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839|回复: 3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考研路上爱情刻骨铭心:我的441分的背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
发表于 2005-11-22 22:45: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P>一、永恒的回忆  </P>
<P>  这个春天好像来得特别的晚,直到临近四月的今天才让人稍微感觉到一丝暖意,前段时间头顶的天空总是布满阴云,太阳只在很少的时间里才探出头来,这样的天气一如大部分刚从疲惫中恢复过来的考研人的心情,难以言述。因为学校的课程已经提前修完,只剩下例行公事的毕业论文,于是春节过后我便把返校的日期一拖再拖,想要最大限度地把在家里能过上的舒服日子延续下去。直到有一天突然发觉,自己已经休息得够多了,该回来为下个目标继续努力了,在这一天,此前所有的不确定都变得确定了。当查到自己的成绩时,本以为会泪流满面的我最终还是淡淡的笑了。尽管可以说只是闯过了第一关,但我确信无疑,不论最终是否成功,这都会是属于我的,永恒的回忆。因为我知道,这几个简单的数字承载的是我两年多来在苦楚和坎坷经历背后所做的努力,足以值得珍视终生,尽管不久后它们就将成为过去。 </P>
<P>  今天是个天气不错的日子,吃过午饭后,我到一教和四教之间的草地上坐着看了会儿《流体力学》,复试专业综合考试的一门科目,太阳光洒在背上,看到来来往往的人终于卸去了前几日还穿着的冬装,我想,春天应该真的到了吧。突然想起自己橱里那一大堆与考研有关的复习参考资料和试卷,已经说好从安徽回来就把它们送给师弟师妹,我轻轻问自己道,应该再也用不着了吧。是的,我想等我回来时,就应该和这些陪伴我近一年的事物告别了。 </P>
<P>  刚合上书本手机便响了,是科大的同学打来的,告知我住处已经安排妥当,又不由得想起了两个多月前的初试,因为考点离学校太远,和四年多前的高考一样,只能事先找好地方,到考前再住过去。第一次母亲伴着不远千里过来陪考,第二次伯伯请假赶来替我安排,而这一次,终于到了我独自上路的时候。 </P>
<P>  这正是珞珈山下满园的樱树花开的时节,照片里花瓣在天空飞扬,美不胜收,看着镜框里婕在武大古老的图书馆门前留下的微笑,不知道读研以后越来越忙碌的她,这刻是否正在课堂上为新生们娓娓道来呢? </P>
<P>  一同走过风雨四年,从宝山到延长,已经毕业离去大半年的旧友们,不知道已经告别校园走进社会的他们,这刻是否正在办公室里埋头苦干呢? </P>
<P>  难道美国的阳光真的比这里更好?堂姐从小就向往着太平洋对面的那片土地。不知道两年前一个人义无返顾去到那里的她,这刻是否正感慨着在异乡生活的艰辛呢? </P>
<P>  ………… </P>
<P>  最后是瑛,我曾下定决心要执子之手与子携老的那个她,我曾下定决心要尽全力带给其快乐和幸福的那个她,不知道一年前考研梦想破碎的她,这刻是否已能淡然面对以往的失败,迎来属于她的平静生活?就好比说,在我们相遇前那样平静而幸福的生活。 </P>
<P>  前几天看到春季班的毕业生都聚集在草坪上拍照留念,才想起去年夏天因为忙于学习,连毕业照都没有和我们级的同学拍,看着阳光明媚的春风里人头攒动,各人谈笑风生,思绪一转眼间就回到了四年半前,那个同样风和日丽的日子。 </P>
<P>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P>
<P>   “在这里我们将要卸下作为一个社会人的所有名、利、权、位,所有的世俗包袱,所有的目的只是做一名学生。”日前,在清华大学2005级EMBA秋季班的开学典礼上,凤凰卫视资讯台副台长吴小莉作为179名新生代表作了以上发言。  </P>
<P>  清华大学也首次向媒体开放地展示了他们的EMBA教育。那么,什么样的人在读EMBA呢?他们带着什么样的愿望来到EMBA? </P>
<P>  他们怎么从一个有“名、利、权、位”的“社会人”转变为学生呢?……84%学生为企业高层国内的EMBA自设立以来已经有三年的历史,在国外这门专门针对企业中层的培养课程,在中国设立之初就引起了中国企业高层领导的普遍兴趣和关注。 </P>
<P>  在清华EMBA项目已经培养的1200多名学生中,84%为公司副总经理以上级别,其中董事长或总经理占全部学生的58%以上,副总经理占26%。 </P>
<P>  “这是由于中国特殊的教育背景决定的。现在有所成就的中国企业老总,多半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经济管理教育。但随着开放和经济体制转轨,来自国外的竞争加剧,市场经济对企业领导层决策能力的要求提高,企业高层开始需要系统地学习经济管理。”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兼EMBA项目主任廖理这样解释。 </P>
<P>  从企业性质上分析,来清华EMBA学习的学生37%来自民营企业,30%来自国有企业,20%来自外资和合资企业,行业涉及金融、房地产、制造业、传媒等行业。另有4%是政府的现任官员。 </P>
<P>  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从2002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清华EMBA的入学竞争越来越激烈——入学比例从刚开始的1.7∶1,到现在已经变成接近4∶1。 </P>
<P>  据清华EMBA项目主任廖理教授介绍,每一位申请入学的人员,都需要向清华提交经过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财务报表,以了解他们的企业规模和他们的工作业绩。而据清华公布的资料显示,入读学生的“企业资产多数为10亿元人民币以上”。此外,清华还会了解申请人对于事业的看法和追求。廖理说:“EMBA学生应该是有一定事业基础并且仍有上升需求的中层以上管理人员。” </P>
