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大公报》4日刊文《印度经济光环背后拖阴影》。文章说,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在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俗,GDP在2008─2009财年(截至2009年3月31日)里增长6.7%,有力拉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增长。然而,繁荣与萧条总是如影随行,光环背后往往拖着沉重的阴影。
文章摘编如下:
作为“金砖四国”之一的印度,在金融危机中表现不俗,GDP在2008─2009财年(截至2009年3月31日)里增长了6.7%,虽低于危机前连续三年增长9%的增速,仍可圈可点,和中国经济一样有力地拉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增长。然而,繁荣与萧条总是如影随行,光环背后往往拖着沉重的阴影。
增长势头强劲
目前,印度工业生产尤其是制造业已呈强劲增长势头,出口也扭转了自去年11月起连续14个月下滑的态势。印度官方预测,本财年经济增长率将在7.2%至7.5%之间,高于前一财年的6.7%,第四季度有可能达到9%。
这些闪光的业绩让印度的高级官员有了自吹自擂的本钱,从总理到部长,展望印度经济一片欢呼。总理辛格在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谈时表示,在没有保护主义的条件下,印度经济增长率可达到9%至10%。财政部长慕克吉预计印度在不久的将来将实现两位数的增长。而财政首席经济顾问巴苏更是大胆想象,印度经济增速最快可在2014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增长最快的经济体。
英国权威经济情报机构经济学人信息社(EIU)也为印度经济捧场,预言未来5年,印度经济增长率平均将达8%,并将在2018年赶超中国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今年3月18日,国际知名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发布报告,将印度的展望评级从“负面”上调为“稳定”,以反映印度政府财政状况开始改善和经济继续保持强有力的增长。
平心而论,庞大的人口规模、经济改革激发出的创业热情等,有望给印度经济腾飞提供充足动力和保障。
虽然印度三分二的人口仍然直接或间接依靠农业维生,近年来服务业却增长迅速。印度凭借IT科技及大量受过教育并懂得英语的青年,发展成为全球企业将客户服务和技术支持等“后勤工序”外包的中心,成为软件及金融技术人员的输出国。其它行业如制造业、生物科技、电信、造船、航空和旅游的发展潜力也十分巨大。 |
|