《独唱团》发行方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官方统计:上市第一天,全国销售已过10万。
  本报记者徐海瑞 肖中洁 张振 邵骁歆 周清树 长沙 上海报道
  长沙书店  顾客称韩寒“活得很明白”
  在长沙,湖南省新华书店与叶洋书社,《独唱团》的国营与民营代理商,分别取得了该书的销售佳绩。早上9时至下午6时,叶洋书社共售出1600多册;而因为上架较晚,从下午3时至6时,新华书店湖南图书城、袁家岭店分别售出70册和53册。
  一年多来,对于主编韩寒以及《独唱团》的期待,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昨天,《独唱团》上市日,不少韩寒粉丝赶到书店等待购书。在湖南图书城,来自某企业的叶曼就说,自己很想在第一时间看到《独唱团》的模样,为了买到《独唱团》,她是特别请假出来的。
  专程来书店寻找《独唱团》的李小姐说,听说中午12点会上架,10点就赶过来等。
  “他活得很明白。”她这样评价这本书的主编韩寒。
  在定王台文化大市场的一家书店,一位在律师事务所工作的吴小姐说,她在网上看到这本书的介绍,“很好奇,就想买一本看看。”
  作为《独唱团》在湖南的独家民营书商代理,叶洋书社首批共订购1万册,“这些书都已经被分配到全省各地的民营书店。”
  全国网售  淘宝店一个多小时售罄
  从6日早上开始,在百度贴吧,就有网友开始交流买《独唱团》的信息了。
  在百度贴吧,有网友留言“真郁闷,我们这边的新华书店还没上架呢,韩寒的网上书店里书就已经下架了”。的确如此,打开韩寒在淘宝上的网上书店,可以看到店主于7月5日的留言,表示上架一个多小时就已经售罄,重新上架会再做公告。《独唱团》韩寒不作签名,但将盖有韩寒的签名章。
  天津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媒体公关部主管刘琦昨晚表示:“当当网和卓越网在我们这里首批订货分别为3万多册,他们此前已经预售了1万多册。预售转实销后,今天下午当当网又加货5万册。”
  华文天下方面表示,他们在北京地区总共铺货25000册,其中民营渠道2万2千册(包括民营书店和报刊亭),新华书店3千册,而在上海地区铺货1万册。两地民营渠道批销商手中的货已经全部销售出去。
  网友热评  最棒的栏目是“所有人问所有人”
  昨天,在链接标记微博[/url](链接标记http://t.sina.com.cn[/url])和QQ群里,韩寒及其《独唱团》一直是热点话题“高烧不退”。
  有网友表示:《独唱团》这杂志给我的总体印象是:纸张很厚、每一页字很小,导致内容丰富,插图很多,有些图你经常要仔细思索它出现的意义。在书的最后一页的右下角,有一行小小的字:“本书的图文责任概由《独唱团》编辑部承担”。我看到后宛然一笑,看来他们够义气。
  网友wangpei说: 《独唱团》里最棒的一个栏目是“所有人问所有人”,读者可以向任何人提问任何问题,独唱团编辑负责联络,获取答案。问题既有“狱警的生活是怎样的”,也有“红绿灯造价的问题”。
  你我的真实,就在这支独唱曲
  文/瘦瘦的胖(长沙某公司职员)
  莱布尼兹有句名言:“凡存在皆合理。”
  看《独唱团》,无意计较杂志里边的文字正确与否,按照韩寒的想法,他的杂志是不加装饰的,就像“所有人问所有人”,与其自我修饰,不如操笔实录。
  真实的话语总是蕴藏大智慧。《独唱团》具备这样的大智慧。文艺不文艺,与我无关。《独唱团》的封面、纸张颜色、版式都是我喜欢的,很真实,很舒服。适合在周末的时候,坐上只有几个人的公交车,慢慢读。没有目的,只有自己。
  那段感觉很随意却能让你反复阅读的序言,足见韩寒的功底。“当年上大学的时候,我是个文艺青年,理想做一个作家和记者……”看到这段,我想起我的一个朋友,她的文字也很不错,她到现在的理想还是做记者,她说喜欢做文字工作。怕哪一天,做其他的工作,自己会郁闷而死。尽管现在她一个人带着小孩,且做了近两年的家庭主妇。但是,生活在继续,憧憬应该还是要有的。
  34位作者,34篇文章。我只选择了《这个夏天你去不了》细读,可以说是一口气读完。故意的,在上班的时间把书高高的捧起,静静的读。宣告,这本书,我有了。沈纹的这个故事,有点沉重,不像夏天的味道。夏天给人感觉是五颜六色的,华丽多彩。选择夏天这个词,难道是为更突出故事。瞧瞧,今年我的夏天已足够“欢”了?激QING四射的世界杯,已让我眼花缭乱,还要来本《独唱团》。不错!
  《独唱团》以何为“独”?何以为继?
  文/陈伟华(湖南大学文学院副教授)
  《独唱团》之独何在呢?从其作品形态来看,有小说、散文、诗歌、漫画和新闻,看不出其新。
  《独唱团》里有一句话写得很有意味。“写作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让作品不像现实那样到处遗憾,阅读者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用眼睛摸摸自己的理想。世界是这样的现实,但我们都拥有处置自己的权利,愿这个东西化为蛀纸的时候,你还会回忆起自己当年冒险的旅程。”从这句话看来,杂志非常注重作者的私人经历,同时也非常关注读者的阅读兴趣,希望能够满足他们的阅读期待。
  这是否就是杂志的旨趣呢?韩寒博客中的征稿启事说得更清楚一点。“虽然我们的杂志暂时不能让你致富,但是希望可以改善一下供稿者的生活。”“我们会让杂志足够的有趣”。由此可见,《独唱团》充分考虑了作者和读者。但其中的风险也是巨大的,因为如此众多的口味又如何折衷和调和?
  《独唱团》,曾因尺度问题而不断拖延。今日终于面世。它以后如何继续呢?自然也是一个不得不关注的问题。首先,可以预料,如果它继续强调 “独”,强调“私语”,那么很可能会再次遭遇尺度的问题。其次,稿源如何解决。从韩寒团队的设想来看,是约稿与自由来稿五五开,由中国现代文学期刊的经验来看,这并非全美之途。我想,如果没有“韩寒社团”,《独唱团》的持续出版就很可能难以持续。
  再次,读者的关注度能够持续多久?据说《最小说》是销得不错的,因为它有许多忠实的青少年读者。《独唱团》的预设读者群似乎并不明确,似乎是知识分子和文人,又似乎是其他的人。巨额的稿费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去创作,然而优秀之作毕竟不是单靠金钱就能够催生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20 14:54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