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海南:
全省的唯一发展道路就是建成中国的离岸经贸中心,特区的帽子早过时了。内地禁止的博彩业和性产业,在这里可以适当放开。但政府一定要管制好。还有很多在内地不能开放的行业,这里都可以开放。
博螯论坛还要多些花样,在亚洲要扩大影响。洋浦的钢铁项目应该再加快点,这里有深水港,还可以发展造船业。三亚已经是旅游中心,但还不是大港口,连停靠国际邮轮的泊位都没有。其实海南的西部和南部完全可以划入北部湾经济区,还有湛江。这个经济区确实要统一规划。
海口到徐闻的海底隧道应该打通,这在技术上已经不是问题。海口市应该把海岸线好好利用起来,建港口和度假基地。其实海南是最适合发展中国海景房地产的地方,但是当年的房地产风波对海南伤害太深了,现在要适当考虑这个事情。中国内地那么多人都没有见过大海,在海南有套房子去过年避寒,是很多人的梦想啊。
海南还有个巨大的热带资源,热带蔬菜和热带水果应该是重点农业项目。现在大陆中西部的小城市和农村,吃热带水果还很难,海南应该瞄准这些机会。一共才500万人口的省份,抓好几个产业,就能很快发展起来的。
十七、福建:
1、建国以来中央投资最少的省份,不怪中央,只怪台湾。但是福建的失误在于没有借力打力,既然台海备战,就要向中央申请把高速公路修成全国最密集并且可以起降大型飞机,修三千公里的高速公路,台湾怎么轰炸也炸不完;既然要挖防空洞,不如把福州厦门的地铁建成全国最好最密集,平时的地铁是市政交通,战时就是巨大的防空洞。这叫战备经济,越是准备打仗就越要发展这些基础设施。高举战备经济的口号,可以大力发展基础设施。
2、如果和平统一,更加要发展经济,增强台湾同胞向心力。海峡西岸经济区说的就是这个事情。福建只有三千多万人口,九个地级城市有六个沿海,占三分之二,为全国第一,并且几乎每个沿海地级市都可以建立深水港口,这巨大的天然优势。
3、福州的城市面积和人口都太少,不象大城市;闽江的河港应该转移到海港,这个事情已经开始了,还要加快。福州的造船曾经全国第一,船政文化深厚,现在可以发展大型民用造船业。既然驻军多,这里也可以发展军事后勤经济,几十万将士吃的穿的都可以在这里采购,这些产业即使战争状态下被轰炸也没有大的损失。还有,为了对台湾的宣传工作,这里可以发展些文化娱乐动漫等软性产业,打仗时打死几个电影明星对国家没什么损失。
4、厦门的外表很好,但经济实力也不强,且为赖氏所连累。最好的办法是建成江西湖南的进出口贸易出海口、南方的旅游度假中心;现在台湾的很多大学都招生不足而亏损,可以吸引他们在厦门设立分校,发展高校经济和科教产业。宁德的海岸线那么长,也浪费了;泉州应该发展到全省第三位的城市,要主要面向海洋发展软性产业,泉港区当年也是东方的大港啊,现在不知道萎缩成怎么样了;莆田面积最小,区位优势也很好,最近发展太慢了。漳州的石化产业是个大突破,现在可以多吸引外资企业投资轻工业,即使打仗损失也没关系。
南三龙都不沿海,但森林覆盖率很高,真正的氧吧。应该发展成二线的战备基地,也是战时经济的重要后备力量。首先应把到江西的铁路和高速公路修好。备战和赚钱其实并不矛盾,可以相互促进。
6、杭福深高铁正在加快修建,夹在两条三角裤中间的这个省,还有曾任人事部长的书记,和南北两个三角州的关系也将决定今后的发展方向。广东模式、温州模式、苏州模式都不可照搬,但都可以部分借鉴。
7、偷渡是个好事,关键是偷渡出去的福建人要能象温州人那样发财,不能让国外满大街小巷都是乱窜的福州仔。
台湾的事情,福建不要再抱怨,这个事情不是福建能决定的;福建的中心就是立足现实谋发展。
8、由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福建人比广东人更能理解中央的政治思维,比山东人更加具有海外闯荡的冲劲,福建没有东北的计划经济阴影,也没有浙江未来要面对的中小企业困境;福建还有统一台湾这把尚方保宝剑,谁说福建不能化腐朽为神奇呢?