<P>  除了学业,还盘算“利润” </P>
<P>  “世界顶级教授专家们的谆谆教导,给了我‘顿悟’的醍醐灌顶;更难忘和众老师同学情同手足的深厚情谊,在经营之道、做人之法、生活之式上都让我受益匪浅。” </P>
<P>  2002级EMBA学生、联想集团首席运营官刘军毕业时这样感慨。 </P>
<P>  “在清华EMBA的两年中,我一定要把所有的同学请到内蒙古去,我要吸引一部分同学到呼和浩特市去投资落户,并为所有希望到呼和浩特投资的同学提供好服务。”这是呼和浩特市常务副市长张院忠来到05级清华EMBA秋季班学习的想法之一。他说,作为主管经济的官员,在这里他第一想学现代化的经济管理知识,和企业家有“沟通的语言”;第二就是想听听企业家怎么“骂”政府的,回去可以建立服务性更强的招商引资体制。 </P>
<P>  “这里是一个充分交流的平台,为企业间的强强合作奠定基础。”清华EMBA2002级学生、泰鸿集团董事长段伟红这样说。 </P>
<P>  在清华EMBA学习的同学,因为不同的企业性质、不同行业、不同工作岗位都有自己的独特的需求——向老师学习前沿管理知识、与不同行业背景和经历的同学互相取经、以同学间交流带动合作……或许这些就是所有来读EMBA的管理人员的目的和所得。 </P>
<P>  “书本知识一定要学,但不能仅限于学书本知识。还要从老师、同学那多学一点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智慧。因为我们这个群体都是在社会上工作了很长时间,经历了各种考验、处理过各种事情、面对过各种危机的人群,同学们彼此间是很好的老师。”在刚刚开学的2005级秋季班开学典礼上,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院长赵纯均教授也鼓励新生间互相学习。 </P>
<P>  老总们6人一间宿舍“一旦成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学生,不论大家的社会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功劳有多大,都是学生,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开学典礼上,赵纯均院长就开始要求这些老总们转变身份。在班上,再没有“某某总”,只有“某某同学”。 </P>
<P>  在清华EMBA流传着一个明白的辨别——“所有EMBA的同学都是清华的学生,不是学员”。因为学生必须遵守清华大学的学生守则,而学员则可以灵活些。清华大学给EMBA学生制定了专门的《学生手册》,明确规定作业不自己完成、缺课的后果;旷课、不及格的处罚;退学、开除的原因等等。 </P>
<P>  所有入学的学生在开学之初都要参加拓展训练,同学们被分成几个团队,体验互相协作。晚上住宿也是五六个人一个宿舍,睡上下铺。 </P>
<P>  “起先我们都各自在心里嘀咕——平时都是住四星、五星宾馆的,好久没有和别人一起住了,能适应吗?大家都有这样的担心,但谁都不好意思跟室友说。”湖南天华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谭宪才告诉记者,入住以后很快大家就熟悉了——同学间互相协调上下铺,年轻的住上铺,年纪大一点的住下铺;洗澡时也互相谦让一下:“你先来!”;早晨起床时还互相提醒:“该起床了!”拓展结束要回住地上课时,大家都说:“还住集体宿舍多好呀!”  <BR></P>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33#
发表于 2009-6-25 15:22:06 | 只看该作者
我女朋友也叫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2#
发表于 2009-6-24 20:08:15 | 只看该作者
dddddd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1#
发表于 2009-6-21 22:13:10 | 只看该作者
太长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发表于 2009-6-16 23:13:54 | 只看该作者
牛人~~~羡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09-6-15 00:06:39 | 只看该作者
呼~~~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8#
发表于 2009-6-14 10:06:01 | 只看该作者
呼唤abstract~~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发表于 2008-10-17 11:39:29 | 只看该作者
强强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发表于 2008-10-14 00:01:04 | 只看该作者

好羡慕楼主!!!!!!!

好羡慕楼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发表于 2008-10-13 22:51:14 | 只看该作者
ddddd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08-10-12 19:42:38 | 只看该作者
看完我眼睛都酸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小黑屋|中国海外利益研究网|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 京ICP备12023743号  

GMT+8, 2025-7-19 09:52 , Processed in 0.07812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