十八、山西:
1、49年以来,全国人民最亏欠的不是福建,也不是东北,而是我即将叙述的这个美丽省份:山西。具体情况就不说了,大家自己去查资料吧!当年的东北和上海都为国家贡献太多,但现在的上海已经重新崛起,东北的辽宁也是最近几年中央投资最密集的省份,甚至吉林黑龙江也慢慢起来了,但山西还没有得到任何补偿,我个人觉得很不应该。如果说湖南是南方人中的北方人,那山西就是北方人中的南方人,很有经济头脑,不应该发展到现在这个样子的。
2、当晋商变成煤老板,森林变成破旧的矿井时,我也反复思考这个只有三千万人的人口小省的富裕之路。煤价短期内肯定不会市场化,这我完全理解,关键是山西的基础设施必须要中央大力投资。HFG在山西时太原的基础建设发展较快,但最近几年又被长沙郑州等中部城市超过。是为什么呢?
3、大同和太原差别极大,应该搞煤变油和能源深加工,大秦铁路运煤量要逐年减少,大同的生态建设必须要中央出资补偿。同时,大同可以建成中国的电力中心,相当于十个华能电力的规模。
4、朔州忻州人口较少,发展电力相关产业很合适,如电动汽车的储电器、潜艇电池等等。阳泉榆次在即将兴建的高速铁路上,交通方便,将来的发展趋势较好。吕梁山区前途较差,没有办法。临汾本来可以发展到全省第三,还有本科院校,经济条件也还可以,但是空气太差。
5、长治晋城运城应该往南看,可以选择发展小商品,走浙江模式,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南方的浙江有相近之处。还有,既然象河津这样的县级市也可以进入全国百强县,证明土生土长的河津模式也值得这三市学习。
最后,山西的发展模式肯定和全国其他地方不会一样,并且会有较大的差异性。这个和山西人文有关,你们可以看看当年晋商和徽商的差别就知道了。山西人是北方人中最特别的一群,他们天生具有强烈的商业意识,即使现在很不发达,但我仍然很看好山西未来的现代化道路。谢谢山西!也祝福山西!!!
十九、江苏:
1、除了广东山东之外地理位置最好的省份,除了北京上海之外科教最强的省份,除了浙江之外经济发展最均衡的省份。也是最应该提前实现现代化的省份之一。多次去江苏,最近一次是07年,总体感觉苏南已经达到意大利的发展水平,苏北接近罗马尼亚的发展水平。
2、苏锡常镇四市的经济实力、产业布局和发展规划已经超过除广州之外的整个珠三角,但是港口的吞吐量还没上去,这四个地级城市都在长江南岸,拥有很长的长江岸线,应统一规划。京沪高铁和沪宁城轨通车后,这里会成为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南通的崛起只是时间问题。
3、扬州泰州南通在长江北岸。南通既有长江岸线也有海岸线,是中国水运最便利的地级市,但崇川的港口太小,应在海门江边建立一个大型长江港口,启东的东元镇应该建立一个大型海港,好象已经动工了。此外,南通的造船业发展不错,不过光一个川崎重工还不行,还要有中船重工的投资,苏通大桥通车了,这里可以和崇明的造船基地统筹协调规划。
4、泰州的靖江和高港,扬州的江都和仪征,都是很宝贵的长江岸线资源,都浪费了;这两地现在的经济实力和他们的地理位置还不相符,但未来十年一定会崛起。
5、盐城那么长的海岸线却不适合建立港口,很不幸,经济落后可以理解。但连云港的全面落后却是江苏省过去二十年最大的败笔,要盘活苏北四市,连云港是关键一笔;未来十年江苏省财政投资和政策支持除了南京,最重要的就是连云港。
6、徐州的破落难以想象,05年去过一次,现在不知怎么样。宿迁就象仇和医改,偶尔闪闪光。淮安光改名还不行,总体上还比较落后,阴改光后不要虚度光阴啊。
7、南京在全运后发展提速,十年后肯定会发展成为仅次于广州的第二大省会城市。亚洲最大的内河港口,强大的科研教育实力,良好的人文氛围,都是未来产业升级最好的支持。
8、总体上说,江苏现在的发展道路和浙江差异很大,有点广东特色又有点山东特色。还有,苏北的未来比粤北和鲁西都要好,苏北对于江苏来说不是负担而是财富,关键是要善于挖掘这笔巨大的财富。
二十、江西:
1、九江毫无疑问是江西最有前途的城市,但现在的发展水平还比较低,没有充分利用好长江沿岸的交通便利。九江到南昌的城际高铁,发改委还没有批下来,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庐山的旅游规划很不错。
2、南昌原来是比较差的省会城市,现在发展较快,快接近长沙了。但是城市还是太小,卫生状况也不好。
3、吉安是除了南昌九江之外最有前途的城市。井岗山的基础设施相当好,一个县级市,有机场有铁路有高速公路,有直达北京上海的飞机火车,全中国只有这一个。还有,吉安的森林覆盖率特别好,环境保护很不错。过去十年,吉安得到不少中央直接投资,多亏曾副主席啊。未来十年怎么办,应好好考虑考虑了。
4、赣州的环境真的很美,但人民太穷,现在苦等广东的产业转移也不是办法。到龙岩的铁路已经通车了,往海西经济区看看或许会有新机会。
5、上饶只能往东,引进浙江的民营资本,走浙江的发展路子。抚州还有个本科院校,但在交通上是个死角,光靠崇仁的矿产品绝对不能富裕起来。景德镇的环境破坏很厉害,陶瓷行业的危害性很大啊。
6、前年去过鹰潭,感觉小城市建设不错,也许是铁路枢纽的原因,城市很有活力。宜春和新余就差远了,还是比较穷。萍乡是个好地方,除了融入长株潭,没有任何其他出路。
二十一、贵州:
1、中国最贫穷的省份,也是环境保护最好的省份。完全可以称为森林之省,贵阳的城市中心和周围居然有那么大片的原始森林,黔灵公园的环境非常优美。贵州的发展只能先上贵阳和遵义,其他地方现在还没办法规划,地形太复杂了。
2、其实贵州可以发展为中国的军工大省,沿海的很多军工企业应该要加大对贵州的转移投资力度。很多保密产业也可以在这里建设基地,这里很适合隐蔽产业的发展。还有,旅游度假基地也可以成为贵州的发展方向。
3、安顺六盘水都发展缓慢,毕节铜仁那是非常落后。主要是由于交通不便利,外地人都不知道这些地级城市。光依靠开采矿产资源只能越采越穷。
4、黔东南黔南黔西南三个自治州的自然风光都非常好,尤其是都柳江流域简直是人间天堂,但中国有几个人知道呢。其实东部地区的很多产业都可以在这里进行产业投资的,劳动力成本非常低。
5、三日晴三尺平之类的话都不是贵州落后的原因,连交通都这么不方便的省份,怎么可能不贫穷呢?至于贵州人的思想观念的落后,和东北的那种计划经济思维和山东的官本位思维导致的落后完全不一样,而是一种信息闭塞型的落后,这里没有什么计划经济烙印,也没有什么对公务员编制的崇拜,这里的人对外面世界了解得太少了。
二十二、北京:
1、中国首都,未来也是世界首都之一。按照目前中国的复兴速度,20年后肯定是世界的中心城市之一。
2、经济职能一定要迁出北京。其中,各类金融机构总部尽量迁往上海,除金融企业之外的其他中央企业总部尽量迁往天津滨海新区。
3、政治文化中心的地位还要加强。不要被什么地方自治和民主改革之类的口号所欺骗,中国的中央集权体制可以改革改善,但是绝对不能全盘否定。
4、中央商务区在东部,那西部就应该发展成中央政务区。二环以内的部委机关应集中迁移到西边集中办公,国务院也可以考虑从****迁往环境优美的西郊。
5、地铁建设是解决北京绝大多数问题的关键,如果按照东京的密度,北京还应修建30条地铁。东京的面积比北京小,人口比北京多,但是除了银座浅草涩谷等少数几个地方之外,东京的其他地方的大街小巷在平时几乎看不到行人,路上也看不到什么车辆,更不用说有堵车之类的事情了。北京交通建设的方向不是消灭堵车问题,而是要达到大街上基本见不到车辆。 6、除了解决交通堵塞问题外,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的大气污染问题还是发展地铁。单双号上路的方法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7、缺水问题根本之解决不在南水北调,而在以下两方法:第一是发展中水,如果北京的全部污水都处理为中水再排放到地表形成ren工湖,十年后北京有五分之一的地表都会变成水面,从而可以改变北京的气候增加北京的降雨量。第二,在北戴河海边建立全球最大的海水淡化工厂,将海水淡化成直饮水后直接用管道输送到北京。当然,成本会比较高,但是还是远远低于现在喝的桶装水。
8、北京高校的本科生部都可以迁出北京,只留研究生部在北京就可以了。对于部分已经边缘化的老北京人,政府应该在经济上鼓励他们迁出北京,就象首钢迁往唐山那样;对于大量的思想上已经国际化全球化的又会外语的住在北京的北京人和外地人,鼓励他们出国定居;对于呆在北京的部分外国垃圾,坚决遣送出境,绝对不要手软,有些白人黑人以为自己有钱有势鸡巴大,在中国随意乱搞女人,简直就是畜生禽兽猪狗不如,对这些洋垃圾不要说什么人权,因为他们连兽权都不配,要坚决将这些畜生赶出中国赶出北京!!!或者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与国际惯例接轨,让国内成立一些光头党之类的民族主义组织定期袭击这些鬼佬以及和它们鬼混的中国女人!!!总之,北京的人口数量一定要控制,但不要光通过行政命令控制,而要通过市场手段加行政手段协调进行。
二十三、上海:
1、十年之内不要说超过香港的话,因为十年后肯定会超过,多说反而无益。亲儿子和干儿子肯定是不一样的。这个问题大家不用再去多说了。
2、从内部规划来看,北京的一行一局三会,即人总行、外管局、证银保监会,应迁移到上海;工农中建四大商业银行的总行也肯定会迁移到上海。上海的金融中心还要20年才能建成。现在也不要去过多宣传。
3、中国最大的造船基地在上海,大飞机制造基地也在上海,再加上宝山的钢铁产业基地、上汽的汽车制造基地、洋山的深水港基地、浦东的空港基地等等,我不知道世界上哪个城市有上海这么幸运。这种大规模的制造业规划,全世界大城市独一无二。当然,规划毕竟是规划,能否实现还要看阿拉们自己的努力了。
4、如果一切顺利,2030年超过东京完全可能,那时候不会再说上海是东方巴黎了,只会说巴黎是西方上海。如果不顺利,上海也会是世界经济最强大的几个城市之一,这些没有什么好怀疑的。
5、最后说一句,上海人的排外已经好多了,但还要继续增加包容性,否则永远不可能成为国际金融中心。还有,上海富裕了一定要知道帮助中西部的贫困省份,除了已经确定的西藏的日喀则和新疆的阿克苏之外,还要多增加对口帮扶的地区和帮扶的力度。个人认为上海应该重点帮助云南省,除了地缘因素外,当年上海知青在云南的特殊感情经历也早已将云南和上海连接在了一起,孽债一书的描述太真实了!上海是共和国的长女,长女一定要有长女的风范啊!
二十四、香港:
1、说香港的法律制度、经济体制、自由市场环境领先大陆20年,一点也不为过。但不能说因为这些原因,香港就一定领先上海20年,意识形态的东西不要过多去描述,也不要搞成宗教化。一切都在变,将来的事情谁也不知道。
2、香港今后还是中国走向世界的窗口,但肯定不是唯一的窗口了。港人对大陆同胞的优越感也会逐步降低,这是肯定的。50万人游*的事情以后尽量不要再搞,因为没有什么作用;政治体制改革的事情现在也不是香港的第一要务。香港是个务实开放的工商业中心,不要搞成政治化的城市。
3、统一台湾之前,香港可以继续从深圳和珠三角获得额外收益,如港珠澳大桥之类的事情;即使广东不愿意,香港只要往中央政府反映,肯定是中央压广东省向香港让步。但是香港不能总是这样自私,要学会处理和兄弟省市的关系。统一台湾之后,一国两制的政策肯定会与时俱进的,香港同胞到时候在经济利益上也肯定要向台湾同胞做些让步的。
4、香港不要总和大陆的城市去比较,怕被人超越,因为人类社会总是在变化。过去的千年,世界中心从开封变到了纽约,未来的日子谁又能说得准确呢。香港人也不要太斤斤计较某些经济利益的得失,毕竟香港是不要对中央上税收的。还有,普选不是灵丹妙药,就让政客们去闹吧,老百姓的日子不会因为普选就会有大改变。最后,恭喜香港同胞今后多多发财!呵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